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业余篮球群体开展现状与发展研究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fdf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各室内篮球馆开展活动的业余篮球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业余篮球群体发展现状,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关见解,促使乌鲁木齐市业余篮球群体的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城市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层组织保障。
  【关键词】业余篮球群体 休闲体育 健身 娱乐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84-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methods of Urumqi City, the indoor basketball hall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amateur basketball group conducts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Urumqi amateur basketball group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iscover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opinion, make Urumqi City Amateur Basketball group development go on the track of healthy development, as the city populace sports development lays good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Key words】Amateur Basketball Groups Leisure Sports Fitness Entertainment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娱乐方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篮球体育群体也随着人们运动意识的增强逐渐发展开来,但目前我国业余篮球群体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组织、资金筹措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业余篮球群体的发展也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受到了限制,因此,本文对乌市现有的业余篮球群体进行调查,了解其建立原因及发展的总体状况,发现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乌市业余篮球群体的发展提出实质性建议,为乌市相关体育部门在引导业余篮球群体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一、业余篮球群体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咨询的基础上,将业余篮球群体定义为:基于人们共同的篮球爱好、利益、感情与友谊,在共同的篮球运动实践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在业余时间以开展篮球运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非正式体育群体。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在乌市各室内篮球馆持续活动半年以上并且至少6人以上的业余篮球群体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访谈法。通过走访从事篮球运动的专家,同时对业余篮球群体的组织者和个别核心成员以及群体活动所在体育场馆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业余篮球群体的认识和评价,并就业余篮球群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本文依据体育馆内篮球群体数量的多少确定样本量,最终调查61个群体,对其核心和具有代表性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65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为88.3%,R=0.86。
  (4)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1.乌市室内篮球场馆总体利用情况
  由表1可以明确的看到五类室内篮球馆各自拥有的场馆数量、开放场馆个数及存在群体的个数。据调查,乌市归属企事业单位及中学的室内篮球馆在满足职工及学校教学和训练的情况下才对民众开放,利用率不高。无论是学校体育场馆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场馆,均因安全问题、管理问题和物耗问题等因素导致利用率不高。
  2.乌市业余篮球群体成员基本状况
  (1)性别、民族比例。由于男、女性生理、心理特点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认知程度的深浅,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素,乌市81.9%的群体由单一男性构成,18.1%的群体中有女性参加,男女比例失衡。而在民族分布中,73.8%的群体成员是由单一汉族组成,有少数民族参与的只占群体总数的26.2%。据了解,这与少数民族偏爱足球、排球有一定的关系。乌市业余篮球群体应广泛吸纳少数民族,通过开展组织多民族、多元文化篮球游戏和比赛,促进篮球运动在少数民族中间的开展。
  (2)年龄、职业、学历结构分布。在调查的群体成员中,以25~35岁和35~45岁这两个年龄段为主,分别占到了被调查成员的32%和40%,主要以中青年人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中青年家庭和事业都趋于稳定,具有固定的收入,生活相对规律,可以持续地进行群体运动。16岁以下的占群体成员总数的15%,但他们都集中在8个少儿篮球训练营中,这主要与家长对培养孩子健康锻炼意识的主动性有关。而在17~25岁之间的只占4%,这主要与学习压力和缴纳场地使用费等有关。而参与较少的45~55岁及55以上年龄段,主要是受限于自身的身体素质。
  在被调查群体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到69.8%,其中研究生比例为4.3%,充分说明群体成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对促进业余篮球群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职业结构分布中,企事业单位职工、公务员、学生的比例占96%。这些职业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休息日和节假日固定。而自由职业者、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工作比较紧张,休息时间不固定且得不到充分保证,因而,影响了其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
  (3)收入水平及消费情况分析。乌市业余篮球群体成员收入多在2000~3000元,占36%,3000~4000元及4000以上分别占19%和9%,而消费在800~1000和1000元分别占20.3%和51.3%。通过访谈,群体成员用于篮球运动消费的金额与群体成员的职业和收入有直接的关系,群体成员收入相对较高的用于篮球运动的消费也相应的较多。
  (4)对群体发展现状的满意程度及对群体发展的期望。乌市业余篮球群体76.6%的成员对群体的发展现状表示满意。满意程度较高,这说明成员在群体活动中获得了良好的篮球体验。虽然群体成员目前对群体的发展现状较为满意,但是更关注群体未来的发展。群体成员对群体未来发展最强烈的期望就是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场地,其所占百分比高达74.4%,这与目前室内篮球场短缺的现状相吻合。第二,期望能夠成立针对自身群体的组织,得到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第三,期望能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经常参加比赛。
