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含量地质样品中氯的测试方法改进研究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200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硝酸分解的方法,使用无氯蒸馏水,并在测试样品中加入动物胶对测试方法进行改进,以此提高测试的灵敏度。通过改进测试方法后可以测量氯含量只有0.001%的地质样品,并且准确度与稳定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氯 低含量地质样品 测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64-1
  目前对矿物、岩石等地质样品中的氯进行测量,常规的方法是通过氯化银比浊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硫氰酸汞进行间接测定。使用硫氰酸汞这种方法进行间接测定,在测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氯化银比浊法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并且温度、光照等对测试的影响很大,导致得到的结果很不稳定,并且灵敏度不高,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氯含量在0.1%至1%的地质样品。本次研究运用硝酸分解的方法来测量低含量地质样品中的氯,在分析测试方法后在实验样品中加入动物胶,以此改进测试方法,有效提高了低含量地质样品中测量氯的灵敏度,其测量精度可以到达0.001%。
  1低含量地质样品中氯的测试实验
  本次实验中选择使用的仪器有751分光光度计。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有:①无氯蒸馏水:首先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去除游离的Cl之后,取30毫升无氯蒸馏水放置于容量为50毫升的比色管中,将1毫升浓硝酸加入比色管中,之后加入10毫升浓度为0.2%的AgNO3溶液,充分搅拌后加热至60摄氏度,直到试管中看不到AgCl浑浊为止;②AgNO3:浓度为0.2%的水溶液。③HNO3:1 moL/L,取出63毫升浓硝酸,加入937毫升水配制。④浓度为0.5%的动物胶:在200毫升温度为70摄氏度的水中加入1克动物胶。并搅拌溶解(在使用时配制)。⑤标准氯溶液:选择纯度较高的NaCl在五百摄氏度下灼烧约15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称取0.1645克NaCl溶解于少量水中,然后移入容量为1000毫升的量瓶中,加入无氯蒸馏水稀释,使其密度为0.1 mg/mL。
  实验方法:取出100微克氯,放置于容量为100毫升的量瓶中,然后加入浓度为1 mol/L的HNO3,加入适量水稀释至50毫升。将浓度为0.2%的AgNO3溶液和浓度为0.5%的动物胶加入量瓶中,摇匀,然后静置30分钟,使用3 厘米的比色皿进行比浊。最后使用分光计依次选择不同波长的光,并依次进行HNO3 和AgNO3用量试验、动物胶用量试验以及稳定性试验等。本次试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选择光的波长为420纳米、HNO3用量为20毫升以及AgNO3用量为10毫升时效果最好。在测试样品中增加动物胶的使用量,AgCl悬浊液的吸光度也逐渐增加,由此可见加入动物胶可以提高测试的灵敏度,但是应该准确把握使用量。一般来说,在约为20摄氏度的室温下加入动物胶,AgCl悬浊液在两小时内的测试结果比较稳定。本次实验选择将AgCl悬浊液静置30分钟后进行比浊。
  2氯测试实验的分析方法
  2.1分解实验样品
  称取重量为1.00克的实验样品放置于容量为100毫升的烧杯中,然后加入40毫升1 moL/L的HNO3,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30分钟后取下烧杯静置冷却,对表面皿进行吹洗,使用预先水洗不含氯的致密滤纸(实验中发现,致密滤纸残留有大量氯,可以使用蒸馏水冲洗,并使用AgNO3检测,直至无氯为止),将溶液过滤到容量为100毫升容量瓶中,使用清水冲洗烧杯四至五次。
  2.2配制氯化银比浊标准曲线
  分别选择重量为0微克、10微克、20微克、50微克、100微克、150微克、200微克、250微克以及300微克的氯,将其放置于容量为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然后加入20毫升浓度为1 moL/L的HNO3,加入无氯蒸馏水稀释至50毫升左右,并加入10毫升浓度为0.2%的AgNO3溶液,以及10毫升浓度为0.5%的动物胶,加水稀释至制定刻度,震荡均匀,静置30分钟,使用比色皿在波长为420纳米的光下进行比浊。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在200微克以内氯化银比浊标准曲线为直线。
  2.3分析样品检测结果
  运用本次试验的测定方法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泥质灰岩、白云岩等进行测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运用该测定方法对低含量地质样品中的氯进行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矿物、岩石中氯的测定,也可以应用于土壤、水系沉积物中氯的测定。
  3结果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通過硝酸分解的方法,使用无氯蒸馏水,并在测试样品中加入动物胶对测试方法进行改进,可以提高低含量氯测定的灵敏度,并且稳定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姚永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氯含量[J].冶金分析,2011(01).
