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勇敢只是在确信自己没有危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素质,那么清廉就是在存有足够有效的他制他律时呈现的一种品格
看多了反腐倡廉的影视剧,发现一个规律:那里面因贪渎问题而中箭落马的,几乎都是副职。想想那缘由,应该是正者正,副者负,表明国家权力系统的主流是好的,这种安排,有利于呵护民众对于政府的信心;另外,副职由正职出面来扳倒,从位阶上也比较顺;最后,再由正职出面,突出一下光辉形象,使观众一舒心中忧愤,相信解放区的天还是明朗的天,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不过,看得多了,有时会想:影视剧如此,实际情况怕是未必,那么多的正职都是好的?即使那些正职真就都是好的,副职却在他眼皮底下胡作非为,这正职起码也有失察之责。不久前看《方圆》中《副市长贪腐权力清单》一文,方大开眼界,原来副职的确是贪腐案件的重灾区——2010年1月以来,进入司法程序和公众视野的涉贪副市长多达23人。影视剧竟与实际生活吻合,不知是否巧合?
不过,先得说这里谈到的“副职”不是泛指所有的副职,而是专指副行政首长,如《副市长贪腐权力清单》一文中列举的那些副市长。换了其他副职,未必都是贪腐先锋。这是因为,副行政首长纷纷在马背上栽落,自有其特殊条件:他们往往主管某几个领域,其中不乏油水大的要害领域(旧时所谓“肥缺”就是指这些部门的长官)。我猛瞧这23位副市长主管的领域,发现行政权确实非同凡响,都是可以呼风唤雨的魔杖。我国经济现在是一路高山飙看涨,许多行政权力之下的领域都是油水丰厚,土地管理、工程安排、人事任免、政府财政,哪个不像填鸭一般肥美?对于行政首长主管的领域来说,哪还分什么正副,正也是正,副也是正,只要一管上,就大权几乎独揽,自己管的这些部门,就成了可以探囊取物的金库,想不贪腐都难。
许多副行政首长既然掌握油水很大的实权,对于权力可能带来的好处当然不会懵懵懂懂,毫无知觉。怎样行使权力,就成了对于其人性的严峻考验。如果说,勇敢只是在确信自己没有危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素质,那么清廉就是在存有足够有效的他制他律时呈现的一种品格。问题恰恰在于,几乎没有多少地方存在对于行政首长(包括副职)的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许多制度在他们那里往往失灵,那些簇拥在他们周围的人形,绽开在他们眼前的令人龙颜大悦的笑脸,往往都是腐败的诱因。孟子所谓“上下交征利”的时代,加上这点引诱,早就埋伏在他们内心的那些贪欲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地放纵开来。王尔德不就曾经戏言“祛除诱惑唯一的办法就是屈服……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御”?
对于某些人来说,副职的坏处是必须韬光养晦,把光明收拾在正职的阴影里。不过,这恰巧也是他的好处。行政首长,例如市长,往往是人们瞩目的焦点,经常出现在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前几分钟,一举一动不能不自我约束一点,政治敏感度和觉悟也会高出很多,何况未来的前程还看好,眼光自然高远,政绩是常常牵挂于心的。副职就要洒脱得多,前程看得不太明朗,不如多捞取点实惠。在权力的谱系里,他比正职要弱,于是塔奇曼定律就发挥了作用:“如果权力腐败,居于权力座位上的弱者,总是交易、贿赂、妥协,腐化得更加厉害。”
其实,我看到这些副市长“贪腐权力清单”,我想到的是另一个与之有关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有必要设那么多的副职吗?我注意到许多国家从最高行政首长到下面地区的行政首长,不过一正一副而已。治理一个国家事情多不多?总统也不过一正一副,这还不都是仅具国家象征意义的总统。同样,我泱泱大国的国家主席,也不过一正一副,其他部门设太多的副职,这本身就有不少可检讨的空间。要是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长和一个副市长,真的会把他们忙死?我觉得,不但不会把他们忙死,还会减少不少贪腐机会,至少一年多的时间竟有23名副市长接踵走上法庭的奇观,今后就成了历史。
谓予不信,试试如何?
