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PCB产业:坚持 创新

来源 :印制电路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20年,中国线路板行业快速成长,复合年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字,令中国晋身为全球最大的线路板制造国家。
  市场发展带来商机,但作为线路板行业,我们也遭遇到一些挑战。
  这个行业的产品越做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景气当然是有的,面对不景气能不能坚持住,关键看企业自己怎么做。
  2011年,对PCB业者来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延续2010年电子产业复苏的荣景,2011年上半年PCB产业稳中有升,虽然幅度不大,也同样给业者带来不小希望。然而发展的道路注定命运多舛,突如其来的日本地震、泰国的水灾、欧洲债务产生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加剧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失望之际,更是降低了人们对终端电子产品的消费欲望降低,直接导致了上游产品的日子如坐针毡,也为PCB产业的未来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变数。
  2011即将过去,这一年有没有“多收三五斗”,PCB企业各自心知肚明。2012已经姗姗而来,中国PCB产业在经历了增长高峰之后,进入缓慢增长的平台期,而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夹击下,2012年的产业将有怎样的走势,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
  2011 HKPCA&IPC国际线路板及电子组装展览会于11月3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不仅带来产业的最新产品及技术展示,更是PCB业者相互交流、合作、提升的最佳平台。为了帮助业界朋友了解2011年全球的PCB概况以及提前掌握2012年的产业发展动向,《印制电路资讯》(以下简称《资讯》)在HKPCA & IPC SHOW期间,对香港线路板协会(HKPCA)会长黄燕仪女士(以下简称黄会长)及HKPCA展委会会长丁善文先生(以下简称丁先生)进行了采访,两位香港业界翘楚跟我们分享了他们所了解的2011年全球PCB产业的发展情况,同时跟我们探讨了新兴消费电子的热潮、欧债危机以及环保政策等对PCB的影响,希望他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观点能对我们的读者或企业家更好的认识市场有所助力。
  《资讯》:首先祝贺2011 HKPCA&IPC 国际线路板及电子组装展览会盛大开幕,今年是展会举办十周年,请黄会长谈谈本届展会的情况,以及分享一下展会辉煌十年的心得。
  黄会长:作为华南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业界交流平台,我们每年均会力求创新,务求吸引更多买家到场,缔造商机。由于展会踏入第10年,今年是历年来最具规模的一届:占用了整个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的所有地方,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展位超过1,450个,来自国内外的展商超过340家。因为线路板业于2010年已逐渐复苏,再加上中央政府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中,能够看到科技标准的提升及加快电子电路产业园的建设对线路板业发展的帮助,为业界带来极大的鼓舞,继而视今届展会为最佳时机商机不容错过,因此成功吸引超过340家国内外展商,当中更逾40个新参展商参展,绝对为历届之冠。
  国际线路板及电子组装展览会今年恰逢十年庆典,这十年来,展览会见证了行业的市场变化和成长。这些成长和变化包括市场的兴衰、线路板生产及技术、环境趋势和生产的全球性转移、地区性转移。同时展览会也见证了中国从2006年起超越日本成为世界领先的线路板生产国。HKPAC & IPC Show由2002年首展以来,除见证着中国线路板及电子组装产业的发展外,更一直被业内公认为一年一度的业界盛事,今届我们的主题是:「回望·前瞻 稳步向前」,寓意是想借着展会踏入第10年,与业界一起回望及分享过去的成就与发展,继而再将目光放远,逐步发展和进步。
  《资讯》:请黄会长对近年来中国PCB产业做一个简要介绍,未来还将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黄会长:在过去20年,中国线路板行业快速成长,复合年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字,令中国晋身为全球最大的线路板制造国家。从我们今年的市场研究数据看,2010年,41家受访厂商产值高达50亿美元,约占中国线路板市场比重的四份之一。
  受惠于中国线路板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事实上,PCB的发展与电子技术及电子信息的发展息息相关,电子信息新产品的增长相应带动了PCB行业的增长。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大,PCB产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消费者对平板电视、手提电话、电脑及新款电子产品,如轻触式电脑和智能式电话的需求更是增长迅速。由此可见,线路板业于未来数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发展带来商机,但作为线路板行业,我们也遭遇到一些挑战。由于PCB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 加上近期PCB行业合并、并购之风盛行,要想做大做强的企业或多或少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设备上加大投入,才能赢取发展的机遇。iPAD、iPHONE之后,市场期待新亮点与新兴市场,然而现今全球经济环境恶劣,影响了发展速度。
  《资讯》:2011年已经接近尾声,请黄会长对今年的PCB产业做一个总结,并对明年的趋势做一个预测。
  黄会长:根据线路板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大家都挺不错的,订单也很稳定,整体来看,相较2010年还是有一定的增长,平均下来,全球的增长幅度应该在5-6%。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这要看各自的产品定位。比如今年年初以来消费电子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热销,对相应供应链的厂商助益较大;而传统PC市场的整体下滑,也冲击了部分厂商的订单。
  到下半年的时候,因为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加上日本地震、美国经济还未走出阴霾,对我们PCB产业造成的影响较大。现在看来,第四季度的状况可能会稍微差一点,这种局势还会持续到明年的第一、二季度。不过,从第二季度起,由于下游电子组装厂商调整库存结构完毕,订单会陆续释放出来,那时PCB产业会慢慢见到起色,到第三季度整体将会进入一个较好的景气周期。
  《资讯》:珠三角PCB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球PCB产业转移的高峰期已经过了,现在是不是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期?
