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来源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最早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认真学习和回顾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毛泽东同志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思想和探索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革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改革的观点,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
其他文献
四川地处内陆,周围高山环绕,交通十分不便。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四川与外界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使四川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显得相对封闭而落后。反
【正】 我国1980年第一次公布实施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和1987年又相继开征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形成了在调节个人收入方面三个法律、法规并存的格局。1994年
沈荣华、傅永忠在《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撰文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近代以来追求现代化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比较研究的科学概括。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
【正】 在我国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济这个问题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的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毛泽东和邓小平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
【正】 一、当前存在的司法不公问题的主要表现(一)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二)以罚代刑。(三)越权执法。(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执法活动。(五)生效判决的执行难。(
【正】 党内监督问题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面临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要大力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表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目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检察实践活动无不与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有关.如果没有这样的队伍,检察工作就失去了依托.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如何建设
期刊
【正】 面临着世纪之交、千年之交,人们的心情无比兴奋,激情奔涌,浮想联翩,神采飞扬,很自然地要想到该如何面向新的世纪,新的时代,该如何适应新的潮流,新的趋势,该有怎样新的
【正】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新时期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
(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所有厂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实现了整个社会成本的最小化或产值的最大化,即实现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以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