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能力的培养进行浅谈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31-01
  
  当前有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这是许多老师所关注的。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奇异的动物知之较少,写出来的文章会较单调。我就在课堂上播放了《动物世界》的片子,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有一次,我让他们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后来我带他们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并适机点拨指导,回来后他们一下子就完成了这次习作。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组织他们到图书室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二、注重个性差异,提倡多层次的要求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时,我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命题适度放开。
  课标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功夫,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写《假如我是 》、《我学会了 》……这样的半命题作文,由于命题灵活,不会牢牢束缚住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有话可说,也就乐意写。
  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作文的命题我极少搞“一刀切”。常常多出几个作文题目,或多提供些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便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所喜欢的来写。如我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段写作材料:“一阵大风刮来了,把地上的小塑料袋刮起来了。小塑料袋飞呀,飞呀……”我引导学生拟定了以下几个题目:(1)白色的污染(2)你为什么还用我(3)假如 (4)一次小队活动(5)塑料袋的诉说(6)我的家在哪儿……,此外他们还可以自己命题。由于可供选择的作文题目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宽了,个个写得眉飞色舞,特别有劲。
  2、上交可先可后。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3、训练疏密有致。
  “题海战术”或密集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起来。对于优秀的学生,我适当加大作文训练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习作,看两篇课外优秀习作,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的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习作,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课外也只安排看一篇优秀习作。训练时有疏有密,学生才不会疲于应付,作文训练也才会有效果。
  三、注重交流合作,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指导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还指导他们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我还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拟定好的作文题目、写作提纲与别人进行探讨,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把写好的作文拿给别人评价或修改;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成小册子,多方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多样化的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有时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好的写作技巧,我就写上巩固性的评语。以便他们进一步把写作技巧巩固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写得好”这样的评语,让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从而丰富了他的写作经验。
  2、实现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揭示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有时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着重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总之,只要我们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U113.5+41【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80-02    自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后,“限购令”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关健词,连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石家庄、贵阳、厦门、宁波等城市,陆续出台调控细则,结合当地实际通过限购、税收、信贷等措施,落实“新国八条”调控政策。  一、限购的具体内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24-01    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我校参与了我县正在进行的“生命化课堂”的四步探究教学法,我在教学中积极采用了此法,四步探究中最关键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困惑、有反思、也有一定的收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2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40-01    人们对语文教学批评较多的是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教学方法上的注人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低下,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历史;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42-01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阵地,是历史教学中实施新理念
期刊
【摘要】“互动式”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关键词】音乐;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36-01    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所感悟到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21-0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贯彻《纲要》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30.1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27-01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它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脑科学、心理学研究启示我们,儿童时期是记忆最强、认字最快的时期,这就决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文章主要论述了作者对化学创新教育模式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创新教育;化学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41-01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29-01    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做好作业的设计、布置及修改,对于整个数学教学效果的取得有很大的帮助,作者在全面分析当前初中作业现状的前提下,做出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式,现在拿出来与各位交流。  一、初中数学作业的特点  由于初中数学学科有其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32-0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有一个里程碑,而且必须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