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鼓励的秘密:『要赢』≠『不能输』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上篇文章中,袁信成先生从形而上的维度对本次世界杯决赛进行研判,而本篇文章则从形而下的角度以组织行为学来分析验证。细细读来,能体会到东西方两种思维模式带来的碰撞和启迪。就让如此种种碰撞产生的火花,照亮我们的管理之路吧。
  对于强队和弱队,教练的激励方式应有所差别。对于强队而言,教练应强调“我们决不能输”;对于弱队而言,教练则应多说“我们一定要赢”。商业竞争的激烈与复杂程度不亚于体育比赛,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员工必须认可这一目标,才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比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是体育比赛让人着迷的原因之一。赛场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再强的队伍也有可能爆冷出局,再弱的队伍也有可能实现逆转。尽管人人都渴望胜利,但却不会时时投入比赛,全力以赴。激烈对抗之下,微小的心理变化,一丝丝想要放弃的念头,都会放大呈现在比赛表现之中,让形势急转直下。
  然而,对于不同处境的队伍,激励方式是否一样?站在竞技场上的队伍,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一方是强队而另一方是弱旅。即使实力十分接近,仍能根据战绩、状态、资源等等分出高下,判断出胜算之差。刊登于《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的一篇研究认为,对于强队和弱队,教练的激励方式应有所差别。对于强队而言,教练应强调“我们决不能输”;对于弱队而言,教练则应多说“我们一定要赢”。
  “要赢”≠“不能输”
  这是因为,对于强队而言,赢得比赛在预料之内,显得理所应当,不会得到太多关注和赞许;而一旦输了比赛则让人大跌眼镜,引来人们的消极围观,甚至口诛笔伐。如此一来,对于强队而言,赢得比赛作为最低要求反而变成一种责任和义务。当赢得比赛不再是奋斗目标,而变成责任和义务时,人们就会关心万一没有完成义务会怎样,产生防备型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往届冠军常被称为“卫冕冠军”,这说明他们关注的点是防卫,而不是进取。
  相反,对于弱队而言,输了比赛在预料之中,可以被接受,而如果他们能爆冷赢得比赛,那便是超常发挥,引来人们的积极围观,带来大量的收益和机会。如此一来,对于弱队而言,获胜是他们能畅想的最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理想。在理想的激励下,队员会关心如果赢得比赛会是什么样的荣光,产生进取型关注。
  如果教练在动员会上传递的信息与队员们的关注点一致,队员会觉得目标更重要,更加认可目标,并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实现目标。因此,对于强队而言,强调避免输给对手;对于弱队而言,强调要实现逆袭,这样更有激励作用。
  实验验证
  研究者们进行了5项实验检验上述观点。
  实验1?想要证明强队和弱队队员对比赛的关注点不同。105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强队或弱队,想象即将参与一场重大比赛,并写下自己当下的感受。实验发现:弱队情形下,参与者更多地关注于进取,他们的感受多为如“相信我们会赢”;相反,强队情形下,参与者更多地关注于防备,他们的感受多为如“如果比赛输了就尴尬了”。
  实验2?以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进行了准实验。当时民主党在民调中占优,为竞选中的强者,共和党相应为弱者。399名民主党支持者(强队情形)和151名共和党支持者(弱队情形)参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助选经理的号召内容与党派所处的强弱情形匹配时,也就是民主党支持者收到“我们不能输”,而共和党支持者收到“我们要赢”的情形下,相比其他两种不匹配的情形,参与者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助选。
  实验3?以两校竞争为背景,检验实验2的结论是否可以由努力意愿推广到努力行为。实验招募了132名来自两所大学的学生,将其随机分配到强队、弱队与“要赢”、“不能输”组合而成的四种情形之一,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写出刀子的用处,作为其努力行为的测量。实验3得到了与实验2一致的结果。
  实验4?增加了一个用以对比的基准情形,在其中只号召参与者要努力,而沒有说明努力去赢还是努力别输。194 名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强队、弱队与“要赢”、“不能输” 基准情形组合而成的四种情形之一,之后完成一个用以测量努力水平的滑块任务。除了与实验2、实验3一致的研究结果之外,还发现:相比基准情形,当强弱地位与号召内容相匹配时,参与者更加努力;当不匹配时,参与者的努力水平与基本情形没有太大差别。
  实验5?想要证明强化对目标的认可,是强弱地位与号召内容匹配发生作用的原因。253名大学生被分配到强队、弱队与“要赢”、“不能输”组合而成的四种情形之一,完成与实验3一样的任务。结果表明当强弱地位与号召内容匹配时,相比较不匹配时,参与者对目标的认可程度更高;更高的认可程度继而带来更高的努力水平。
  最后,作者针对上述5 次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元分析,结果表明,当强弱地位与号召内容相匹配时,相比不匹配情形,参与者表现出更高的努力水平;这一结论对于强队和弱队都成立,而且努力水平的提升幅度在强队和弱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管理启示录
  虽然本文以体育比赛为例,但研究结论适用于所有竞争情境,包括商业竞争。以3Q 大战、菜鸟顺丰数据之争为例,商业竞争的激烈与复杂程度不亚于体育比赛。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员工必须认可这一目标,才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而如本文所述,当领导的激励与当下强弱态势不一致时,就会瓦解员工对目标的认可,降低员工的努力水平。
  譬如诺基亚,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在苹果和三星的夹击之下,诺基亚已经处于劣势。而诺基亚的领导没能鼓励员工以弱者的姿态进入战场,迎接挑战;反而一味强调“我们不能输”。结果适得其反,从中层到基层,都弥漫着“我们即将输掉”的悲观情绪,大家很难相信“不输”的目标能够实现。自上而下,悲观懈怠,成为诺基亚倒下的推手。