看多了反腐倡廉的影视剧,发现一个规律:那里面因贪渎问题而中箭落马的,几乎都是副职。想想那缘由,应该是正者正,副者负,表明国家权力系统的主流是好的,这种安排,有利于呵护民众对于政府的信心;另外,副职由正职出面来扳倒,从位阶上也比较顺;最后,再由正职出面,突出一下光辉形象,使观众一舒心中忧愤,相信解放区的天还是明朗的天,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不过,看得多了,有时会想:影视剧如此,实际情况怕是未必,那么多的正职都是好的?即使那些正职真就都是好的,副职却在他眼皮底下胡作非为,这正职起码也有失察之责。不久前看《方圆》中《副市长贪腐权力清单》一文,方大开眼界,原来副职的确是贪腐案件的重灾区——2010年1月以来,进入司法程序和公众视野的涉贪副市长多达23人。影视剧竟与实际生活吻合,不知是否巧合?
不过,先得说这里谈到的“副职”不是泛指所有的副职,而是专指副行政首长,如《副市长贪腐权力清单》一文中列举的那些副市长。换了其他副职,未必都是贪腐先锋。这是因为,副行政首长纷纷在马背上栽落,自有其特殊条件:他们往往主管某几个领域,其中不乏油水大的要害领域(旧时所谓“肥缺”就是指这些部门的长官)。我猛瞧这23位副市长主管的领域,发现行政权确实非同凡响,都是可以呼风唤雨的魔杖。我国经济现在是一路高山飙看涨,许多行政权力之下的领域都是油水丰厚,土地管理、工程安排、人事任免、政府财政,哪个不像填鸭一般肥美?对于行政首长主管的领域来说,哪还分什么正副,正也是正,副也是正,只要一管上,就大权几乎独揽,自己管的这些部门,就成了可以探囊取物的金库,想不贪腐都难。
许多副行政首长既然掌握油水很大的实权,对于权力可能带来的好处当然不会懵懵懂懂,毫无知觉。怎样行使权力,就成了对于其人性的严峻考验。如果说,勇敢只是在确信自己没有危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素质,那么清廉就是在存有足够有效的他制他律时呈现的一种品格。问题恰恰在于,几乎没有多少地方存在对于行政首长(包括副职)的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许多制度在他们那里往往失灵,那些簇拥在他们周围的人形,绽开在他们眼前的令人龙颜大悦的笑脸,往往都是腐败的诱因。孟子所谓“上下交征利”的时代,加上这点引诱,早就埋伏在他们内心的那些贪欲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地放纵开来。王尔德不就曾经戏言“祛除诱惑唯一的办法就是屈服……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御”?
对于某些人来说,副职的坏处是必须韬光养晦,把光明收拾在正职的阴影里。不过,这恰巧也是他的好处。行政首长,例如市长,往往是人们瞩目的焦点,经常出现在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前几分钟,一举一动不能不自我约束一点,政治敏感度和觉悟也会高出很多,何况未来的前程还看好,眼光自然高远,政绩是常常牵挂于心的。副职就要洒脱得多,前程看得不太明朗,不如多捞取点实惠。在权力的谱系里,他比正职要弱,于是塔奇曼定律就发挥了作用:“如果权力腐败,居于权力座位上的弱者,总是交易、贿赂、妥协,腐化得更加厉害。”
其实,我看到这些副市长“贪腐权力清单”,我想到的是另一个与之有关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有必要设那么多的副职吗?我注意到许多国家从最高行政首长到下面地区的行政首长,不过一正一副而已。治理一个国家事情多不多?总统也不过一正一副,这还不都是仅具国家象征意义的总统。同样,我泱泱大国的国家主席,也不过一正一副,其他部门设太多的副职,这本身就有不少可检讨的空间。要是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长和一个副市长,真的会把他们忙死?我觉得,不但不会把他们忙死,还会减少不少贪腐机会,至少一年多的时间竟有23名副市长接踵走上法庭的奇观,今后就成了历史。
谓予不信,试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