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课改之“改”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应试弱化的趋势为改变中小学“哑巴”式英语的现状提供了契机。英语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如何引导学生“实践”亦即怎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上下功夫,让英语学习回归常识和本真。关键词:英语课改;语言学习;教学方法
  过度注重英语的考试功能,英语教育低龄化等时常被质疑和诟病,尤其是功利化的教学并没有让英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过5%。现在,饱受非议的高考英语就要改革了,教育部虽然尚未出台具体的细则,但一个显而易见的态度就是要让英语教育中的“哑巴”倾向彻底扭转,往实用性、社会性的方面过渡。把英语从高考应试框架中剥离,这并不意味着就不用学英语了,而是为了回归英语语言的本质。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反思多年从学到教的现状,笔者认为,高考应试弱化的趋势已真切地为中小学英语课改提供了宝贵的契机。课改朝什么方向改,改什么?本人经过长期探索,试就这方面的认识,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1.审时度势,返璞归真
  本轮高考改革有着明显的去应试化色彩,素质教育被以高考制度的方式渐次推进。英语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这要从语言学习的应有之义中找答案。叶蜚声、徐通锵在《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是社会中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交际工具,它存于群众之中,存在于不间断的使用之中”。[1]因此,“工具性”“社会性” “实践性”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高考改革从操作层面为什么要拿“英语”开刀?笔者认为,主要是针对多年来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运用,导致“哑巴”式英语结果的弊端而采取的疗救性措施。为此,我认为,英语课改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改革。
  (1)从语言“工具性”的本质属性出发,把会不会使用“工具”作为教改的目标,从而探索出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配套办法。
  (2)从“实践性”是语言学习的通则出发,要把英语教学的过程是不是体现了“鼓励学生在自由表达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深化语言感悟”[2],或者,是不是靠大量语言实践积累从而使学生在语言的掌握上达到了“内化”进而真正具备了“技能”作为英语教学得法不得法的检验标尺。
  (3)从语言“社会性”的本质属性出发,把英语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未来一代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应有的素质来考虑,而不是停留在只会考、不善用的“哑巴”式状态。
  2.“身临其境”“三位一体”
  (1)中小学使用的英语教材,几经改版,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一是小学已学了的东西,初一又重复安排;二是较早的几个版本,对话、课文、句式训练多是索然无味的几句境外人的东西,学生没有亲近感;三是英汉语法迥异,过早学习语法,学生即使学懂了,那也是在没有大量语言积累的“沙子”上建的“房子”。建议在教材编写上真正下功夫。从学生心理,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一步步靠近外语语境。比如,多编入趣味盎然的生活题材,脍炙人口的经典题材等。
  (2)从“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出发,不要一味在“岸上”教“游泳”,而要搭“平台”,带学生下“水”去“游泳”。哪怕先学会了“游泳”,再总结什么“游泳”要领、规则等。教学方法改革,要在“如何引导学生实践”上下功夫。比如:怎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语言中学习语言。
  (3)从优化教育评价机制上另辟蹊径。英语课改是一个丰富的体系。从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操作上,要完善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手段。应试教育的产生和延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教学评价机制有缺陷。以中高考来说,只考听、阅、写,不考“说”,这种机制必然导致口语教学上被弱化。因此,一方面,教师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改进;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在挥舞考试“指挥棒”上要痛定思痛。
  3.快乐学习,善莫大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目前,英语教学为什么会产生“真正学会一门外语的最多不超过其5%”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个中原因很多,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不“好”学,没有进入“乐”学的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课改的另一个着眼点要放在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要在目前强调互动的基础上从“灌入式”转变为“运用式”;另一方面,要“让互联网改进学生课外学习,课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不是偶尔的应景之作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将为我们追求“快乐学习”,搭建稳固的“平台”,扬起前行的“风帆”。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课改的前景一定是“柳暗花明”的。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钢管厂中学)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不断发展,而创意人才是创业产业的必备资源,没有创意人才就难以促进创业产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创意人才需求量的急剧增长,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
摘要:校史馆是记载高校历史的重要行政机构,它能够反映高校的悠久发展历程以及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本文对于校史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及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意义进行相关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校史馆;思想政治;高校;建設  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以校史馆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SJB426]。  作者简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学(协)会改革的方向是由管理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在提高学(协)会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实力的同时,提高学(协)会鲜明的社会形象和求真务实的踏实作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