  黄会长:我们常常说有“危”也有“机”,就PCB产业来说,珠三角仍然是一个“福地”。我们在一个地区发展实业,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考虑。虽然近年来珠三角的生产成本确实是提升了,而且环保压力也很大,但是企业可以通过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向高科技的产业研发方向发展,而且在研发方面来说,珠三角是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的聚集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所以在我们看来,至少在未来五年内,珠三角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一定要是高科技的产业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低端的附加值低的企业在优胜劣汰中必然会失去存活空间。比如日本、美国的产业,大部分产能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本地依然有一些生产量,维持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珠三角在未来几年中,也将是这样的趋势,成为PCB产业研发基地和快板样板的生产基地。政府部门也非常关注珠三角企业的发展,我们也希望地方政府在环保、用工、资金等各方面对我们的企业多些支持和理解,只有政府部门和企业相互合作,才能共同推动产业经济的繁荣发展。
  《资讯》:今年以来,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深圳的内资PCB企业订单情况不是很理想,尤其是下半年以来降低三四成成为普遍现象,那么港资企业四季度的订单情况是怎样的?
  黄会长:进入四季度,我们企业的订单的确有降低一些,大概20-25%左右。当然每家企业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主要看企业的产品定位,他们的生产能力、产品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订单方向。
  就订单比重来说,目前还是来自欧美的订单比重较大,但国内内需正在迅速成长,比如中兴、华为等企业的崛起,小米手机等国内消费电子的显山露水,都是将来不可忽视的市场。所以我们都会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企业策略,把握不同地区的市场机会。
  《资讯》:最近几年来,一些国际大厂陆续在中国内地投资扩厂,如奥特斯在重庆、健鼎在仙桃等,从港资企业的角度,如果是有扩厂的需求,会考虑哪些地方?
  丁主席:以我们公司(安柏电路板)的发展来看,我们觉得目前珠三角可能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会在诸多因素下扛不住,从而让我们有机会以并购或是收购的方式,间接地扩大规模,达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效果。
  黄会长:中国内地很多城市还有很大空间,不过企业要扩张还是要看自身的主要客户在哪里,因为PCB是典型的订单型企业,靠近客户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还有内地的优势主要是目前人工工资较低,但一两年之后会逐渐涨上来,直到跟珠三角差不多,企业投资方向取决于其客户的定位。如果是做PC客户,那就要去重庆,因为品牌大厂如英特尔、HP、华硕等都在那边;而如果客户在深圳较为集中,那当然还是要留在珠三角,就近原则下就会比较理想。目前珠三角比较头痛的问题就是环保政策,政府已经不再发放环保牌照,企业如果要扩大,只有收购同业。另外就是要转型升级,走高科技研发的道路。
  《资讯》:今年正好是“十二五”规划开年之年,新的形势下,港资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优势和应变策略是怎么样的?
  黄会长:在“十二五”的蓝图下,国家在未来五年将会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扩大内需、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推展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资源节约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等。这些发展都为香港带来历史性机遇。
  背靠祖国、“一国两制”、国家强势发展,是今天香港的独特发展优势。港资企业是最早进入华南区的PCB外资。从最初的进入祖国PCB行业到如今与华南融为一体,港资企业在技术、信用及国际化方面都优于内资企业,加上港资背靠祖国,具有明显的优势。总体上,港商大都严守法制、做事认真谨慎,但对于投资制造业较为保守,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较少,港资厂商的产品与行业间其他线路板厂相比,同质性较高,差异化较小。一些没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的港资厂,往往只能于相互间打价格战,近几年并没跟上大环境发展的趋势。相对而言,很多内资厂却勇于创新、积极投入,这几年进步非常快,从内资企业近年来进军A股也可以看出发展的势头。
  香港商界的最大优势是具有国际视野,能洞悉国际潮流。因此港资厂商必须审时度势,要获得超常发展,更加需要创新与智慧,走产品差异化路线。
  《资讯》:在香港本土生产制造企业陆续迁出后,珠三角历来是港资企业的投资重地,但趋严的环保法规下,产业转移成为必然,目前香港本土的企业状况如何,港企对国内的投资环境是如何看待的,未来又将如何在全球布局?
