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拾荒者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拾荒者用“自由”来形容自己眼下的生活,那是一种不需要打卡上下班,也不用担心被拖欠工款的安全感。“这种自由感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愉快的,为了这份自由,他们甘愿忍受歧视和污名。”
  自从2019年7月上海开始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行强制垃圾分类起,丢弃垃圾不再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了。与此同时,关于拾荒者和收废品者的讨论也随之回到了人们的日常谈论里。很多人会这样问:拾荒者的生存方式和垃圾分类冲突吗?他们在如今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在大家的记忆里,拾荒者会提着编织袋,挨个垃圾桶翻找着塑料瓶,甚至会上前询问路人手里的塑料瓶是否需要丢弃;在更久远的学生时代,积攒了几个学期的旧书和作业本总能从拾荒者的磅秤上换点零花钱。然而,走在如今上海城市中心的街道,不少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老旧公房小区封闭的院门上仍然挂着“拾荒者不得入内”的牌子,背着编织袋和磅秤行走的人消失无踪,一声声沉稳有力的回收旧家电、旧家具的呼喊声也几乎在此处销声匿迹。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拾荒者的生存空间转移到了城市更加边缘的地带,城乡接合部的大片空地为垃圾和废品堆积、分拣提供着所需的特定空间,垃圾场几乎以围城之势散布在城市四周。长久以来,拾荒者、捡破烂儿的、收废品的人带着被严重污名化的社会身份在此生活,这个群体十分封闭,长期承受着歧视让他们对外部世界相当警惕。
  这个现象非常古怪:垃圾制造者和拾荒者,这两种与垃圾联系最密切的人之间存在着某种明显落差感。仅仅是因为垃圾肮脏恶臭,毫无一用,生活在城市中制造垃圾的人就急迫地要跟垃圾划清界限,甚至要和拾捡它们的人划清界限;而埋头苦干的拾荒者们,靠拾捡垃圾在城市中谋求一点边缘生存空间,也令城市更干净整洁,却成为了和城市的光鲜亮丽最不沾边的人。
  有很多关于拾荒者的社会研究和媒体报道都带着优越性和同情的眼光,从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描述他们的困苦艰辛,但外界其实走得还不够近,对于拾荒者的想象也过于片面简单——“他们以孤单的姿态出现在城市中,收垃圾、捡破烂儿,没有家庭,没有生活,没有历史。”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员张劼颖这样总结着。
  一层厚厚的“墙”存在着。想要打破这个刻板印象到墙的那一头去,是十分艰难的。张劼颖在对垃圾场经济、社群和城市空间进行研究时,曾与聚居于北京六环冷水村的拾荒者们一起徒手翻垃圾,这才渐渐让他们放下心理戒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学院学生黄益彪为了写出《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不仅和贵阳的拾荒者同吃同住30天,还要靠故意在麻将桌上输钱来套近乎。
  墙内有墙内的生态,聚居者的拾荒事业往往是在“老乡帮带”下进行的。张劼颖在《废品生活》中记录了冷水村的现状,这里以拾荒为生的人大多来自四川巴中、仪陇,许多人举家几代搬迁至此。冷水村不仅是工作地点,也是成了生活空间,从北京市中心运来的垃圾堆积成山,而有的人在这里继承上一辈的事业、有的人在垃圾山上抚养孩子,早晨院子里摆起早市卖低端日用品,晚上他们会聚在一起打牌,垃圾山围出的范围里是他们开辟出的新家园。
  让张劼颖十分惊讶的是,这个“大院”里的拾荒者们都用“自由”来形容自己眼下的生活,那是一种不需要打卡上下班,也不用担心被拖欠工款的安全感。“捡垃圾更像是老家的农业劳动,辛苦而繁重,但可以自由支配。这种自由感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愉快的,为了这份自由,他们甘愿忍受歧视和污名。”听完拾荒多年的程大叔的故事,张劼颖记录着。
  黄益彪的研究对象曾告诉过他,“出来打工的人在自己有了孩子后最好的‘打工’就是拾荒。”冷水村的小朋友大熊就是在垃圾山上长大的,如果母亲可以在院子里一边干活儿一边照顾他,他就可以不用成为留守儿童。这份自由,也赋予了亲子之间更加紧密的情感维系。
