减字木兰花·暹粒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影微绀,殿背丛林天渐黯。神兽狰狞,无数悲欢始筑成。 千年一觉,十亩莲池红漠漠。斜日缄门,似隔年光与世尊。
  【吴雨辰荐评】这首《减兰》作于柬埔寨吴哥窟。异国诗词,地域色彩过于淡泊,便流于敷衍;过于浓重,又易伤诗格。本词前半摹写大环境,具有强烈的异感,后半着眼于古迹内景,以“莲池”“斜日”生发无限沧桑。整篇既不伤乎格调,又扩大了词境,洵称佳作。
  段晓华
  好女儿·冬至子兮送重瓣水仙
  暮雪霏微。帘穗垂时。报伊来、迢递苍烟浦,唤冰瓯浅注,细荑初盥,支枕仇池。 九疊缃罗轻束,缄心字,遣谁知。纵东风、不到凌波处,待云根睡起,自斟螺盏,自拂檀衣。
  【吴雨辰荐评】《好女儿》这个调子属于中调,篇幅不长,但并不易填。概此调韵脚分布极不均匀,如起手两个四字句要连续用韵,又下面五个句读才押一韵,忽密忽疏,把握节奏颇有难度。颖庐先生此阕,体物入微,气脉流畅,可谓词人当行。“仇池”引自《后汉书》,古雅博洽,更为全词增添了一分典重。
其他文献
登山即兴  云缠雾绕紫霞蒸,万仞危巅竞欲登。  莫道艰辛驱不尽,攀峰越岭上高层。  细流吟  一注飞泉泄壑沟,穿崖破石不知愁。  何当瞩意青山外,且向天涯入海流。  泉塘晚钓  人生境界不相同,莫怨鱼竿意未穷。  发对斜晖怀身畅,闲云野鹤钓时空。  荷塘即景  风轻蛙噪锯枝纤,碧水微澜晃镜奁。  翠盖红妆偕共舞,蜻蜓潇洒立荷尖。  书斋漫吟  清心养性静书轩,岁序更新白发繁。  傲骨已如秋鶴瘦,但
期刊
酒后夜登尖峰  危亭逢歇脚,野壑遇风清。  酒汗初如雨,蛩声不住鸣。  松高窥月小,云淡照阶明。  未抵尖峰上,何堪俯夜城。  源东赏桃花遇雨  来从婺水滨,杯酒洗流尘。  云散一川雨,風吹十里春。  桃花知烂漫,岚气更氛氤。  莫道山行远,沾衣只半身。  徐家古里听琴  客至初晴后,琴师试等闲。  中庭留晚翠,高阁滞余潺。  指擘龙飞去,弦勾凤泊还。  薄眉新欲展,忽听唱阳关。  芒种前一日农庄
期刊
感 秋  如水年华一半休,梧桐漸老叶落秋。  行囊负脊空空也,所得无非只白头。  遂昌小溪夏泳  但取山城水一湾,何妨托体白云间。  清流可濯尘心累,沐尽斜阳未肯还。  携妻访遂昌红豆山庄  千年红豆落深山,老屋谁人抱月眠。  或可此间相与老,朝闻小鸟暮随烟。  黄金茶  细芽一寸等黄金,饮露餐霞抱月心。  小火清泉尘世外,鸣虫山鸟我知音。
期刊
突闻微信叫,快递宅门传。  香粽连心动,痴儿思梦牵。  舉杯遥祝愿,倾景叠吟篇。  海角深情寄,天涯望燕怜。
期刊
归 乡  世事今非昔,重來百感生。  依稀苔壁上,曾刻幼时名。  杂 感  人生聚散化无形,往事如飞草上萤。  独坐黄昏闲听雨,潇潇竹影入帘青。  题白梅  蜂未开衙蝶怯寒,巫云隐隐月中看。  柔肩掮得孤山雪,为惜余香不忍掸。  访朱之锡故居遗址  治水十年忘治家,故居零落望中赊。  石碑有字埋芳草,梅麓无声栖暮鸦。  玉兰花  睡起莺呼暖日迟,万千玉羽宿高枝。  儿童驱赶不飞去,却蹴香尘落鬓丝。
期刊
尚忆繁花满树,才撷硕果枝头。轻寒一度展风流,装点群山锦绣。 晚照斜辉漫舞,夜凄夙愿還留。霜华满地月如钩,破晓天边红透。
期刊
高阁垂裳调鼎时,可怜天下有微词。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吴雨辰荐评】李梦唐的七绝在网间负有盛名,他的七绝中,又以这篇《咏史》最为人所称道。诗的意思很简明,覆舟载舟也不过是古有之言,然与“苍生泪”相勾连,与“调鼎”相对比,便令人涵詠不尽。网间作七绝,多以机锋颖锐取胜,李诗所长在于讽咏而能敦厚,这也是诗教之旨,殊为可贵。
期刊
拾谷雨,本名张金仿,1991年生于甘肃清水。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作品》《西部》《飞天》《扬子江》等,著有诗集《午间的蝴蝶》。暂居兰州。  故乡之远  早晨,我们怀念着母亲的早餐,那些节日的炉火,宽阔的光。  我们所深忆的事物隐去声响,唯有寂静,候鸟般立于枝头。  果实裂开,像告别。  越来越窄的乡道像一排逐渐远去的雁阵,盛不下一只鞋子。  我们深知世间的一切都将如果实般饱满,尔后烂掉,鸟类
期刊
王震宇(二首)  过韭花庵  四山雪尽暮云空,暇日都消醉梦中。  别院垂帘人不到,榴花自吐数枝红。  【张智深荐评】乍吟一片闲疏,再吟无限凄凉。小诗颇有名作之风。  见岱辉先生西津渡写生因忆昔游  西津渡上晚烟和,访古何人醉意多。  唐宋明清拾阶过,等闲都付小烟波。  【张智深荐评】第三句有奇意。西津古渡大概唐代就有,历经数代犹存。此意以台阶递进出之,真奇想也!结句烟波暗指诸朝之归宿,用意精深,不
期刊
关山相望朔云中,铁马王师梦已空。  唯有西风心不死,年年吹雨过江东。  【吴雨辰荐评】这一首也是网间有名的七绝,作者张智深对此诗颇自矜许,引为平生第一。首句起势极高,继以“铁马王师梦已空”承之,国土分裂之大憾,正与年年朔云相望的群山呼应,遂无突兀之感。后两句比喻雄奇:铁马王師梦已空,人力所无能为也,而西风作为自然之物,心犹不死,年年吹雨如箭如矢,射向江东的故土。前后对比,自然生出一种浩然弥哀的悲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