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 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可借鉴之处
  执教教师教学热情饱满、语言简练、技能精湛,师生交流和諧,互动频繁。教师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以篮球运球贯穿于课堂始终,将篮球运球技术的教学和学生兴趣培养以及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好地结合在一起,配合游戏,融入音乐,课堂气氛高潮迭起。
  在开始部分中,简短的课堂常规后,执教教师带领学生绕场内事先布置好的“篮球阵”慢跑,行进间做步伐练习(侧滑步、弓箭步等),再随音乐做自编篮球操。教师合理地利用篮球“布阵”,增加学生慢跑和步伐练习的趣味性,随音乐的篮球操使学生充分活动了各关节,设计简洁、富有创意。通过教师提问“如何弹钢琴”引发学生思考,两段快慢节奏的“钢琴”音乐,学生不由自主地弹动手指、敲击琴键,感觉“腕”、“指”用力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变得积极主动,也为“原地运球”教学埋下了伏笔。
  进入基本部分后,教师运用讲解和示范,分析运球时参与的关节,引出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并通过“坐姿运球”“跪姿运球”“高姿运球”和“随音乐节奏原地运球”,增强学生的球感,学会控制篮球的力量和方向,让学生尝试、体会,并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利用游戏“保卫萝卜”(行进间一手运球,一手快速将地面的圆形球托上下换位)巩固运球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运球时眼睛不看球。通过2名学生间的对面运球,适当增加干扰因素并组织学生展示,使得运球更具观赏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满足了学生的表演的欲望。利用“球托”进行活动性游戏,起到了“一物多用”之功效;以游戏的形式练习运球,使学生学习变得主动,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练习效果较好。
  结束部分,通过“小羊快跑”游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较好地对篮球运球进行了及时复习。最后,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完成了放松活动,结束课程。
  在教学素养上,执教教师将专业知识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向教学活动渗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解、示范、游戏、问题探究等方法进行新授课教学,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在内容设计上,紧紧围绕运球这一中心,巧妙地运用音乐,并在准备部分安排行进间步伐和篮球操练习。在基本部分中,将不同姿势运球、篮球的活动性游戏、运球练习、学生展示及结束部分的小游戏结合在一起,每个环节衔接自然有序,确实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在器材布置上,注重美感和创新练习需要。课前将小篮球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带有2种颜色的“球托”上。而且,“球托”又在活动性游戏中起到了提高协调配合能力的作用。在教学评估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学习,得出最终答案。
  二、问题与建议
  1.游戏“保卫萝卜”(行进间一手运球,一手快速将地面的圆形球托上下换位)
  存在问题:在设计中未能遵循针对性原则。学生在跑动中运球并将对方的“球托”翻转过来,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在“怎样快速地将对方的球托翻转过来”,而设计此游戏达成的目标是“怎样控制好球”,则偏离了教学重难点“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按拍、迎球动作协调”。
  教学建议:可将教学游戏设计成以“原地运球”为元素的活动性游戏。如,运球“堆宝塔”游戏: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各队商议后每名队员拿起自己的“球托”,选择合适的区域或场地,边运球边堆“宝塔”,塔尖只能是一个“球托”,用时少的队获胜。由此,既锻炼了团队计算、相互协作和协调能力,又能锻炼学生原地控球能力。再如,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学生站成一路纵队,将全队的“球托”放置队尾学生可拿区域,发令后,全队同时原地运球,队尾学生将地上的“球托”依次传向前面,直至队首学生放下最后一个“球托”,用时少的队获胜。此游戏可增加难度,从队尾开始回传到队尾结束,游戏主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呼应。
  2.游戏评价
  存在问题:游戏评价过于简略。
  教学建议:游戏也是教学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游戏的评价关乎于游戏运用的直接效果,只有评价到位,才能将游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值。其实,输赢不是本质问题,关键要弄清楚为什么输为什么赢。如,各队在遵守纪律、运用技术和战术以及发挥集体力量等方面优点和不足之处。另外,在评价中还要表扬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鼓励技能较弱的学生,使学生们通过体育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提高技能,达到游戏目的。
其他文献
第3组案例总体质量参差不齐、精品数量较少、有待提高的居多,还有的个别案例个人感觉有应付拼凑之嫌,最终还是差3篇一等奖候选案例没能评出来,心中颇为不快,与阅读优秀的案例是种享受的感觉形成鲜明的对比,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一、优点  1.内容选择丰富多彩、规范合理。既有教育案例,又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内容有常规的,有新兴的,也有民族民间的,等等,一应俱全,符合学校实情,贴近学生实际。2.案例展现
2018年10月23日,“国培计划(2018)”——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北京教育学院小学体育与健康班在北京教育学院博士园开班。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陈雁飞、党总支书记周志勇、副院长韩兵及相关项目负责人,及来自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河南、广东、重慶、四川、云南、西藏、甘肃、宁夏、新疆共13个省(区、市)的98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参加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周志
5月3日下午,在2016-2017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上,浙江省回浦中学男篮击败北京四中,荣获全国冠军。此番对战,回浦篮球人用汗水和坚持,锻造出一支不畏强敌的战斗之师,最终将中国高中男篮联赛总冠军揽入怀中,回浦中学男篮当之无愧地成为临海、台州乃至浙江省的一张闪亮的体育名片。  回浦中学男篮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关注,该校篮球队的成长直至夺取全国总冠军与浙江省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举办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适切性,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交流与辐射作用,2018年5月20-22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承办、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小学组第九届教学研讨活动”在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举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博士,浙江省
“期待效应法”是指教师通过运用目标指向明确的各种形式的评价,产生暗含期待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使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朝着教师所希望的效果或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方向发展的方法。  教學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完善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教学活动不断增值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重视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才能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
《我是体育教师》——送教民族自治区巴林右旗站,于2018年5月6-12日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展开支教活动。5月11日,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的张博、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楠和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马晓云等3位教师在巴林右旗二中进行了3节展示课,巴林右旗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现场观摩。3位支教体育教师与专家的共同备课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四段式教学法。  新四段式教学法是指将体育课分为热身阶段、
一、巧妙设计与运用场地器材  有些学校的班级人数均在70人以上(尤其是低年级),场地器材相对不足,体育教师应巧妙设计,扮靓场地,使每名学生都有学练的机会。以篮球教学为例,课前将半块篮球场划分为4个边长约7m的小正方形,每块小场地间隔1m,练习拍球时学生持球分散站在小正方形边线上,无球学生站在小正方形内进行观察指导,到一定时间或次数后,有球学生和无球学生相互交换。小场地的巧妙划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活动
一、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知识部分。本课是第1课时,重点学习运动前后的饮水卫生。在运动中关注身体健康,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运动前后饮水卫生的重要性,明确不当的饮水行为会引起不良反应。  2.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水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
5月22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厚街镇宣传教育文体局、厚街镇竹溪小学承办,东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联合会、中小学体育卫生研究会协办的东莞市第五届运动能力展示活动(全市展示阶段)在厚街镇竹溪小学举行,东莞市33所学校的1056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东莞市小学生运动能力展示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战略部署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不断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强国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既为全国各省市学校体育改革指明方向,也为各地夺取改革新胜利鼓足信心。北京市抓住历史机遇,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的目标,一以贯之地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将体育工作放在首都发展战略定位的高度,以强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