  张劼颖的田野研究表明,2008年,生活在北京六环的拾荒者每月劳动所得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这在当时已不算收入微薄;黄益彪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有些人选择成为拾荒者是因为这一行收入不低。但是哪怕城市里的生活现状再艰苦,绝大多数拾荒者还是會把钱都投入到在山清水秀的老家建房子上,他们并不打算在“以尊严换自由”的城市里长久地生活,藏起在城市里当拾荒者的事实,他们的经济条件足以在老家重获尊严。
  拾荒者遭到的社会排斥也正好和“不体面、没尊严”的负面意义有关,墙的一侧主观地感受着拾荒者的“脏乱差”和“不体面”,墙的另一侧也因为尊严受到损害而一直逃避着与外部世界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劼颖和黄益彪能够跨越那道墙也正是因为他们短暂地成为了拾荒者。如果要想剥除拾荒的负面意义,或许要从将它变成普遍化行为开始。
  在当今的环保风向之下,尤其是以上海、北京为首的城市先后开始了强制垃圾分类,其实“拾荒”的行为也正在逐渐转变为一种身体力行的环保方式。
  如果仔细对比过上海和丹麦的垃圾门类,就不难发现,仅“可回收垃圾”一个类别就对应着丹麦纸张、塑料、玻璃、电子、金属等不同的分类类别。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的一年里,日均可回收垃圾的重量达到了6813.7吨,其中废弃的钢铁、玻璃和易拉罐都达到了100%的回收再利用率,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废纸和废塑料瓶转化成了二级原料或再生纸。
  这些都是拾荒者的功劳,他们是深谙垃圾分类之道的人,他们将粗略分类的可回收垃圾进行了精细化程度更高的再次分类,也提高了回收利用的效率。
  2018年,在上海街头曾经出现过一群这样的拾荒者:穿着运动服,提着塑料袋,一边慢跑一边捡起沿途的垃圾。此后这个名为“plogging”的活动也在其他城市的街头出现过,它来源于瑞典语中的plocka upp(拾捡)和英语jogging(慢跑)的结合,将瑞典人热衷的城市慢跑和环保精神融合为一,也由此衍生出在步行中和登山中拾捡垃圾的活动,一时之间占领了Instagrams等社交平台。发布穿着舒适的运动服,手拿塑料袋捡垃圾的自拍照片也一度成为了一种年轻化的流行趋势。
  尽管我们会继续在“丢弃是为了消费”的“后现代文化形式”和消费主义浪潮之中生活,但环保类型的公益活动也开始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无论是垃圾分类、“拾荒”的去污名化还是让环保拾荒成为一种新风尚都是一条漫漫长路。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始于足下的第一步,是从“楼梯”上下来,然后走近拾荒者,成为拾荒者。
其他文献
“每个年龄都有它的自信和美,最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颖儿说。  在人生的新阶段,颖儿对自己、对演戏拥有了新的认知,像是一个“追着时间跑”的人,自信又自律,以最好的心态走进她的下半场人生。  摄影:谭鹏@M2 Studio形象&编辑:Elia Wang化妆&发型:闻文Elaine  采访&撰文:景鑫艺人统筹:辛本、晓雪服装助理:XIE SHEN. BEA CHEN. Murphy  上海郊外的一处遗
期刊
今年夏日的我们或许不能像往常—样自由开启度假模式,但不断飙升的温度和越来越湿热的天气预示着你白勺妆容好物也需要更新换代。  轻“妆”上阵  作为常出门前使用的妆前防晒,清爽感一定是我们的优先考虑的部分,而作为Mecca Cosmetica的明星产品,这一款奢华的防晒乳定会令你上瘾。高倍UV防护,无惧阳光和暴晒。素颜或在妆前使用,像乳液一般细腻轻盈,清爽不黏腻,从此轻“妆”上阵。  第二层“肌肤” 
期刊
2021年,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地的电影节因受到疫情的影响都纷纷宣布延迟,而原定2月举办的柏林电影节终于还是要迎来一次疫情中的举办。  据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官方宣布,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经制定了2021年新的电影节模式,并乐于为业界与公众举办电影节。行业平台欧洲电影市场、柏林电影节联合制作市场、柏林电影节人才和世界电影基金将在3月以在线的方式拉开第71届柏林电影节的序幕。6
期刊
