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素材与时新素材“混搭”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k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选材时,怎样用好经典素材和时事素材是一直困扰考生的问题,经典素材往往被贴上古板的标签,甚至有些经典素材被“打入冷宫”。其实,只要学会让经典素材和时新素材“混搭”,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同类叠加
  所谓同类叠加是指考生在阐释某一话题时,从经典和时事两个角度选取同类素材,即要么同时选正面素材叠加,要么同时选反面素材叠加。请看《心甘情愿》一文片段:
  2014年6月,在《儒藏》“精华编”出版发布会上,带病参会的国学大师汤一介虽然声音细如蚊吟,却掷地有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一百年内不会有人超越。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心甘情愿为《儒藏》编纂工程竭尽全力。”一句“我心甘情愿”,让汤老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甘做“文化复兴的追梦人”。
  同样一句“我心甘情愿”,成就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充实与幸福;成就了欧阳修深山与民同乐的高洁情怀,成就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这段文字,作者选取的都是正面素材,详写了汤一介这则时事素材,略写了陶渊明、欧阳修、范仲淹历史经典素材,用此法同类叠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2.正反对比
  所谓正反对比是指将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正反并用,这样既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请看《非宁静无以致远》一文片段:
  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著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
  与他们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着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么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短短一段文字,作者选取了“郭敬明作品颓废”等四则时新素材,周汝昌等三则经典素材,正反对比,既丰富又论证有力。
  3. 一“线”穿“珠”
  所谓一线串珠就是考生选取经典素材时只选取名言警句,选取时新素材时只选取事实素材,以经典素材为“线”将时新素材之“珠”串起来。请看《投入让生命更精彩》一文片段:
  投入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周月华,她没有高贵的气质,也没有美丽的容颜,但绝对是世间开得最灿烂的花朵!只因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全身心的投入,用执著诠释了伟大。投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忘我。林德俊,疾病缠身,心念事业,他用投入绽放出生命的华光,用坚毅刻画出英雄的伟岸。投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定。黄旭华,在国与家、忠与孝之间,他选择了为国奉献,甘愿隐姓埋名30年,书写了壮丽的核潜诗篇。
  考生在选取经典素材时只选取了3则名言,但这3则名言却诠释了3则时新素材的内涵,以经典之“线”串起了时新之“珠”。
  4.借“尸”还“魂”
  “尸”为经典素材,“魂”为时新素材。所谓借“尸”还“魂”就是考生选取历史名人或历史典故等经典素材,通过故事新编的形式让其“穿越”到现代,以古人之目打量当下,巧妙地反映现实。请看《哭泣的苏东坡》一文片段:
  话说一日,苏轼突然来到人间横店,一位编剧大步迎前,“唉呀呀——这不是东坡先生吗?久仰,久仰,我们正满世界找您呢!”说着,编剧毕恭毕敬地把先生请进内室嘘寒问暖一番,主人撩开话题:“为落实‘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八字方针,我们正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新东坡传奇》,想聘请您当艺术顾问,这不,剧本都写好了,请指正。”先生随手翻开剧本目录:“苏东坡少林寺月夜偷师”、“苏东坡武当山奇遇张三丰”、“苏东坡感天动地神奇婚恋”……一向安之若素的先生不禁眉头蹙紧,气息急促。一旁的主人则眉飞色舞,烟圈吐得正圆,正翻开“神奇婚恋”一章,写的是苏东坡与苏小妹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因秦少游介入,加之碍于礼教,苏东坡与苏小妹的感情无疾而终,为弥补哥哥的失落,苏小妹引见李师师与之相见……
  不等看完,先生就大汗淋漓,继之拍案而起:“一派胡言!”那编剧一看慌了,连声说:“先生息怒!时代不同了,不这样拍就没有收视率,这样处理其实不为过,你不知道,唐僧早已妻妾成群,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原来是因有婚外恋,您的同行李清照也……”
