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博依,何以安文?——高中生作文表达之“文采”探微

来源 :重庆陶研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要文采”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属于发展等级,具体分解为四个方面的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用词贴切”在记叙文或散文中主要体现为选择准确、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来表现写作兑现的特征(状态);在议论文中主要指概念阐释的准确,内涵挖掘深刻,说理论证的贴切,并非空乏含混的“大而化之”,并非“穿靴戴帽”的套版宿构;“句式灵活”则主要从“倒置”的语言现象带来的表达效果角度思考;“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则选择了两点对高考作文有阶梯提升效果的方面分析,一是“比描”,二是“泛灵”;“文句的
其他文献
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张宗麒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有一段掷地有声、言犹在耳的经典讲话:“你们两只脚跨进了重庆育才中学便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只要你们勤奋努力,另一只脚就自然迈进
1950年11月30日《新民报》第七版《庆祝解放一周年专刊》,孙铭勋发表《解放一年来的我和育才学校》,他说:“育才学校,不是一个容易办的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的雄才大略,他所办的学校
敢在邓小平面前说“不”1950年冬,我去采访一个欢迎各民族代表团的大型宴会。作为宴会主人的邓小平同志在即席致词中,谈到了抗美援朝等重大政治问题,这无疑是新闻中的主要内容,我
父亲陈贻鑫一生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声调温和,从未发过脾气。“文革”中曾被评为“党内的民主派”“老好人”。但他也有过一些趣事。
期刊
读了贵阳国防军事职业学校杨昌洪校长题为《又是一年伤心泪风雨同舟两相加》在2012年毕业生晚会上的讲话稿,又读了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团长汤翠英撰写的题为《二进贵州新晓庄探
期刊
“生活教育”创始者陶行知先生,自一九一七年由美国归国起至二六年止,在这十年内,他埋头从事对中国教育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首先使他感觉到:“我们先前以为‘老八股’不适用
当抗战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一九三九年夏天,在离重庆北碚二十多里的凤凰山古圣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避艰辛地创办了一所培养人才的新型学校——育才中学。学生是从祖国各地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