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节目活动贵州段直播传输方案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中国一日》贵州地区的直播系统技术方案。本方案为多路由、全方位、立体式呈现直播节目的丰富内容,体现我国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这个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为超时长直播提供了优质的技术支持。
  【关键字】联合大型直播;公网传输;5G;SRT;卫星;总控调度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8.029
  1. 节目概述
  1.1 节目背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起步之年。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是这年的国之重任。在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都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在这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贵州广播电视台和沈阳电视台联合了国内多家新闻媒体单位
  2. 节目简介
  11月21日,沈阳广播电视台制作的《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随作家走进故事》大型超长全媒体直播节目,从当日7:00开始至19:00结束,历时12小时。整场直播以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作品成果为依托,借助作家的视角,带领观众回到自己作品的“创作地”,以文学艺术视角,配合广电科技手段,全景展示这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21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点,用21束幸福之光,点亮中国版图。如图1
  3. 高安全、稳定的技术系统设计
  3.1 技术系统总体框架
  作为活动的主要合作媒体,贵州广播电视台承担了外场演播室主信号和贵州丹寨小镇、平塘天眼小镇两处现场信号的回传任务。由于此次为全国多家地区广播电视台联动播出,为了保障直播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既要稳定,又要合理使用新传输手段来完成。经过研究,播控传送中心决定采用CPE为主传输,卫星信号为备份的传输方案。现场多路信号先汇总到多媒体卫星车进行编码加密,再通过无线公网回传至贵州台演播室,演播室再将嘉宾联动画面录制转码后,通过网络专线发送到沈阳总演播室。最终生成大小屏格式分发到电视播出平台和各类小屏网站播出。
  同样,作为备路的卫星传输通道先将现场信号通过卫星回传至台演播室,再由演播室将信号送至卫星上行通道,通过卫星将信号传送至沈阳总演播室。这样的设计思路保障了两条链路既相互独立,互为备份的传输原则。
  3.2 制作系统
  3.2.1 演播室传输制作系统
  作为《中国一日》联合大直播主要分会场的贵州,利用贵州广播电视台现有的广播、电视制播平台实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一体化制作和发布,最终呈现广播电视联动、大屏小屏互动、多方位传播,流程如图2。
  根据节目需求及技术可行性,本次直播设置中心演播室、贵州演播室及现场三个互动演播系统。贵州演播室为贵州广播电视台B403新闻直播演播室,2个直播点信号通过传输、调度汇聚于此,同时与沈阳主持人演播现场实时互通。中心演播室负责直播总体调度协调、短片播放和统一包装等,最终制作生成供播出分发使用的公共信号。
  3.2.2 多渠道传输架构系统
  要求高可靠的各市州直播点传输系统。在每一个外景现场地都采用两套传输方案,即:公网传输和卫星传输。设计思路既采用了传统安全的卫星点对点传输,也使用了互联网中SRT流传输方式,通过家里总控室的服务器,对来自各方的信号进行分发,最大限度地保障来自各方信号切换时做到低延时、高码率传输效果。如流程图3
  利用5G传输手段,采用4K拍摄设备,高码率的技术保障。实现多地多点位内容联动。以网络及移动互联网为主线,采用高码率、低延时的网络云直播系统,实现为各大网站直接推送直播流。同时分阶段利用广播电视直播平台,实现融媒体多角度直播。
  具备超长时段、超高互动性需求的主持人演播现场信号传输。每个地点连线平均1个小时,每逢整点切割,线性传播,依次呈现。实现了全国多点实时无缝互联的节目效果,其稳定的性能和超低的延迟,实现了次秒级延迟的高清信号稳定互传,让各直播点现场仿佛身处同一空间下面对面交流。
  3.2.3 总控调度规划强调稳定安全,架构合理清晰
  此次直播,信号安全传输是重要的环节,需保障主备链路通道畅通。在接到任务后,拟定技术方案的同时,我们便着手与省网络公司、中国电信协商。主要从传输链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并结合以往的直播信号传输经验做法,利用光缆,卫星、5G、互联网等传输手段。
  外场直播点信号均汇聚于总控,总控调度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合理、高效、安全的調度才能保证信号的及时分发到位。为此,提前规划总控调度,并设计简单、清晰的总控调度方案,同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演练和测试,检验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见图4
  4. 此次联合大直播突破的创新之处
  直播时长长、规模大。事先的充分准备工作到位,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对每一个环节风险隐患全面统筹考虑。制定详细的任务推进表,严格按照进度表推进工作,保障准备工作及时有序完成。
  在新技术应用上,强调信号测试的重要性。主持人现场由中心演播室调度指挥,对信号稳定性和延时要求高。采用SRT公网传输方式,借助5G网络,实现高清信号传输。   直播系统复杂、设备类型多样。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考虑到位。传输设备、总控服务器上架、合理有序的布线、做好详细清晰的标识,确保信号调度链路正确。这些细致的工作为应急处理故障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快捷。
  安全备份手段丰富、应急预案周详。对直播信号进行完备的监测监看以及通道的合理规划,另外,对技术人员进行任务细化,职责明确,保障此次直播的顺利完成。
  组织协调实施保障能力出色。前期制定规范的负责人通讯录,并保障各节点负责人电话畅通,同时,我们还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交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另外,对于分会场、主会场与总控的通话,除了电话通讯以为,我们还利用网络对讲通话链路,同时与多单位、部门沟通、协调,积累了宝贵的沟通经验。
  4. 小结
  虽然这次的活动是大屏小屏联动,但在这次的传输方案中我们大胆尝试了以5G作为主传输卫星为备份传输,有别于传统的传输方式,进一步检测了SRT流设备在直播活动中的稳定性。丰富了不同场地的传输手段。提高了传统媒体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直播轻量化的要求。
  央视新闻APP、人民日报APP、人民网APP,新华社APP、澎湃新闻APP以及本台的动静APP等几十家国内头部网络平台同步進行5G云网络直播。播出质量较好,完全满足大小屏直播要求。
  另外,在这次直播活动中,各执行分项目组不拘一格,充分调动我台自有人才物力资源及紧密合作单位相关资源,通过这次面向全国的超长直播,充分锻炼全台队伍的全流程全媒体创作能力,为建党百年大型直播节目打好全方位基础。
  参考文献:
  [1]向东,胡滨,肖建波,张林,周士勇,李超.《贵州恋歌》大型联合直播技术方案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20(02):89-93.
  [2]张博力.浅谈SRT传输协议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9(05):141-143.
  [3]周海荣.5G技术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21(03):272-274.
  [4]刘静.融媒体语境下对外电视科技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海河传媒,2021(01):50-58.
