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影印出版:重现古书活力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纸寿千年,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古籍,由于纸张的变性,早已不堪阅读,而往往只能被束之高阁。庆幸的是,在修复师的细心修复下,这些承载着千百年文化的书本,得以重获新生。但现在存于世上的古籍,除了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之外,也早已超越了书籍的单纯概念,而具有了文物价值,因此弥足珍贵。作为文物,这些古籍是不可再生的;而作为书籍,它们其中所包含的文献价值,则可以继续为人们所利用。让古籍能够再次散发它的活力,使读者能够获取其中的文献价值,这便成了古籍出版的重要任务。
  当今的古籍出版,主要为排印和影印两种形式。所谓古籍排印,就是对古籍进行整理后重新排版印刷出版。这种方式偏重于对古籍文献信息内容的再现,因此往往会加入后人的点校、笺注或翻译等新内容。但也正是由于加入了较多的人为加工,使得排印本古籍难免会出现错误,也不适合作为专业学者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古籍影印则偏重于古籍本身的复现,通常不需要校勘、标点,因而不会出现人为加工导致的差错,且更接近古籍原貌,完全可以取代古籍原书的阅读使用功能,因此被业界公认为保护和利用古籍的最佳选择。
  古籍影印中,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是两个主要的考虑因素。凤凰出版社的编辑韩凤冉说,“影印是因为书籍本身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学术界不便查阅,影印可以使图书‘化一为千百’,从而真正发挥图书的研究价值。”对于古籍影印而言,版本的选择至关重要。韩凤冉介绍,一般而言,影印版本首先选择善本、完本。但对于善本的理解,学术界中也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越早越好,比如推崇宋本,有的则认为经过精心校雠的才是可靠的本子。我认为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如果要影印宋代四大类书之首的《册府元龟》,该书目前存有宋本和明本,但是宋本不全,只有半部,而明本完整,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影印后的古籍,会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介绍说,对于善本的影印,中华书局多数是做成线装书的形式,力争重现善本的原貌;而对于一般文献,则做成平装或精装书。韩凤冉也认为,虽然线装古籍在以往比较少见,但“随着图书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和线装书所具有的古色古香的特点,未来还会有所发展”。
  近年来,古籍影印得到了国家以及越来越多出版社的关注与投入,呈现出一派荣景。其中的原因,顾青认为,“一是学术界对古籍文献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大型影印图书的销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增长;二是技术的进步为古籍影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而韩凤冉认为,“随着图书馆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古籍底本的取得相较于以前更加容易,这也是古籍影印在近几年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全国各个学术机构和学术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影印类图书,对学术界贡献巨大。顾青说,“这几年大家都在做影印工作,客观上使大量藏于深闺的古籍都能够被大家使用,而不用特意到图书馆查阅这些书。此外,国内还影印出版了许多藏于海外图书馆的珍贵古籍,使得学者不用出国就能看到这些书。对于国内的古籍,海外图书馆也购买了大量影印资料。这客观上增强了学术交流。”
  虽然古籍影印出版一派欣欣向荣,但在古籍出版业者看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版本选择不当。顾青说,有些书已经有了很好的整理本,但出版社还是选择了比较差的古籍来影印。第二,重复出版。针对这一问题,韩凤冉表示,出版社应该明确哪些是“学术界真正需要的书”,避免资源浪费。第三,图书质量有待提高。有些艺术类古籍,对影印质量要求较高,但是有些影印图书质量较差,对大家使用资料造成不便。第四,底本的获取不便。虽然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功能,使出版社在获取古籍底本的时候比以往容易了许多,但不少图书馆也向出版社索要高价的底本费,客观上造成了影印的困难。这些情况的改善,将有助于古籍出版工作的进一步健康化和全面化。
其他文献