  黄会长: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原材料上涨迅猛,有多少企业可以捱过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产业重整还不可预知。内地人力成本较低及税收政策较优惠,为压缩成本开支及从环保出发,一些PCB厂纷纷往内陆转移及发展,但目前港资厂转移的不多。而全球来讲,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大,PCB产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国内的投资环境,尤其是PCB行业的投资环境,总体来看,沿海一带(包括华东及华南)发展及环保已经饱和,因此国家规划在较偏远尚未开发地区发展工业园以应对PCB行业的这一现象。由于PCB制程冗长,同时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很多行业来提供支持配合,因此如果各项设施还不健全、劳动力及技术人员不到位很容易影响到PCB的生产跟经营,所以PCB行业迁移去内地时除了考虑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时,也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至于在全球布局来讲,如果可以在全球进行PCB产品的互补性战略布局,在国外接单并直接或就近安排进行部分产品的生产,以补充国内产品的货运成本及快速性交货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策略。
  《资讯》:今年第二季以来,业内事件频发,日本地震、泰国洪灾、苹果掌舵人离去、全球经济遭遇危机,PCB产业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而业内对未来前景也颇为忧虑。您怎么看待行业的前景呢?
  黄会长:就我来看的话,我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是十分看好的。现在我们的生活趋向科技化、电子化,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PCB有关系,所以这个市场是无限大的,是大有可为的。当然,不管是什么行业都会有起起伏伏,面对低潮时我们要保存实力站稳脚跟,坚定自己的信心,做好自己的事,等到有好的时机再重新振兴。有的企业现在看上去是下降了很多,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09年、10年大多数企业增长都很快,企业的心态也很高,不断扩张规模,到今年下半年一旦景气稍有回落,便不知所措。相较于往年同期,大部分企业应该还是不会太悲观,但目前的形势下,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丁主席:我从事线路板这个行业已经很多年了,眼看着这个行业的产品越做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景气当然是有的,面对不景气能不能坚持住,关键看企业自己怎么做。我认为,做企业 ,在选择客户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管良莠,有什么客户都合作,那么如果客户方面出了什么问题,也会殃及自己的企业。再有就是,线路板行业“变”就是不变的主题 ,如果要想在这个“变”时代里跟得上脚步,那企业自身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挑战自己,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研究新技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所以我认为线路板的前景是好的,至于能不能喝到这口甜汤,还得看企业自己的修为。
  《资讯》:明年的市场有没有一些可期待的亮点,哪些市场会比较稳定,或是增长较快?软板和硬板这两块各自的发展是怎样的?
  黄会长:从电子产品上来看,还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预期较为明朗。因为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两部智能手机,对平板电脑的需求也较大,所以增长空间较大。另外,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的市场也较为乐观,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对医疗电子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包括医院的大型电子设备以及个人家庭医疗电子市场的开拓。除此之外,LED灯、SOLAR、太阳能等市场也有潜力,但要一步步来。云计算的概念,将会带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众多消费电子的热潮,对我们产业也是一大利好。
  随着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对软板、软硬结合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对这方面的市场很看好。消费电子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对软板、软硬结合板的应用就较多,而汽车电子也是很多地方会用到。就趋势来说,主要看产品的应用,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其他文献
喹诺酮类是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超螺旋结构的解旋,阻止DNA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皮肤组
期刊
中药文化建设是中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文化具备特有的导向、约束、激励和凝聚功能。几年来,本院中药科以“打造中药品牌,弘扬中药文化”为目标,系统性地加强中药文化
2013年9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正式公布暂缓淘汰含氰镀金工艺。  淘汰令虽然暂缓了,但清洁生产还将继续,这对我们线路板行业及企业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3年9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正式公布暂缓淘汰含氰镀金工艺。至此,电子电镀行业、线路板行业终于松了一口气,引发全社会剧烈震荡的“丙尔金事件”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一款化工产品,半年来飓风般席卷行业协会、检测机构,影响国家部委决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健康意识,维权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预防化解冲突,对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3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死亡原因.结果 6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