  作者简介:张人方(1978年8月),男,汉族,贵州贵阳,广电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及应用,网络传输,卫星传输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途径呈现多样化,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出现,迫使传统电视新闻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广东广播电视台携手全省21家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电视台推出大型直播系列报道《飞越广东》,每期节目时长为1小时,在节目中画面色彩调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大量的拍摄素材和资料素材需要画面调色处理。  【关键词】《飞越广东》;画面色
【摘要】因媒体事业的发展,对1KWPDM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应用需求增长,相关人员对其的关注度大大提高。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正常运行与中波转播质量息息相关,但设备在使用时难免的会出现各种故障与意外,故而做好设备的故障维护特别重要。而本文则结合实际,对1kWPDM中波发射机常见故障与维护关键技术展开简要总结。  【关键词】1kWPDM中波发射机;故障检修;维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在精度上的有了新的突破,各领域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依赖也日益增强。而广播电视发射机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则是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广播电视行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期,该项技术凭借高效率以及稳定性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了主动权,全固态结构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发射机,这为广播电视行业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广播电视发射机技术特点与日常维护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广播电
【摘要】本文介绍了多声道音频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环绕声技术在高清晰度电视领域的应用发展,提出了环绕声音效体验环绕声技术的几个应用。  【关键词】环绕声;音效体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8.021  對于使用5.1或7.1声音甚至全景声音和其他多声道音频技
【摘要】在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区域也越来越广阔,即使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普及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数字技术是全面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关键技术,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推动有着显著的作用。本文将在充分了解农村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究数字技术在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以便为相关工作实践的优
【摘要】近些年来,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从传播的内容、主题上体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的特征,并且凭借着较大的传播容量、较快的传播速度以及不同的传播方式,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推动下,加快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过此环节当中却显现出众多不同的缺陷与不足,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出广播电视技术的作用,应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处理,以便达到良好的应用成效。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广播
【摘要】当前我国物联网行业和5G技术不断成熟发展,互联网网络内物的数量和样式正在不断增加和更新,为了能够有效加快物联网行业实时传递的速度,降低物物之间信息的干扰,物联网行业应当充分引进和应用在网络容量和抗干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5G技术,使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将基于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5G技术在物联网行业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5G技术;物联网行业;应用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更加侧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新农村建设进程推进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是极为关键的内容。而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村村通”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现下,数字技术的高效应用,让农村广播电视质量发生了很大改变。对此,本文即对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应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展开了探究,以期相关人员能够借鉴。  【关键词】农村广播电视;无线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广电事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传播手段。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广播事业在新媒体时代潮流下,遭受巨大的冲击,导致进展缓慢。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有关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广播事业的多样化发展。本文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对广电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定出完整有效的发展方案,帮助广电事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电工程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广播也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卫星广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相较于其他广播形式而言,卫星广播具有的优势更强大,它可以覆盖大面积的地理位置,而且还不受一系列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因为在一些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传统广播是接收不到信号的,但是基于卫星接收机基础上的同步广播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当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卫星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