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掺杂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和电性能研究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铜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对产物进行了XRD、SEM、FT-IR、DSC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掺杂的LiFePO4具有与LiFePO4相同的单一橄榄石型晶体结构,样品粒径在0.4~20μm左右,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均匀。0.2C倍率下LiFePO4/C的充放电比容量达到142和144mAh/g,而LiCuxFe1-xPO4/C在充放电的比容量分别为150.1和151mAh/g。LiCuFePO4/C循环40圈后比容量保持率为97.8%,而LiFePO4/C的保持率仅为82.1%。 Copper-doped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athode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FT-IR and DSC. The results show that Cu doped LiFePO4 has the same single olivine crystal structure as LiFePO4. The sample size is about 0.4 ~ 20μm, the morphology is regular 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s uniform. The specific charge and discharge capacities of LiFePO4 / C reached 142 and 144mAh / g at 0.2C, while the specific capacities of LiCuxFe1-xPO4 / C were 150.1 and 151mAh / g, respectively. The specific capacity retention of LiCuFePO4 / C after 40 cycles was 97.8%, while that of LiFePO4 / C was only 82.1%.
其他文献
通过溴乙酰溴与9-氨基吖啶(9-AA)的酰胺化反应,合成了带有2个活性溴原子的新型荧光性引发剂9-AA-B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测定表明其结构明确。以氯化亚铜(CuCl)/四氮杂十
目的:对广西黄皮叶挥发油进行气相-质谱研究。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黄皮叶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从广西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acculum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2个聚酮类化合物:Griseophenone B(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孔雀石绿。样品中的孔雀石绿经乙腈与乙酸铵提取,浓缩后固相萃取柱净化、硼氢化钾还原、反向色谱柱分离,再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应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将GPS所测的大地高转换为工程上所采用的正常高。由于重力数据的缺乏,通用的转换方法为GPS高程拟合法。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通过最小二乘的方法进行拟合。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最小二乘的方法并不是最简便的方法。该文介绍一种更为简便的线性内插法。试验证明,线性内插法符合工程上的需要。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umx 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0.1 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 3.0)-乙腈(55∶45);检测波长254 n
利用牛顿力学中的稳定性理论对磁悬浮陀螺稳定悬浮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实验上对磁悬浮陀螺底座磁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测量,将理论分析和测量的数据结合起来从理论上预测陀螺稳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硅基底上沉积一层金属钛膜,用于取代传统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所用的金属钛片。分别在乙二醇和丙三醇两种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均在硅基底上形
采用物理球磨法将平均粒径为6.692μm的CaCO3粉体进行细化处理,使细化处理后的粉体平均粒径为1.602μm;然后采用聚乙二醇对细化处理后的粉体进行表面修饰,以改善粉体在聚乙烯
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铜掺杂钴氧化物(CuxCo3-xQ4)纳米粒子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