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中的思维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牢固性、灵活性、动作思维的灵巧性的思维能力,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最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关键词:应用题;思维;能力
  G623.5
  思维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是区分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数学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牢固性、敏捷性、灵活性、动作思维的灵巧性。
  一、把握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牢固性。
  思维的牢固性是指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能时刻把握基本的理论、方法。教学相遇问题时,强调学生一定把握最基础的数量关系。
  例1 :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两车同时相对开出,8小时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2小时,这时快车离乙城还有250千米,慢车离甲城还有350千米,求甲、乙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甲、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数量关系,必须知道速度和以及相遇时间,相遇时间就是8小时,关键是求出速度和,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快车和慢车相遇后,又各自行了2小时,快车距离乙城250千米,慢车距离甲城350千米,250+350=600(千米),综合起来考虑,这个600千米其实就是快慢两车8-2=6(小时 )行的路程,这样就可以求出速度和:(350+250)÷(8-2)。
  列综合算式:(350+250)÷(8-2)×8
  例2: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从东村,乙、丙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与乙相遇后,3分钟又与丙相遇,求东、西两村的距离?
  从最基础的数量关系思考:甲乙相遇后,甲乙共同走了3分钟,求出甲丙3分钟行的路程,即:(100+75)×3=525(米)
  乙同甲相遇时,乙丙之间的距离是525米,同时,乙比丙每分钟多行80-75=5(米),那么525里面有多少个5,乙与甲相遇时就行了多少分钟,即:525÷5=105(分)。这个105分钟就是甲乙的相遇时间,接着就可求出东西两村的距离:(100+80)×105=18900(米)
  列综合算式:(100+80)×[(100+75)×3÷(80-75)]
  同样也可以这样列式:(100+75)×[(100+80)×3÷(80-75)]
  设东西两村的距离是X米,路程÷甲丙的速度和就是甲丙的相遇时间,路程÷甲乙的速度和就是甲乙的相遇时间,即:X÷(100+75)和X÷(100+80),甲丙相遇时间比甲乙相遇时间晚3分钟,即:
  X÷(100+75)-X÷(100+80)=3
  二、用新颖的方法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一题多解来培养。
  例3: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 14 小时行驶500千米,行了全程的58 。照这样的速度,再行多少小时到达乙站?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解法1:500÷58 ÷(500÷614 )-614 解法2:(500÷58 -500)÷(500÷614 )
  解法3:500÷58 ×(1-58 )÷(500÷614 )
  当学生用以上方法解答后,再启发他们用更新颖的方法解答,结果同学们又做出了3种解法:解法4:614 ×[(1-58 )÷58 ]
  解法5:(1-58 )÷(58 ÷614 ) 解法6:614 ÷58 -614
  在例1中,有的学生没有把它看成相遇问题,而是看成工程问题,解法新颖独具,快车和慢车8小时相遇,即快车慢车的“工效”是18 ,继续行2小时,18 ×2=14 ,两车剩下的“工程”: 1-14 =34 ,就是250+350=600(千米)的分率,实际数 ÷分率=总数,列综合算式:(250+350)÷(1-18 ×2)
  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作思维的灵巧性。
  动作思维的灵巧性是指解答应用题时,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理解题意,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并教给学生自己操作的方法。图形题目复杂,但是它“有物可找,有章可循”,“物”是可以找到实物,“章”可以是利用公式。
  例4:把一张长4米,宽2.8米的长方形苇席围成一个圆柱形粮囤,接头处用去0.4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7吨,这个粮囤最多能装多少吨?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长4米的邊处接头,还是在宽2、8米的边处接头,我观察有的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来,横竖比较思考。
  如果在宽2、8米的边处接头,长方形的两个宽粘在一起,就需要在长4米处减去0.4米,即:4-0.4=3.6(米),3.6就是圆柱底面周长,2.8就是圆柱的高,求出圆柱的体积,根据体积求吨数。列
  综合算式:0.7×{3.14×[(4-0.4)÷3.14÷2]2 ×2.8}
  如果在长4米的边处接头,长方形的两个长粘在一起,就需要在宽2、8米处减去0、4米,即:2.8-0.4=2.4(米),2.4米就是圆柱底面周长,4米就是圆柱的高,求出圆柱的体积,根据体积求吨数。列综合算式:0.7×{3.14×[(2.8-0.4)÷3.14÷2]2 ×4}
  总之,培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牢固性、灵活性、动作思维的灵巧性的思维能力,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最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发出版社,1986
  [2]郭思乐、喻伟著,数学思维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席振伟著,数学的思维方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王莉,1974.2.22生,女,漢族,籍贯: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甲马营镇谈庄村,大学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学科教育,从事小学数学教学20余年,对小学数学有很深的理解和造诣,多次在国家、省级发表论文。
其他文献
该研究采用两级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沙市1436名4~8年级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校园暴力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通过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学生校园暴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创建优质数学教学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  G623.5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业主_张先生房型_别墅配置_GKB智能灯光和家电控制费用_5万以下张先生感言这是我在上海换的第三套房子了,从公寓到别墅,一直都少不了智能家居,就像家里请了一名可靠的管家。
摘要:小学英语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学英语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而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必不可少。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小学英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发散思维;探讨分析  G623.31  随着新课改的不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个人在小学学习阶段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目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好的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G623.2  语文学习是一个人在小学学习阶段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是伴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语言工具。语文学习既有魅力,又有难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职业院校的教学逐渐重视起来。其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性较高的学科,其教学相关问题更是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困境的简单分析,进一步讨论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突围困境的方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困境;突围方式  G633.41  在新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交流互动指数上涨,对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有所提升。因此,职业院校中英语学科的重要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multiplexing density of the fiber Bragg gratings(FBGs)for a low cost per-sens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trum shadow distortio
培训,是饭店业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饭店领导层要充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在培训前,要加强引导,使员工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培训时,要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在培训中要对员
提问,是自古至今课堂教学中最被常用的教学技能,教师通过提出一个相关问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用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或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思想观点的机会。所以林焕章这样定义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成为联系师生思想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现代顾泠沅教授指出: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问答时间占整节 课的55%。可见:
期刊
大吉山钨矿选厂架空索道承载索润滑车,使用的是双叶片油泵,由于运行三十多年,油泵的泵体内径严重磨损,造成供油中断,润滑车工作失效。经解体检查,发现泵体与叶片之间局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