  作者反弹琵琶,借苏轼人间重游的尴尬遭遇,讽刺了现代人将文化信仰之根丢失、被金钱戕害的现实。借经典素材之“口”发出时新素材之“音”,巧妙地抨击了社会现实。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纸上文章贵,毫端血泪多”,这是赵焕亭的诗句。1922年,他将武术改称了武功。原本帝王开疆平乱,方是武功。大家沿用他的概念,却忘了他。  他1922年写武侠小说,第一部小说叫《奇侠精忠传》,乾隆、嘉庆年间的事,開篇写个大雨天,两名四品武官躲在民宅门檐下,不敲门入户――扰民失身份;写一人考得了秀才,要承担公益,要损失许多“不声不响”的钱――办事的路费杂费都自己掏。文人有地位,到乡里耍蛮犯浑的小吏,见
温暖的午后,树影摇曳生姿,一杯香茗得和一本好书共同品尝。  《水问》即是我的选择。一位象牙塔里的公主——简媜,以温暖的笔触,叙写那似水流年。她是那样孤独,以至于她常常一个人在大学校园里行走,要和绿树红花打招呼,而她又是那么爱幻想,以至于一棵树都被描写得可爱。我疑心,她眼中的世界是否和大多数人不同?  最喜欢她写天空,她说:“读有字天书需要一等的智慧,读无字天书,则需要一等的心情。”而她自己正有着一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考题解析  考生首先必须正确理解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个概念。“有字之书”,是指书本知识;“无字之书”,指“我”的社会与生活实践,是个体与世界的相遇;而“心灵之书”则指向人内心的省察
人在微醉时,会有一种晕晕乎乎、飘飘欲仙的感觉。一个人,当他听到的到处都是颂扬声时,当看得到的到处都是笑脸时,能不“自我感觉良好”吗?  人一旦晕晕乎乎后,就会变得张狂起来。于是,我行我素;于是,说一不二;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于是,再也听不进不同意见;于是,再也容不下反对意见。因受贿被判刑的河南省某县原县委书记曾说:“在位时,我做出的决定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不会有人反对;我反对的,
说颜宁“负气出走”,自然属于无稽之谈。最有力的证据,是颜宁在过去10年间,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800万元科研经費。一次偶然的申请失败,断然不至于让颜宁“负气出走”。  不过,更值得探究的是谣言背后的逻辑。在一些人看来,优秀的中国科学人才应该被深藏闺中,不可拱手送出。一旦让他们出走,会让国家蒙受重大损失。中国学者想要走出去,原因只能是对国内科研体制不满。因此,颜宁才会受到怀疑。  其实
初闻《目送》,仅是因为它口碑良好。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惊叹了一下,翻到背面,有一句话震撼了我:这是一本死亡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究竟要多么凉薄的内容,才担得起“死亡笔记”这四个荒芜的大字。  《目送》一书之所以叫《目送》,我想,这绝对是因为书中的经典篇目《目送》。  在《目送》一文中,作者写了两场目送。  我生命中的第一场目送是目送儿子。儿子幼儿园毕业,我目送儿子上小学;后来,儿子到美国做
For this year’s annual White House Easter celebration, US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danced to the song Uptown Funk with members from US TV show 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Uptown Funk, recorded by Am
“我叫任素汐,是中戏05导表班的,毕业十年一直在演话剧,《驴得水》基本上算是我演的第一部电影。我没有什么履历,也没有拍影视剧的资历,我演完这部电影之后还是会回去演舞台剧的。”  对于当今的演员来说,任素汐的简历干净得简直“奇葩”,可是她却把电影《驴得水》中的张一曼演得层次丰富风情万种让人唏嘘。那个放荡不羁爱自由、擅于“睡服”人、唱歌唱得“没周璇什么事”的张一曼成为这部电影中最受欢迎的角色,这位演了
尊敬的校方领导:  您好!  近日媒体报道贵校因不堪来自家长的重压而迫使女教师将抄袭作业改分的行为,读后我觉得校领导的做法有失妥当。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认为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的学校怎么可以屈从于家长而指挥教师工作?我们学生的分数怎么可以任由家长强迫而随意改动?请恕我直言,我为学校如此错误的做法感到悲哀,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悲哀。  校方领导,你们或许迫于家长的压力才让女教师改分,可是否应再权衡
前不久,某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结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红楼梦》更高居该榜榜首,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跻身前10名。  “死活读不下去”不是经典的错,更不是曹雪芹、马尔克斯们的错。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据说一些图书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