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H4介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对EAE小鼠T细胞亚群的作用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B7-H4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以下简称C3H10)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试验:构建小鼠B7-H4靶向shRNA稳定转染的C3H10细胞(C3H10-B7-H4细胞),将转染前后的细胞分别与植物血凝素(PHA)激发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共培养,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的分泌。体内试验:制备小鼠EAE模型,将50只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EAE组、C3H10组(移植C3H10细胞)、C3H10-NC组(移植shRNA对照质粒转染的C3H10细胞)、C3H10-B7-H4组(移植C3H10-B7-H4细胞),并在免疫后第6天,各组细胞以1×106个/只小鼠尾静脉输注,每日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IL-2、IL-17、IFN-γ、IL-4的表达变化。

结果

体外试验:B7-H4靶向shRNA转染C3H10可抑制B7-H4的表达;下调表达B7-H4的C3H10细胞对脾细胞分泌IL-2、IL-17、IFN-γ的抑制作用减弱,而对IL-4无明显影响;体内试验:下调表达B7-H4的C3H10细胞对EAE小鼠的治疗作用减弱,表现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高,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时间均较C3H10组提前。下调表达B7-H4的C3H10细胞治疗EAE小鼠后对血浆中IL-2、IL-17、IFN-γ的表达抑制作用减弱,但对IL-4的表达无影响。

结论

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4介导了C3H10移植治疗EAE的免疫调节,这一过程可能是调节Th1、Th17等炎性效应性T细胞间接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完善过程,描述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有机化学MCAI课件的构建策略和制作.在设计中,采用了支架式和随机连入式及案例式等模式,将建构式MCAI课件
为制备新城疫病毒(NDV)中强毒株核酸检测阳性标准参考样品,本研究以NDV中强毒株RNA为模板,设计NDV融合蛋白F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全长F基因,克隆于pGEM-T载体中,采
本刊2015年第35卷第3期发表的论文《鼻咽癌特异性减毒重组疫苗Lmdd-LMP2 A的构建及其抑瘤效应的研究》,第二作者陈小琴的工作单位应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
期刊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应用,以及会计软件的日趋成熟,会计和管理电算化已经在各个企业普及开来,作为高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显的尤为迫切
目的通过对65名HIV治疗队列中发生耐药的感染者进行较系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阐明我国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IV RT蛋白耐药进化的结构限制性以及HIV耐药的发生规律。方法从2003年开始,每半年1次,连续4年对队列感染者进行随访采集静脉血样,提取病毒RNA后对RT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将所获得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耐药位点变异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RT酶中大部分的氨基酸位点都是保守的,而序列
本文从“2+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设立化工原理及有机化学平台选修课、建设专业精品课程、加大专业选修课建设,拓宽专业知识面以及强化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四个
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畜禽养殖业.该病原沙门菌属具有超过2 500种已知的血清型沙门菌(Salmonella),这些血清型菌的致病性与其宿
期刊
从细长轴车削加工的特点入手,着重研究和探讨在细长轴车削加工的工艺路线,以及车削细长轴经常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达到快速切削细长轴的目的.
先天性免疫系统使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危害.而有效的抗病原微生物反应的第一步,其中在感染初期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微生物侵入
期刊
在职教课改理念下,根据高职高专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阐述了课程得特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教学的针对性;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