我们觉得那是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永远坚固的基石,却不知道有一天我们会恐惧未知的连根拔起。  这一年或许是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忽然发觉多年来我们奔跑着往前走,希望创造更好的生活,却因此也忽略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们觉得那是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永远坚固的基石,却不知道有一天我们會恐惧未知的连根拔起。我想起了那副油画,对自然的敬畏和在生存面前虔诚地低下头,那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
期刊
对于广大女性消费者来说,一定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线下试用美妆产品担心卫生问题,网上消费又存在选择困难。疫情期间,多款APP陆续推出了线上试妆这一功能,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各种品牌的美妆产品,解决了盲目剁手党的后顾之忧。  线上试妆大多依赖AR影像技术,模仿线下的试妆场景,为消费者提供眼影、唇彩、腮红、粉底等彩妆产品的试用,享受真实妆容,买到自己心仪的化妆品。针对不同人群,在保留原本质地颜色的
期刊
云南当地有一种俏皮说法,雨季来临时如果不吃野生菌,是一种辜负和浪费。雨季里空气阴凉,当地山民就会走进森林寻找一种“精灵”般的神奇食物——野生菌。挖松茸不仅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体力,也是充满危险的事情。人们采集、捡拾、挖掘,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在云南几乎没有人不爱吃菌子。  野生菌生长季:大地物源会根据野生菌的时令,提供野生菌鲜货产品:  11月-次年2月,去高黎贡山采摘松露  1月-4月,羊肚
期刊
“拾捡”是一种对生活的习惯性观察,是一个发现生活之美的新鲜角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同时也是一种纪念,这是一件很顺其自然的事情。  设计师夫妇金晶和方向的家里陈列着许多来自旅行中的纪念品,其中不乏路边随手捡来的或者二手市集淘来的,它们从全世界各个角落漂流到这个丰盛而温馨的家里,和葱茏的绿植一起续写新的故事。  有时候金晶和方向计划一次旅行是为了给作为设计师的自己充充电、学习学习,比如去日本,
期刊
垃圾是阿尔曼艺术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阿尔曼是典型的拾荒艺术家,他所使用的绝大多数实物都是“拾荒”得来的,他的“垃圾箱”系列作品就是把不同的废弃物装进透明玻璃箱,观看者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玻璃箱里装的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借此思考这些“垃圾”本身的来源和价值。  如何使垃圾变为艺术?如何以量的概念命名现实?垃圾箱艺术创始人阿尔曼·费尔南德(Armand Femandez,1928-2005)的“
期刊
最近吃了很多瓜,最大的瓜莫过于郑爽陷入“代孕弃养”,真相被层层扒开时舆论一片哗然……  对于生孩子这个话题原本我是最没资格的,40岁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需要生孩子,因为我对孩子无感,且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和缘份的事情,也有三两个闺蜜好友和我一样信誓旦旦地坚守着“单身贵族”的阵营。直到有一天忽然发觉原来在同一阵营的职业妇女都走向了家庭妇女的生活圈,发个朋友圈或者孩子相关的内容还得特意屏蔽一下我们这
期刊
戏中的戏散场了,戏外的戏也散场了,不散的只是一份执着的留恋。  故事开始于一个老戏院里正放映的一部老电影——《龙门客栈》(1967)。  电影刚开场时,一派生机,热闹的氛围感还在发酵。可随着剧情的推进,银幕前的观众却在逐步减少,真正看戏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与打打闹闹的武侠影像形成鲜明对比,完全割裂出了两个天差地别的世界。当电影结束时,场灯亮起,只余下一片空旷,一个近四分钟的固定长镜头直白地将戏院的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