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岛第一实验学校山东长岛265800)
  
  案例背景:
  镜头一:一位教师在讲完课文即将下课时说:“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课后大家把全文背下来。”(课上,教师没有指导学生背诵。)
  镜头二:傍晚放学,一位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同学们,明天我们学习第五课,这篇课文要求我们全文背诵。今晚大家把课文读一读,把第一、第二自然段背下来。”
  镜头三:语文课刚开始,一位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作业,结果有一部分学生背不下来,于是教师很生气地说:“你们这些背不下来的同学就抄写课文,抄到背下来为止。”
  这是我身边的同事在平日教学中的一些关于背诵方面的做法,作为旁观者,我深感其中的不妥。于是,平日我对背诵教学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某天,学校领导听课,我很自然地将一些做法运用到课堂上,受到了听课领导及教师的认可。
  案例描述:
  这节公开课我讲的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松鼠》。文章写得很美,课后第一题要求背诵喜欢的段落。课文第一段写得是松鼠的外形,我是这样教学的:
  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从哪里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外形是按顺序描写的,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这段话并指着课前在黑板上画的松鼠图问:
  “这段话描写了松鼠哪几个部位?谁上黑板指着图说说?”
  “面孔、眼睛、身上的毛、大尾巴。”
  “你能看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外形?你觉得这样的描写方法好吗?”
  “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这样写的方法很好,让人读起来觉得很有条理。”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精妙,我设计了让学生比较句子。
  “老师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了松鼠的外形,大家和书上那句话相比,看看哪句好?”
  我用小黑板出示句子:小面孔上有小眼睛,身上有灰褐色的毛,一条大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学生们回答:“我觉得书上的好,书上说玲珑的面孔,写出了松鼠面孔又小巧又美丽,而老师说小面孔,表现不出什么样的面孔。”
  “我觉得书上的好,老师光说松鼠身上有灰褐色的毛,而书上还写了松鼠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我读了能感觉到松鼠的毛很漂亮。”
  “我也觉得书上写得好,大尾巴是毛茸茸的,我觉得很漂亮。”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发现书上描写得比我写得好,而且我觉得书上这个‘嵌’字用的最好。你们觉得呢?”
  “我知道‘嵌’的意思是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用在这能表现出眼睛长在脸上很和谐,很漂亮。”
  “‘嵌’比‘长’显得更自然,更漂亮。”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体会,我们了解到作者不但按照顺序写了,而且用上了优美准确的词语,把外形写得这样具体、这样美丽。你们体会到松鼠的美丽了吗?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请看黑板的松鼠图。他读到哪,你就看哪。”
  指定两个学生读。
  “同学们,这么有顺序、优美的一段描写,有没有同学能照着图说下来?”
  说完,有一多半的小手举了起来,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点了两个学生背,都背得很流利,没有错字。然后请大家都站起来背背试试,结果全班只有两名学生背不下来。从学生们兴奋的小脸,闪亮的眼睛中我知道了这一段的教学我完成得很成功。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达到自然的熟读成诵。
  案例评析:
  教学本段,我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及体会表达,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将重点句段指导背诵,大部分学生当堂能背下来。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达到了高效的课堂效果。
  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十分强调的重要手段。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有些语文老师虽然明白背诵在学生学习语文方面的重要性,但在课堂上强调能力培养、重视思维训练的同时,不抓或很少抓语文背诵,而把要求背诵的任务放到课前或课后。这样不但降低了课堂效率,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而且背诵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作业之一。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失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吟诵”时曾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他道出了教育艺术的理想境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将课堂背诵挪到课外背诵,学生是不是感到苦?感到累?怎样让学生乐意背诵,把它看作是享受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多想办法,使背诵教学收到应有的效益。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好用的指导背诵的方法,如“观察比较指导背诵”“寻找支撑点背诵”“利用板书背诵”“按课文思路知道背诵”“尝试回忆法背诵”等,效果很好。此外,我还用朗诵会、竞赛等等方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养成习惯,以益于其终身。 总之,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呼唤教师加强背诵教学的指导。否则,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不求甚解、不去思考、记忆时间不长等现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背诵能力效果甚微,且容易养成不良的阅读、背诵习惯。
  案例建议:
  学生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语文课的学习。教师本着提高教学效率、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原则,课堂教学要精讲多读,注重语言识记教学,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不失时机的要求学生将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段、篇背诵好,使之成为学生语言的财富,以便他们在表达时能够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
其他文献
(通辽市科左中旗宝龙山镇第二小学内蒙古通辽02800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6课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资料袋”里的内容,搜集关于国旗的资料。  一、了解“国旗”,导入揭题  师:天安门广场、学校的升旗仪式,航海船只上飘扬的国旗,首次登上珠峰、南极都要插上国旗。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谁来读一读课后资料袋?  师:这就是我们的国旗。无论在何时何地,国旗永
期刊
(遵义县团溪镇初级中学贵州遵义563100)    教学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理解勇气内涵。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语言表达。  3、理解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勇气,体会小说表达的主题 。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讲述故事。从情节入手,了解文章是如何开头、发展、结束的,并从情节中提炼出主题。   2、理解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区分两种勇气,理解法国妇女的勇气更为可贵。  
期刊
(鹤壁市山城区第六小学河南鹤壁458000)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般读者去阅读教材,解读文本。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只有深入解读了文本,我们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将知识和能力、过程
期刊
(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辽宁大连116317)    教材版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一英语教学课型:阅读课  教材分析  本模块以My New Teachers为话题,介绍了几位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的教师。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会描述教师及校园生活,并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型来表达自己的喜好,同时通过学习制定好教师的标准,使师生之间相互了解。  设计内容简介  本堂为阅读课。教师首先在电脑大屏幕上展示出
期刊
(巩义市第三中等专业学校河南巩义4512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控机床的特点,接着阐述了数控机床的种类,最后指出了数控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数控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控机床特点发展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是集计算机及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和精密机械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地域的电能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此时以往农村的电网建设已经无法满足显示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存在许多难点,其中就包括进度管理,因为农村地域环境相比城市而言要复杂一些,其中许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同时还存在杂乱无序的现象,所以阻碍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进度管理。  关键词:农网;升级改造;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缙云县胪膛小学浙江丽水321400)    【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赠汪伦》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请看大屏幕,这桃花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桃花潭很大。  生:桃花潭很美,我也想去看看。  生:桃花潭水碧绿碧绿的,看上去很深。  师:是啊,桃花潭是这么大、这么美、这么深,哪个小组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读出桃花潭水的深?  于是,学生在朗读“桃花潭水深千尺”时,有了音的高低、轻
期刊
目的揭示样本高校青年学生中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的状况、规律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HBV在校园内的传播流行提供线索。方法收集安徽省某高校1999~2006年6052名入学新生体检原始资料为本研究的资料来源,该校新生入学后均集中安排入学体检,所有新生全部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进一步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cAb、HB
协商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不是对现有民主理论的否定,而是应对社会发展变化而做出的补充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和特征及中国协商民主发展应注意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