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向

来源 :铜仁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hou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性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下位概念,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统合于劳动教育体系之下.相对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而言,服务性劳动教育更强调社会本位,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奉献意识、深化以服务奉献为要义的劳动教育、营造服务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把握规律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系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注重体验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连续性与交互性的有机统一;突出利他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价值理性与公共关怀的有机统一是其主要特征.新时代构筑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需要进一步实现教育主体的多元协同、教育机制的多管齐下以及教育方式的多措并举.
其他文献
学界对《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一语的理解,自汉至今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解读,而实际上,其原义只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这一问题尚未透彻解决,对其继续讨论是必要的且是有学术意义的.此句是孔子回答孟武伯问孝之语,可直译为“父母只是担忧自己的疾病”,其言外之意为“孝子应该担忧父母的疾病”,这才是其正诂.在运用《论语》《孝经》《礼记》《吕氏春秋》等相关史料实证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隐性文本分析以理解其言外之意才能透彻说清其原义.部分学者将其句义解读为“父母只是担忧子女的疾病”,这与先秦孝文化不合,也超出了《论语》
清朝初期,中国与琉球恢复宗藩关系,并规定“琉球朝贡,二年一次”.在琉球使节抵京后参加朝贡活动时,清廷礼遇厚待不远千里来华的琉球使节.不仅如此,经过清朝历代对外国使节接待礼仪的修订与完善,清廷在对琉球使节日常饮食、宴请、衣物供给、出行及住所安排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礼仪制度.这一系列的礼仪规制一方面显示出清廷在接待过程中对使节团内的成员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清廷十分重视与琉球国之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