  3.乌市业余篮球群体发展的基本状况
  (1)群体规模及成立年限。乌市业余篮球群体成立年限超过三年的占群体总数的78%,其中成立六年以上的占44.3%;在业余篮球群体中45.9%和27.9%的群体规模分别在15~20人和10~15人。25人以上的群体主要是少儿篮球训练营。业余篮球群体的规模和成立年限主要受场地和活动时间的限制。
  (2)群体建立的原因。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7项业余篮球群体建立目的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健身、爱好、休闲娱乐。这说明乌市业余篮球群体建立的主要原因是民众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健身意识。而民众也愿意在有组织的群体中进行篮球活动,以达到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目的。
  (3)群体成员的来源情况。乌市业余篮球群体成员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同一单位职工;同学朋友之间;打球认识的人群。其中60.7%的群体成员均来自于同一单位,29.6%的群体成员来源于同学朋友之间。其余的来源于具有同一趣缘的人群,例如,乌市篮协裁委员篮球俱乐部就是大家喜欢在业余时间当篮球裁判,在共同吹比赛中互相认识进而成立的业余篮球群体。
  (4)群体结构设置和组织管理形式。调查中发现所有的业余篮球群体均没有任何的机构设置,而只有以下几个职位的设置,主要有队长、副队长、领队、联络员、财务管理员。简单的几个职位设置对群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很难有帮助。在组织管理形式方面,83.6%的业余篮球群体都是处于自主管理的状态,主要靠群体成员的个人感情维系,采取自愿的方式,但这都要在按时交纳群体活动经费的基础上。8.2%的业余篮球群体由负责人独自管理。8.2%的业余篮球群体已在相关民政部门注册因而由体育行政部门管理。除已注册的业余篮球群体,其它群体都没有制定自己的章程。究其原因与我国的双重管理体制有关,根据中国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一个机构要想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会团体,首先必须找到一个业务主管单位。然而,由于这些大都是自发组织形成的很难找到一个业务主管单位。有些群体虽然得到自己单位的支持,但仅仅是经费方面的支持,对于群体的管理方面和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靠群体自身的力量。这使得群体活动的质量不高且难以形成规模。
  (5)资金筹措方式。乌市业余篮球群体的资金筹措方式主要以成员交纳为主,占到72.1%,13%由单位支付,有3.3%的群体是由单位承担部分群体活动经费,其余由群体成员共同承担。有两个群体是个人承担群体活动的经费开支,据了解,这两个都是民营企业家,他们出于对篮球的爱好而资助成立一个篮球群体。在资金筹集方面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业余群体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取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6)群体活动形式、频数和时间。有60.7%的业余篮球群体活动频率为每周2次,每周活动一次的占39.3%。每次活动的时间均为2小时,这主要与体育场馆每2个小时为一个时段有关。在活动形式方面,52.5%的业余篮球群体采取全场五人制的比赛形式;半场四人制占34.1%。没有业余篮球群体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就对女性和身体条件较差的人群参与群体活动造成一定的障碍。13.1%的群体以训练形式为主开展活动。虽然业余篮球群体的活动多以五人、四人制竞赛形式开展,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但这便于根据共同的兴趣稳定群体,也利于不断提高锻炼水平。但是考虑群体未来的发展,群体活动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人群篮球健身的需求,开发出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篮球健身项目,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活动,扩大群体规模,加深群体的影响力。
  (7)训练和比赛情况。在调查中发现,除8个少儿篮球训练营进行日常的训练外,其它群体几乎不进行日常训练,且所有业余篮球群体均不参加任何正式比赛。只有部分群体参加单位内部的比赛或通过个人的人际关系联系各群体进行的不定期的比赛。虽然这些比赛没有专门负责联系的平台,也无法对这些群体间的比赛进行系统统计,但群体间的竞赛活动既为各群体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增加了他们之间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又提高了群体成员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篮球运动的影响力。
  (8)群体其它活动内容情况。除进行篮球活动之外,群体其它的活动内容主要是进行不定期地聚会,占50.8%,这些聚会一般是以群体某成员的生日或婚礼等喜庆事件为时机。4.9%的群体还会参与其它运动项目,例如户外徒步。34.4%的群体还会在队友生病时组织集体成员前去看望。无论参与其它运动还是聚会、看望队友无不充实群体成员的精神生活,对每个群体成员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有利于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1.结 论
  (1)乌市群体成员中鲜有女性,这对乌市女子篮球的发展十分不利;缺乏少数民族的参与,这对乌市这样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篮球普及具有较大的难度。群体成员中主要以25~35岁和35~45岁这两个年龄段为主,16岁以下的学生主要集中在8个少儿篮球训练营,在其它群体中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参与较少。
  (2)群体成员以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公务员为主,群体成员学历层次较高,体育锻炼意识较强。群体成员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用于相关篮球运动的消费也相应较高。群体成员对于目前群体发展现状较为满意,对群体未来的发展也有更高的期望。
  (3)乌市业余篮球群体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主要是自发组织自主管理。群体内部结构设置简单、管理松散,主要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活动,缺乏娱乐性不利于女性、儿童的参与。活动的时间和頻率较为固定,一般一周两次也有一周一次,每次活动两小时。
  (4)乌市业余篮球群体组建的主要原因就是民众为了健身、爱好、休闲娱乐。群体成员主要是来自于同一单位职工;同学朋友之间;打球认识的人群等三类。除篮球运动以外,群体还组织聚会、探望队友、徒步等其它活动内容。业余篮球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对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篮球氛围、促进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5)乌市业余篮球群体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群体内成员交纳,部分群体由单位和个人资助。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群体内人文环境和群体成员的主体意识是促使群体成员持续进行群体活动的动力源泉。相关体育行政部门对其组织管理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是影响群体存在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 议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业余篮球群体的媒体宣传和有意识的引导,强调其内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篮球运动体验。通过长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参与篮球运动成为人们的一种内在需求,从而提高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主体意识,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积极引导人们加入有组织的篮球活动,从根本上保证业余篮球群体持续良好的发展。