在中国佛教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禅宗及其思想对唐宋之后的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禅宗提倡“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性,见性成佛”,将佛教全部教义归之于心,并进而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动心起念、嬉笑怒骂,全是禅心,担柴运水、扬眉瞬目,无非妙道。因为不依赖于寺庙、寺庙经济和文化典籍,禅宗在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逃过一劫。据日僧圆仁目击记述,当时山东、河北一带的寺院,到处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
期刊
犹记得去年在香港书展,看了一个以大中华书业为主题的研讨会,几位讲者分别是两岸三地的代表。我到场稍迟,坐下来的时候演讲早已开始。远远望去,台上的一位讲者,头面圆圆像包子,留寸头,目光锐利,说话略急,语调抑扬。这类研讨会,讲者照例准备了简报投映,印象中这位仁兄有时说得兴奋,话题就会跑一下野马,却很符合“高谈阔论”的意思;其后出场的先生作风大异其趣,长国字脸,一派传统学者文人的沉稳,简报做得也仔细,理路
期刊
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将于今年9月在台湾举办。从2005年至今,图交会已分别在厦门和台湾举办了七次,一次好过一次,是迄今为止两岸书业界交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效果最显著的交流活动。  通过图交会这个平台,太多问题大家坐下来,一起研讨,太多的图书进入对岸,增进了两岸的相互了解,增强了共识,传承了文化,实现了两岸文化互补,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图交会也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是两岸
期刊
检视过去年代至今,客籍作家历经日据、终战、战后到经济起飞,客家文化在台湾文学中从未刻划出自己的版图,只是随着时代变迁,与客籍作家呈现的文化观、关注点一起,从过去擅于描写的悲欢离合走出,背负传统迎向现实。  沉默了一世纪,客家书写随着母语觉醒浪潮,逐次苏醒,越来越多元的客家主题、客家书写在台湾各个角落萌芽。  早年台湾开发史中,向来崇尚古训的客家人,在晴耕雨读、耕读传家的家学中,造就不少文人雅士,以
期刊
演员黄磊在2002年、2005年前后编导了《似水年华》和《天一生水》,在这两部电视剧中,他的角色有着相同的身份——古籍修复师,《天一生水》中的角色更是以天一阁和范氏家族为背景而展开。或许,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总是能够温润得让人动情。但真正古籍修复师及修复工作却并不如影像中的那样。不但“孤影伴青灯”,晚来又是一身病痛,很多人耐不住将青春付予残纸,纷纷离去,剩下一卷卷古籍,枯了光华。  目前,全国各地图
期刊
人在少年时大抵都有些不为人待见的小小嗜好,比如我就曾操持自制的缩放尺一遍遍地临摹二战、三国和春秋五霸,或者对着某片红红绿绿带小圈圈和各种图形的巴掌块痴想。这种对地图的隐匿执迷一直延续到我对文字产生兴趣,因之当我读到《地图与疆域》这一段真有一种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感:  “他还从来没有仔细看过这样精妙又富有激情和意义的物件。在此,现代性的本质,对世界在科技层面的感知,都跟动物生命的本质融和在了一起。图画
期刊
4月16日至18日,伦敦春季书展如约而至,中国继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之后,再次以主宾国的身份亮相大型国际书展。一方面,伦敦作为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崛起,国际地位提升,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活跃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大平台上。本届书展,中国主宾国馆气势不凡,共180多家出版社以及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设置展台,并举行了300余场活动,规模居历届之首。同时值得一提的
期刊
19只狗与猫、3只鹅、7只鸡……且慢,这可不是外国电影《我们买了动物园》(We Bought a Zoo)的场景,而是作家朱天衣和动物们的和乐家园。她是享誉文坛、知名作家朱西甯的小女儿,也是朱天文和朱天心的宝贝妹妹;出身文学世家的朱天衣,自幼耳濡目染之下,除了跟着一起拿笔写作外,也教授儿童文学、编写作文教材。更重要的是,她也承继了父母、姐姐们爱护动物的性格,“从有记忆开始,我的身边便围绕着许多动物
期刊
少有听闻天祥谈电影而不痴迷者。  现任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的闻天祥,为了选片,每年跑遍各大国际影展,单一年度看片量就高达五百余部,非常人可望其项背。这些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是因为受了他的感召而成为忠实影迷,乃至步入电影圈工作。  早慧的他,自高中时代开始写影评,年纪轻轻,文章即散见各大报章杂志。1993年年初,应《电影欣赏》杂志主编之邀,为文点评1992年台湾电影,自此开启每年对台片进行年度
期刊
忽然之间,整个台湾,不仅仅是文化圈,都知道韩寒了,不是因为他“中国大陆知名作家”、“青年意见领袖”这样的身份,而是藉由一篇刊登在联合报要闻版,占掉几乎二分之一版面的《太平洋的风》。文章原来出现在韩寒部落格(博客),叙述作家秘密参访台湾三天的偶遇与感触,联合报取得同意后全文刊出,“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因为韩寒这段话,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