  [2]徐海,刘琦,王龙山.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碳氮硫氯等31种组分[J].岩矿测试,2010(06).
其他文献
[摘要]图像融合已成为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而有用的新技术,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更是成为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将来自多信息源的图像数据加以智能化合成,产生比单一传感器数据更精确、更可靠的描述和判决,使融合图像更符合人和机器的视觉特性,更有利于诸如目标检测与识别等进一步的图像理解与分析。遥感图像融合的目的就在于集成或整合多个源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和互补信息,利用优势互补的数据来提高图
期刊
[摘要]由于深层地质、水文地质参数难以准确获取,并且国内外对地下卤水资源量的评价尚无完善方法,使得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的评价具有较大难度。通常采用采用容积法来对深层卤水区域资源量进行评价,但容积法对储卤层空间形态描述比较简单,同时也存在深层卤水各参数不均一的问题,因此易引起误差。本文尝试用矿床模型方法来预测未知构造资源总量,依据成卤条件及资料收集情况,确定模型单元和评价单元,建立矿床模型。本文以四川
期刊
[摘要]基于城际高速铁路的施工技术,结合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沉降观测中内外业应该注意的问题,结合实地沉降观测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高铁桥梁路基沉降趋势。  [关键词]城际高铁 沉降观测 水准测量 成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19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69-1  1引言  沉降观测是指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期刊
[摘要]北山成矿带位于新疆东部、甘肃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16个重点成矿带之一。采用SRTM-DEM作为DEM数据源,经数据处理,通过DEM与构造地质图叠加,实现北山成矿带三维构造地质图的制作。将二維构造地质图转向三维空间,增强图件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直观表达出北山成矿带地貌特点,便于分析构造与山脉走向的关系,从而缩短读图时间,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北山成矿带 构造
期刊
[摘要]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和GIS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以仪征市为例,对市域内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仪征市农村居民点具有低密度大规模与高密度小规模集聚分布特征,农村居民点沿道路、地势和河流分布特征明显,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受经济因素、土地利用因素、人口因素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对仪征市偏远地区规模较小的村庄实行搬迁方案,根据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规律,将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
期刊
[摘要]林西白音额勒布银铅锌矿赋存于华力西晚期细粒花岗闪长岩中,属中温岩浆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山开采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合理预测矿山地面塌陷区范围对矿山安全生产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林西白音额勒布银铅锌矿 地面塌陷区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70-2  1矿山概况  林西县白音额勒布银铅锌矿区位于赤峰市
期刊
[摘要]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后,应充分调研实际工作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流程制定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方法,并结合各地的不同应用特点,对城镇地籍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加强分析。本文从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建立后的整个流程入手,重点分析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土局业务科室的应用,对方案进行总结归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籍管理系统 流程  [中图分类号] P273 [文献码] B [文章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做好地下工程施工勘察在工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对围岩分级的方法策略、步骤、影响因素、注意事项的等方面对地下工程施工勘察全面剖析,探讨出如何做好地下施工勘察工作。  [关键词]地下工程 施工勘察 围岩分级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55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61-2  1引言  地下工程施工勘察是地下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对于经济建设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地质探矿工程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和作用。勘探技术近些年来在我国也有着飞速的发展,从一些传统的地质勘探手段,发展到一些综合开采手段。但是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地质探矿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多加注意。  [关键词]地质探矿工程 地质勘探技术 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XXX银矿在航磁及地磁异常上的反應,根据其地质情况、物探情况总结找矿特征。  [关键词]地质构造 矿产 磁异常  [中图分类号] P5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77-1  0绪言  XXX异常是由1979年发现,异常长轴近东西向,南侧为正,△Tmax=290nT,北侧伴生负异常,△Tmin=-100nT,经过了三级地检工作,地面曾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