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评价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对鄂西南范围内的鹤峰县等8个区域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第2次)数据,从受威胁状况、价值重要性和开发潜力评价3个方面筛选了17项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区域内的4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3个保护开发利用等级。结果表明:鹅掌楸、黄连2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划分为Ⅰ级,在未来可适当开发利用;榉树、厚朴等17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划分为Ⅱ级,在今后可进行相对的小规模开发利用;华榛、巴山榧树等17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划分分为Ⅲ级,应少加利用,加大保护力度;独花兰、小勾儿茶、伯乐树、巴东木莲4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划分为Ⅳ级,暂不开发利用或严禁开发利用。
  关键词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101
  野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基础,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1],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更为独特。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大多为珍稀濒危植物,珍稀濒危植物是揭示物种起源、系统进化、遗传育种的重要依据,是生殖生态、古地质、古气候研究的主要对象。目前,许多珍稀濒危植物仍作为植物资源大力开发,这给珍稀濒危植物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珍稀濒危植物的评价保护工作极为必要。王树森等对根河野生观赏植物资源通过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价值的观赏植物54种[2];武旭霞等着重对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进行了探讨[3];樊简等对东三省自然保护区物种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估[4];任莹等对崂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5]。可见,近些年关于植物资源的评价多集中在具有特殊用途的观赏植物类开发利用评价,或评价植物资源某一方面的应用,对于其综合性评价甚少。
  鄂西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长期以来,鄂西南地区在资源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果,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基于该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第2次)结果,以调查结果的4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状况、保护状况、开发利用状况3方面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阐述存在的客观问题,为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复杂的过程,如何客观、科学、行之有效地确定评价指标,是鄂西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评价工作的关键。周亚福等[6]在评价秦岭重要药用植物资源的时候从利用潜力、受威胁状况、价值重要性3个方面进行评价,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参考周亚福等在评价秦岭重要药用植物资源时所用的评价体系和野生植物资源学的评价内容,通过咨询专家教授而构建出[6-7]。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本研究包含有8个区域(见表1)。均属武陵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植被覆盖率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温度约15℃,无霜期240 d以上,年降水量约1 500 mm;土壤以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为主;植被类型丰富,种类繁多[8-18]。
  2 研究方法
  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约束层、标准层及最底层4个层次,各层次具体指标详见图1。
  在野外實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的数据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标准层具体指标等级和评分标准(表2),据此对鄂西南4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评价打分。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9比率标度法,分别对不同层次指标两两对比,构造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个指标权重,见表3。
  2.3 评价模型
  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础上,构建鄂西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受威胁状况评价模型、价值重要性评价模型及综合评价模型,各模型如下。
  受威胁状况评价模型:
  (1)
  价值重要性评价模型:
  (2)
  开发潜力评价模型:
  (3)
  综合评价模型:
  (4)
  式中:Wpi为标准层指标在约束层权重;Wi为综合评价指标权重;Si为第i个指标分值。