  被看作强队还是弱队本身并不决定队员的努力水平;领导者做出与己方所处形势相符的号召,才能激励员工认可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我们再来回看2016年中国女排在夺冠之路上的经典逆转比赛。进入奥运会赛期,中国女排状态十分低迷。14决赛时遭遇劲敌巴西队。而在近8年来与巴西队的20次交锋中,中国女排经历18 连败,胜算率极低。反观巴西队,身为上届冠军,又是主场作战,占尽天时与地利。因此在比赛前夕,郎平对女排队员如是说:“一个球一个球地打好,不要去考虑结果,因为什么样的结果都可以接受。”是的,没有什么比18连败更糟的结果了,剩下的就是为了胜利放手一搏。
  编辑:中元 market@vip.sina.com
其他文献
《三体》有句名言:“消灭你,和你无关。”对于华为人来说,套用这句话就是:“学习小米,和小米无关。”这同时也意味着,小米模式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小米成败本身。2011年,华为成立消费者业务部开始做手机,并上升为企业的战略。人们注意到任正非也开始走到公众视野面前。他一方面不屑于雷军“互联网思维”让猪飞起来的理论,一方面却在公司内部说:“我们要向小米学什么?学习营销模式。”相比于已经功成名就的华为,雷军更像
期刊
所有管理者都有一个梦想:“号令群雄,天下未有敢不从者”,即便身为最初级的管理者,这份豪气也颇为让人憧憬和动容。回到现实,身为一线打工族的我们,却觉得这个梦想是那么遥不可及。毕竟,身后的那几个促销员就让我头痛不已,怎么敢奢望其他呢?  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觉得管理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对于那些领袖人物有着无比的崇拜。当我开始带领一支小促销队伍时,却总是被一个问题困扰:“他们为什么不听我的?”。如今,我
期刊
2018年的华为,举世瞩目,外部困难的阴霾与辉煌荣耀之光并存,继华为CFO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暂时扣留事件发生后,12月18日,华为宣布,华为5G在技术和商用上,均处于业界领先,是目前全球唯一真正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统的厂商。12月28日,华为交出了2018年答卷,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亿台;签订26个5G商用合同,华为5G专利数占据全球
期刊
主持人(本刊公众号主编张旭):很荣幸邀请到各位专家莅临此次的“首届营销江湖大会”,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渠道大变局,品牌商和新零售冲突再起!  崔德乾:首先,我想提个问题:处于营销大变革时代,中国营销能否站稳脚跟、走出去?原来的营销是从西方学的,也确实很有成效,改革开放40年实际上也是中国外来营销的40年。现在的中国,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可以说是碎片化时代,中国的企业实践,包括营销社群,有没
期刊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多,不仅要求产品质量过硬,还要求企业能“作”、会玩。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大众化标准的产品与服务已经不能再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彰显个性成了企业最喜爱的一种营销表现形式,上期说到的“魔性中二”的五芳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一时间,品牌传播花样百出。有的走感情路线,有的走嘻哈路线;有的会讲故事,有的兵行险招;有的玩综艺,有的玩概念……总有一种方式让你为之买
期刊
从2018年7月的长生生物疫苗质量问题,到2018年岁末的权健百亿帝国阴影,我们再次看到,当资本的扩张既没有外部约束力又没有内在自制力,人的健康权利会受到怎样的威胁。  现在搜索“权健”,百度会温馨提示: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请在正规医院医师指导下就医。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只能当“事后诸葛亮”?简单批判企业盲目逐利是容易的,但如何让企业除了为股东创造价值,还能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内化,做到义
期刊
近几年,“泰国广告”几乎就是流量和爆款的代名词。催泪的、爆笑的、神转折的,这些时长偏长又情节满满的故事,总能吸引大量阅读和转发,甚至在整个世界舞台上都是夺目的。你可能会惊诧于泰国人的幽默,也可以说每则广告背后的导演都是一个优秀的段子手。  于是,腾讯请来了泰国名导Thanonchai,为上线刚满一周年的微保拍摄了一条病毒式广告《别人家的老公》,借“百里挑一的老公太难找”这个社会热点话题,加上泰式幽
期刊
现如今,有不少“90后”开始进入管理岗位,资历更深、年龄更大的“80后”和“70后”企业高管不禁担忧他们能否很好地完成管理者和非管理者的身份转换。  其实,“90后”管理者只需要做到以下“四要两不要”,企业高管就无须为他们心忧。  1.要保持谦逊  为人谦逊要求我们要善于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论别人怎样夸奖你,你都要明白自己还远不是个尽善尽美的人。  与谦逊的人相处,你会发现他在克服困难或实现组
期刊
对于民企,似乎再没有比现在更需要战略定力了。纷纷扰扰的舆论之下,你需要冷静、冷静再冷静。也许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理性与感性相交融的产物。你需要勇往直前的“精神”,但必须有个定语—专业的。  决策力来自于对战略性机遇的洞见,对专业与常识的敬畏,以及企业家本人的抱负等。  这是一篇迟发的大文章,来自于品牌经济学理论创立者、山东大学博导孙曰瑶教授的建言。他坚信,如果中国企业找到另外一种定力,而不是惯性的
期刊
对于母婴门店来说,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电商深入介入我们生活的当下,开店就能挣钱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母婴门店已从赚快钱到了现在赚菜钱的时代,消费者不再更多地倾向于去实体门面消费,而是选择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时间成本獲取更多的商品信息,帮助自己更快找到所需产品的社交电商。再则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主流,他们对消费渠道、消费场景及消费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碎片化。导致母婴门店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