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进展型和有脑室受压或临床症状明显的稳定型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19例消退型和部分稳定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和治愈。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效果满意。 关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发病率、伤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疾患,约占自发性颅脑出血的20%~60%[1]。目前多采用单纯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但其有术后脑积水发生率高的缺点。2005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摘 要 目的:评价动脉内超选择应用尿激酶(UK)和机械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45例纳入动脉溶栓组,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找到闭塞的责任血管,经临床评估后局部动脉内应用UK药物溶栓和机械性破栓治疗;39例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1天、7天对患者进行评分;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MWSN)的主动式高动态传感器路由(AHDSR)协议.通过简单的跳数度量,使数据朝移动环境中的汇聚节点路由时保持动态和鲁棒.AHDSR协议使用时分多址(TDM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3.016 主动脉夹层过去曾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腔内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起病2周内就诊者称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如未治疗,65%~73%将于2周内死亡[1],几乎90%于1年内死亡[2]。故及时诊断与正确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