  体系构建、权重确定用yaahp 6.0软件完成,图表绘制用Microsoft PowerPoint、WPS 2019。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量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第2次)湖北省第三区调查报告显示,其制定的目的调查物种49种中调查发现有40种目标物种,约占81.63%。有国家认定的目标物种水杉(C-1-12)、红豆树(C-1-22),湖北省认定的目标物种毛叶连香树(C-2-09)、山白树(C-2-13)、滇楠(C-2-16)、莼菜(C-2-22)、裸芸香(C-2-29)、延龄草(C-2-35)、丽江铁杉(C-2-03)共计9种未发现,9种中可断定丽江铁杉在湖北没有分布,见表4。
  总资源量大于10万株的野生植物仅1种;10 000株以上的有2种;5 000株以上的有4种;1 000株以上的有11种;另22种均在1 000株以下,其中小勾儿茶、穗花杉、独花兰、巴东木莲仅在5株以下。40种调查到的野生植物当中,有34个物种在自然保护区中有分布,被保护比例达60%以上的有17种;6个物种未受到区域自然保护区保护;总体被保护比例从0到100%不等且分布均匀,见表4。
  表中“C-1-”代码为国家确定的目的物种,“C-2-”代码为湖北省确定的目的物种。“C-1-”“C-2-”后面的序号为《第二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湖北省实施细则》中附录C中给定的物种序号   3.2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综合评价
  依据上述模型和思路,对鄂西南4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逐一评价打分,得到各自的综合评价值在1.849 4~
  3.304 4,见表5。根据该评价值的分布情况,参考武旭霞等在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中的分级标准[3],可将其划分为4个不同等级:
  Ⅰ级(Ⅰ≥3),在长期以来的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可适当进行开发利用,共有2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Ⅱ级(2.5≤I<3),保护成效次之,可进行小规模开发利用,共有17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Ⅲ级(2≤I<2.5),应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和措施,减少利用,共有17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Ⅳ级(Ⅰ<2),需重点保护,应暂不或严禁开发利用,共有4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由表5可知,TI≥2.15(占受威胁状况评分总分60%的值)的物种34种,占比85%;另6种TI值小于2.15,占比15%。VI≥2.75(占价值重要性评分总分60%的值)的物种12种,占比30%;VI<2的物种9种,占比22.5%。DI≥2.13(占开发潜力评价总分60%的值)的物种34种,占比85%;DI<2.13,占比15%。
  综合得分情况而言,鹅掌楸、黄连的得分较高,且它们的受威胁状况、价值重要性和开发潜力评分均较高;黄连的TI值较为突出,达到了3.131 5,鹅掌楸的VI值较为突出,达4以上。独花兰、小勾儿茶、伯乐树、巴东木莲得分较低,且它们的受威胁状况、价值重要性和开发潜力评分均低;巴东木莲的TI值和DI值极低,分别是1.965 1和1.419 4。银杏的VI值最高,其值为4.107 3,
  其TI值和DI值却较低[19-26]。
  4 结论
  综合受威胁状况、价值重要性和开发潜力3个因素,鹅掌楸、黄连具有的资源量大,无严格的生境要求,且再生能力较强,属速生物种,其用途广泛,对居民和社会至关重要,因而满足开发潜力和价值重要性要求,受到的威胁小,最适合可持续开发利用,故划分为Ⅰ级。相对而言,受到威胁强度大、价值重要性程度不高和开发利用潜力小的物种则依次划分為Ⅱ、Ⅲ、Ⅳ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受威胁状况会直接影响它的可持续开发潜力的大小,重要程度则直接影响开发需求强弱和开发以后对人们产生价值的大小。
  此评价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描述和评价,还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特定环境下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可较好避免在开发利用中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此评价方法对鄂西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鄂西南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高,调查发现该地区具有大量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且种类丰富,其中部分植物种类遭到人为破坏,资源量较少,受威胁程度高,建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即对资源量极少的散生单株资源,实行单株保护,加强人为教育,严禁人为破坏;对资源较多且集中分布的未保护物种应划定保护小区,设置专人专管;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栽培和经营管理工作;对资源量较少的物种由林业部门开展野外放归,丰富资源量。
  参考文献:
  [1] 郝书林.塞罕坝林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性保护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8(3):44-46.
  [2] 王树森,张宇,周梅,等.根河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1-6.
  [3] 武旭霞,游捷,林启美.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8):464-469.
  [4] 樊简,彭杨靖,邢韶华,等.我国东北三省自然保护区物种保护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18,38(18):6473-6483.
  [5] 任莹,吕俊杰,李清莹,等.崂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6):70-74.
  [6] 周亚福,李思锋,黎斌,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秦岭重要药用植物资源评价研究[J].中草药,2013,44(15):2172-2182.
  [7] 戴宝合.野生植物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495.
  [8] 林勇,縢树锐,江念,等.鄂西南裸子植物资源濒危程度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7,37(1):63-70.
