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区流动书屋的建设现状的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书屋建设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取得很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基于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指出乡村图书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优化建议和改善方案。
  关键词:乡村地区;流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建设
  0引言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乡村书屋现状目前关于该方面所提出的行动方案是由2019年02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工信部、财政部、广电总局等联合印发的《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家书屋乡村电影放映工程统筹。
  1现状
  根据《2019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目前培育高素质农名52万人,同时乡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99.6%,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1]其中我们明确认识到,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同时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统筹协调发展。相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乡村的文化建设短板尤为突出。基于此,我们开展乡村流动书屋和城市流动书屋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2]。
  在《方案》中之处,农机书屋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书屋资源闲置、机制不活、内容不符合村民需求。为此当前需要解决让农家书屋幼儿难度、有人管、有活动吸引力,可持续发展,落实解决农家书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国家积极发展乡村的大形势下,每个乡村也在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各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府层层合作,共同发展乡村。国家在进步,农民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通过对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地区的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结果显示有42%的村民没有听说过农家书屋,而剩下的58%的村民虽然有听说过农家书屋可是使用过的人数仅占56%,其中大多数使用过的村民中每月使用书屋1~2次,使用者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比6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书屋的使用率并不高,使用者集中在青少年,农家书屋需要加强其活力和吸引力才能让更多村民收益。
  2建设难题
  我国是疆域广阔、拥有十四亿人口的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层级分为中央、省、市、区和街(镇)级等5级,其分税制财政体制各不同。从我国目前市级、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分析,辖区内的公共产品,在扶贫和社会保障方面期待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文教卫生事业、地方基础教育经费、公共治安及乡村基础设施的费用主要是由地方财政支出。这种有着明显分解的分税财政体制必然导致了各级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至于公共教育设施例如图书馆的服务问题,理论上是由省到县共同负责管理,但实际上,建设的经费问题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3如何加强流动书屋建设解决资源利用不充分问题
  “流动书屋”的基本模式是对于图书进行统一的流动管理,利用物流手段,为图书制定合适的路线,教育资源向乡镇倾斜,在高校、城市、乡镇进行交流和互换。图书分批处理,利用运筹学等学科根据各个乡镇书屋的分配规律进项流动运输,尽量的节约成本,在各个乡镇图书馆中实现图书交换、共享资源,最大限度的提供图书馆使用价值,实现图书共享。
  3.1政府支持为保障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特别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这让书屋的建设与发展有了足够的底气与动力。
  在乡村书屋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书屋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工作责任心,主动的去解决书屋宣传不到位和村民借书的困难。基层人员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采取“背篼书让屋”、“三轮车书屋”、“马车书屋”等形式多样的图书流动方式,使“动起来”的农家书屋有更强大的生命力[3]。
  3.2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
  (1)近几年,多项支援乡村教育的活动在高校发起,并且大部分高校学子都积极响应参与进来,例如“三下乡”、“小草学堂”、“益微青年”等,鼓励高校学子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乡村,开展支教、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有效的推进了乡村教育,同时也很好的推广了乡村图书会等一些重要活动。在高校,可以让高校图书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校园内的图书会、流动图书角等活动,建立图书捐赠点等,让高校资源流动起来,利用高校经验因地制宜的利用到乡村书屋的建设中去。
  (2)提高书屋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在高校、城市等图书馆内,图书管理人员相较于乡村图书管理人员拥有更加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图书的分类、借还规则上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到乡村图书管理人员,利用这一点,可以对乡村地区的管理人员进行帮扶培训。
  (3)组织图书捐赠活动。高校的大学生是庞大的阅读群体,虽然有的专业的专业图书平不符合村民们的需求,但是在农业学、地理学等学科中有很多书目被划入《方案》所推荐的图书当中,除此之外,根据对不同年龄段乡村读者的调查,在15-28岁年龄段人群中,对于文学类、历史类等图书是由阅读需求和市场的。对于6-14岁的年龄段群体对于科技、自然和一些教辅用书也有着阅读需求。在此,高校可以发挥其独有的优势,鼓励学生们主动进行图書捐赠,然后统一起来,流入乡村。
  3.3利用共享资源解决问题
  落实到书屋的具体实施上,可以参考扬州图书馆[4],“动态资产权”的管理办法进行解决,将图书资产权与流动的书籍绑定在一起,书具体流动到那个位置,图书的产权就跟随着流动那里去;庞大的阅读群体异地借还图书的过程中,也就自然的实现了图书流动的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RIFD系统进行统计,记录产权记录。当然,总管要实现这一管理办法需要完善图书管理习用的数据统计工作。
  构建由城市高校到乡村书屋这样的流动路线,开展图书捐赠的宣传服务,让更多的图书资源有城市流向乡村地区有捐书意向的人可以联系捐赠平台。平台将对管理体系内的所有图书进行编码存档,以此对其流动途径进行追踪,实现透明化管理,使居民能够真正信赖我们的平台。实现政府,学校,相关公益企业以及城市,乡村的联动。有参与意向的政府或单位可以与平台进行联系,投资参与此项目。此外,我们还将在该平台上对图书进行售卖。所售卖图书会根据地域进行划分。尽量实现同城交易,节省人力资源。
  4. 结语
