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工回灌做为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防止地面沉降、减少尾水排放、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最有效手段,已在地学界达成共识。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对井回灌取得的良好效果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回灌做为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防止地面沉降、减少尾水排放、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最有效手段,已在地学界达成共识。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对井回灌取得的良好效果使人们看到了回灌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但有些热储尤其是孔隙型热储回灌量的衰减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堵塞是主要原因。本文根据天津市历年的回灌试验,就造成地热回灌堵塞的多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在RS、GIS支持下,利用2004的TM遥感影像数据研究重庆市黔江区石漠化现状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黔江区7.21%的土地发生石漠化,其中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分别占总面积的3.06%、3.41%、0.74%,潜在石漠化占总面积的4.84%;石漠化的分布与地层、高程、坡度及土地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石漠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叠加于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背景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检索专业机构建立的收录工程地质学科相关文献的数据检索系统,检录出部分工程地质专业知名期刊名录及其查询网址,旨在为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科技工作者
【正】1概述马铃薯贮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食用、工业加工和种用。但是考虑到马铃薯块茎水分在80%以上,相比较其他的种子而言,储藏难度较大。此外,在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块茎还会
文章对呼包平原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和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并运用51年降水资料分析确定了特枯年份的降水量,预测了该地区在连续特枯年份下的地下水水量及水位的变化情况
核桃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核桃产区普遍存在,其防治异常困难。目前主要采取刮除病害部位并敷药包扎的办法治疗,费时、费力、成本高,效果不显著。采用7天、15天和30天
桃树垭隧道隧址区地质条件较差,主要为Ⅴ和Ⅵ级围岩。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强烈变形和严重破坏。围岩初期变形迅速,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隧道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拱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