  [9] 任学敏,李思锋,黎斌,等.秦岭山地主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5):71-78.
  [10] 王宇超,周亚福,李倩,等.秦岭山区主要野菜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潜力的评价[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5):1287-1299.
  [11] 艾训儒.第二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湖北省第三区)[R].2017.
  [12]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8.
  [13] 杜广明,沈向群,杨智明.基于AHP的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观赏价值评价[J].北方园艺,2011(6):94-99.
  [14] 郝涛,王熊,刘瑛,等.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地理空间点位分布制图[J].湖北林业科技,2018,47(6)1-5.
  [15] 方元平,葛继稳,袁道凌,等.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特点[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2):14-17.
  [16] 蒲云海,李洪鹏,张应坤.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现状与保护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7(3):47-51.
  [17] 刘演,宁世江.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J].广西科学,2002(2):124-132.
  [18] 朱纯,代色平.广东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J].广东园林,2008(4):9-13.
  [19] 朱江.清江源森林群落生态与植物资源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2013.
  [20] 王盼,刘亚,陈江芳,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浙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应用价值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18,43(6):36-40.
  [21] 张殷波,张晓龙,苑虎.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现状[J].生物多样性,2014,22(2):167-173.
  [22] 谢世林,史雪威,彭文佳,等.我国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18,38(21):7565-7571.
  [23] 雷蕾,洪健,黎斌,等.星斗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分析及利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4):440-444.
  [24] 李玉媛,司马永康,方波,等.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J].云南植物研究,2003(2):181-191.
  [21] 石道良,梅浩,张云,等.后河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1(2):12-18.
  [25] 许天全.鄂西南山地的珍贵稀有植物[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4(2):275-282.
  [26] 彭少麟,廖文波,李贞,等.广东丹霞山动植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4-82.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聯合收割机的推广与使用优化了传统模式下的耕作方式,不仅缓解了农民播种劳作的压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农作物产量。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限制因素,阻碍了农业发展。因此,采取科学方法对联合收割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推广;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25 文献标志码:C
摘 要 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各种畜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传统畜牧养殖技术不仅易造成激素和毒素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不利于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提出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概念,并提出了推广应用此养殖技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
摘 要 非洲猪瘟的出现,给养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强化日常监测、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防治处理,降低非洲猪瘟发生率,及时控制疫情,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基于此,介绍非洲猪瘟的特点及表现,分析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难点,同时提出針对性改善建议。  关键词 非洲猪瘟;养殖户;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C DOI
摘 要 总结了广西桂平市近年来冬种辣椒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时间、整地、育秧盘、育秧基质准备、种子处理(硒种、浸种催芽、苗期管理)、双膜种植、水肥管理、抹侧芽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辣椒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广西桂平市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35  桂平市位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乱砍滥伐的情况愈加严重,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缺少有效的基层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相关部门在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基层森林资源的浪费现象日趋严重。对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基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
摘 要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石渠县在生态基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受自然条件差、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等影响,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因此,以石渠县为例,重点探析山区县生态保护的困境与出路,以期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保护;困境;山区县;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要想确保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必须注重提高水利灌溉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需深入剖析当前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有效提升水利灌溉质量,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足够的水分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 水利灌溉;管理制度;问题;解决措施  
摘 要 立足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实际,阐述了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野猪等野生动物资源状况,调查统计了其致害情况,分析了主要致害因素,得出对野猪进行适量捕杀的必要性结论,提出了野猪等野生动物保护控制要统筹兼顾、保护利用要相辅相承、资金补偿要及时足额、队伍建设要持续加强等对策,对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调控、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野猪;野生动物;控制;捕杀;利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  中图分类
摘 要 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背景下,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口,关乎其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且具有重要意义。从现代都市农业内涵、现状优劣势与机遇挑战等方面分析了现代都市农业的东宝区实践,提出了东宝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
摘 要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更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要想提升农业的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政府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加速农机科技推广,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及规模化。为此,针对农机科技推广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农业生产;农机科技推广;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