  整体上看来,文章提出来通过政府政策倾斜和高校城市资源倾斜来活化乡村书屋,财务符合乡土性的流动图书服务,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利用,从需求着手满足本土化需求。对于一些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提供流动性资源,构建的一系列基于流动书屋的政策体系保证了乡村社会组织自觉行动的持续发生。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http://www.stats. 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2]中宣部等十部门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d130690pn 5x0th0c3260ca0v4634872&site=xueshu_se
  [3]谢敏仪.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流动的农家书屋”发展构想.[B]2017:081-082
  [4]范若蓓等.对扬州图书流动项目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J].教育时空,2018
  项目基金: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XJ20200035)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暴力的出现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危害,并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防控,成为各学校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从校园暴力的成因与危害分析入手,结合相关措施的提出来加强校园暴力防控。  关键词:成因;校园暴力;危害;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诸多校园暴力事件逐渐走进民众的视野。受到学校、家庭依据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出现,不仅危害到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在分析宅基地制度沿革的基础上,明晰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脉络和体现的价值。在“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指出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存在的困境,即概念之间的模糊性、宅基地价值之间的冲突、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的长期缺位等。从明晰概念、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坚持宅基地社会保障功能基础地位等方面,突破其困境,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  关键
期刊
摘要: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婚姻一直以来都是庄严而神圣的。一定意义上,婚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反映着特定时期的作为经济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影响着家庭乃至国家社会的稳定。中国古代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对婚姻制度十分重视。从婚姻的缔结到婚姻关系的解除,都有所体现,只是不同的朝代具体规定有所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中国西周时期和唐朝的婚姻制度,通过具体的制度,结合《民法典》,对比两者的差异。  关键字:结婚
期刊
摘要:筹资风险,它指的是一家公司失去偿还债务能力的可能性和利润的可变性。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关键所在,而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因为多方面要素影响,会给企业财务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基于筹资风险形成原因,根据大部分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目标于防范筹资风险,促进企业加强筹资风险方面的管理,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筹资风险;风险控制;风险防范 
期刊
摘要:在金融领域,混合担保是目前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之一,金融机构会利用混合担保以确保其债权的实现。对于混合担保内,各担保人的责任承担、追偿权的行使,成为近些年物权法领域争议的焦点。在各种学说影响下《担保法》及司法解释、《物权法》适用规则、最高院发布的《九民会议纪要》、《民法典》针对实务界存在的有关追偿权的争议、分歧,进一步明确了已承担担保责任的担保人追偿权的行使。对相关适用规则再行梳理,以促视角更
期刊
摘要: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官员职务犯罪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危害社会稳定的顽疾。官吏作为一种特殊主体,肩负着社会管理的重任,是统治者维护统治和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官员的励精图治和勤政为民对于皇权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官吏对百姓的压迫,也是政权更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历代统治者不断的通过完善法律来预防和遏制官员的渎职行为。  关键词:封建社会;官吏;职务犯罪;渎职  一、
期刊
摘要: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吸收了前人所提出的交往理论后,经过充分理性思考,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交往理论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来源;价值  一、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理论来源  1. 法国功利主义交往观点  十八世纪的法国,工业革命发展的如火如荼,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受
期刊
摘要:《防兔篱笆》是澳大利亚土著作家多丽丝·皮金顿对澳大利亚“被偷走的一代”的历史见证的产物。,讲述了三个土著女孩因政府政策而与家庭分离,为了摧毁澳大利亚黑人种族的存在。她们奋起反抗沿着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没有断过的围栏线跑回家的故事。本文将对《防兔篱笆》的三个女孩对英国殖民文化的反抗进行文化现象的解读。  关键词:《防兔篱笆》;文化反抗;现象解读  1.引言  在澳大利亚文学中,文化身份这一个定
期刊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与国情息息相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供大家进行参考研究。  关键词:法治建设;成就;主要问题;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法治政务建设持续稳健推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速度较快,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各种形式新颖的网络语言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直接转变着传统的交流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其中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动,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开始重新调整教育教学思路,立足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现实条件,主动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及压力,突出困境,实现稳定运作。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汉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