  (2)场地设施不足是制约业余篮球群体开展活动的瓶颈,政府应建造适合公众健身的体育场馆。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协调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用来缓解业余篮球群体开展活动场地不足的难题。推进体育资源的整合,提高体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3)政府部门应制定与业余篮球群体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成立专门针对业余篮球群体的管理监督机构,规范业余篮球群体的发展。实行注册管理,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和组织业余篮球群体联赛,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同时政府要对比赛成绩优异或发展较好的群体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要加强其内部管理与建设,完善群体结构设置,优化外部环境,提高业余篮球群体的组织能力和生存能力。
  (4)相关体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培训力度和频度,使其能够担当和胜任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的工作。同时在各篮球馆配备专业篮球运动指导员,对业余篮球群体开展活动加以指导。这样既有利于业余篮球群体健康有序的发展,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5)业余篮球群体应积极寻求社会企业资助,特别要鼓励群体中个别民营企业家赞助。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于资助群体的企业给予税收和政策上的优惠。群体通过开展活动对企业起到了宣传效应,而群体也筹集到群体开展活动所必需的经费,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 卢峰.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9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24
  3 魏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与体育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与功能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04:26
  4 李树军.乌市少儿篮球训练营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5 张龙.国外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0
  6 孟凡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因的理论探讨论——兼论后继实证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J].体育学刊,2006(2):59~60
  7 孟凡强、赵红娟.培育和发展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34
  8 张宏.论休闲体育的不同组织形式及其特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2):95~96
  9 黄群玲.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40~43
  10 赵巍、闫洪刚、王立源.群众性体育社团组织的现状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报,2006(03)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进程不断进步,工业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运行当中,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在场产中,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耗水量以及工业新水的取用量,就需要在一定意
摘 要:2018年下半年以来,发生在列车上的霸座行为层出不穷。虽然有关铁路公安局积极对霸座行为人进行了处罚,但是老百姓依然在质疑铁路公安机关的现场处置和执法力度。在列车上处置霸座事件时,铁路公安民警会遇到人权保障和行使警察行政权博弈的两难困境。如何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前提下,依法有效的处置列车霸座行为是笔者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霸座;人权;警察行政权;强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
退休是每一位企业家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联想的柳传志、阿里集团的马云、万科的王石、巨人集团的史玉柱、格力电器的创办人朱江洪、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宏碁集团的施振荣、金山软件创始人求伯君等……这些行业的“老兵”们,在自己精心的计划安排下,逐一完成了将商业王国交到新一代接班人手中,开始他们退休后的生活:他们或像王石一样去登山,去国外读书游历;或像柳传志一样退居幕后,再战江湖。  两位商业大佬退而不休  今年
南京市在建成货物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三平台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着力打造行政监督平台新功能,有力推动了监管体制创新.rn监督平台主要具备三项特色:一是网上异议和投诉功能.投
期刊
对“期前违约”行为,英美法系通过预期违约制度,大陆法系通过不安抗辩权制度来救济,两制度的差异带来了两制度的融合.然而由于不安抗辩制度本身所存在的先天性的制度缺陷,融
信用卡的高速发展,反映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伴随着高速增长,快速发展中的风险也不断暴露出来,多数发卡银行经过十年的经营,还未达到盈亏平衡,更不要谈盈利
期刊
一个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除了投用后的利润,直接原因是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在工程的建设中,造价控制工作必然成为了一项核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6年前,人类历史上发生一起银行业最大规模的违规操作欺诈案,法国一名银行交易员因违规操作输掉49亿欧元,引发世界经济动荡。然而,却有人说这名交易员是拯救世界经济的英雄。
今年29岁的夏薇,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郑州美女,2006年从国内一所商学院毕业后,接受做服装生意的时尚妈妈的建议,到伦敦大学学习奢侈品管理。“当时主要看到像路易威登包包、阿玛尼服装、QUTEE珠宝等各种奢侈品像风一样传到中国,感到这种专业将来应该很有前途。”  初当手表藏品管家  今年29岁的夏薇,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郑州美女,2006年从国内一所商学院毕业后,接受做服装生意的时尚妈妈的建议,到伦敦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迎来了相对的竞争压力.目前,如何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管理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