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及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古诗文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探究。文章从“认识论”理论出发循序渐进提出了五种教学策略,即反复吟诵使学生感受古诗文的节奏与韵律、领略意境使学生感悟古诗文的美、融入情境使学生领会作者情感、展开想象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印象以及教师通俗易懂地讲解古诗蕴含的哲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古诗文承载着我国优秀的文化,小学生学习古诗能够提升其文学素养。不过,古诗却是多数学生认为较难的模块,部分学生只是“会背”,但是却不了解古诗中作者的情感,体会不到古诗文的美。部分学生在“背会”之后又很快忘记。这些情况归根究底均是教师没有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古诗印象不深,故而本文对小学古诗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反复吟诵使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与韵律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诗来说也是如此,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能够感受到古诗的节奏与韵律,同时还能体会到故诗中的情感,在大量的吟诵中了解古诗的内涵,使其对古诗有“直观”的认识。具体来说,在教导学生反复吟诵的时候,教师自己应当把握古诗的节奏,让学生进行跟读,从而读出古诗的内涵。小学生所学的古诗通常节奏感以及韵律感比较强,而且多是采用了押韵、对偶以及平仄等手法,如果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读,那么便能使学生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或者是“通体舒畅”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古诗文的初步印象便较佳,这样能使教师之后的教学活动中事半功倍。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还应当含有丰富的感情,每一首古诗,都体现着作者的情怀,或怀才不遇、或建功报国,或者是寄情山水、相知相识相思等等,不同的故诗,教师应当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这样方能使学生在“吟诵”中便掌握到“关键的词句”,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也会对这些关键词句有较多的关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 领略意境使学生感悟古诗的美
  每一首古诗尤其是田园类古诗均表现了一种意境,让学生在吟诵之后去探究古诗的意境,这样能够让学生领悟到古诗词的美。具体来说,让学生领略意境,教师首先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果学生语言能力不够,则不能理解古人简短精炼句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自然无法去领略文章的意境,所以必须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则必须要锻炼学生对“字”的领悟能力,通过让学生了解“字”的含义,从古诗中的重点“字”处着手,逐步扩散开来,再联系整个句子进行领会。比如在教学《山行》这一首诗的时候,其中有依据“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个“坐”字,在学生的思维中,与平常的“坐”确实是一致的,但是这个“坐”却体现了诗人“特意”的一种态度,诗人为何有这种“特意”的态度呢?再联系下面依据“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则解释了诗人“坐”的原因,因为夕照枫林,景色优美,故而诗人放停车观赏。通过这样的逐步引导,使学生感悟到古诗的美,从而提升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四、 融入情境使学生领会作者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融入情境,则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所描写的情境或事件,进而掌握其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从而对古诗文的认识加深。《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不单单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古诗”,还要求学生能够感悟作者的感情,提升对古诗学习的积极性。然而诗作者所处的时代与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不同,所以学生了解起来难度较大。古诗词教学是一项具备较强的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尤其是在“语文教学比武”中,画、唱、演等各种教学方式频出。这些方法实际上都是构建了一种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来加强对诗词的认知。比如“画”的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为每一首诗配一幅画,用“画”的形象使诗句的内容得以丰富,从而使诗句的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可以辅以一幅“江南垂钓图”,给学生以“直观感”,使学生能够抓住白鹭、桃花等关键意向,从而更好地学习古诗,再以《赠汪伦》为例,教师就可以采取微话剧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李白送别好友汪伦时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五、 展开想象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
  学生吟诵古诗、领略诗词意境以及融入情境之后,为避免“边学边忘”情况的产生,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这首诗的亮点在于以神奇的想象描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就必须引导其发挥与诗人一样的想象力,比如“香炉生紫烟”,瀑布如何与“香炉”联系起来呢?“生紫烟”这个动态比拟就把香炉峰云雾缭绕的仙境描写得淋漓尽致了。
  六、 教师通俗易懂地讲解古诗蕴含的哲理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学生已经对古诗有了较深的了解,然而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古诗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均蕴含著丰富的哲理,无论作者要表达何种感情,均有一定的哲理揭示,故而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使学生了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故而需要应用变化的、综合性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等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 结语
  本文是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及策略的探究,文章重点从五个方面层层递进,探究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古文学习能力。本文的研究只为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探究,提出更多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悦.巧妙导入意境 灵活解读文本——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10).
  [2] 岳海江.小学古诗文教学多元导读的八大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2).
  [3] 黄宇英.在诗情画意的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J].课外语文:下,2017(10).
  [4] 程芳.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8(9).
  作者简介:张力,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集镇北坪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会议、会晤、磋商日益增多,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正大力发展,近两年是国内ISDN
摘 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现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作文仿写训练成为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许多的语文教师已经开始逐渐并将作文仿写训练作为日常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策略进行阐述,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课堂;仿写训练  一、 前言  小学生作文仿写训练是
摘 要:随着新课标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作文教学的创新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本文由此略作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 引言  创造力是一个深奥而又经常会受到人们争论的定义。斯腾伯格曾指出:创造力是一种创造新颖、适用的产品的能力。目前国内普遍认为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关系到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文章基于笔者教学实际经验,选择部分教学实例,教师不妨结合教材“单元主旨”以确定单元文本教学内容;也可以参考课文后面“相关练习”以确定本课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课文的“辅助资料”确定本课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教学探讨  在新世纪下的语文课程改革是为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在当前核心素养的教育时
摘 要:统计得知,13.3%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在课后翻阅作文类和文学类的书籍。然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更应提倡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去翻阅科幻类、幽默故事类的书籍,以达到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目的。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一、 引言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发展,人们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语文作文指导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规范,也通过作文指导,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使写作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结合生活化写作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并提出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具体教学策略,希冀
摘 要:小学阶段是语言教学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敢于运用积累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方法指导、帮助积累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爱说、会说,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言  一、 当今小语课堂学生语用能力存在的不良现状  (一) 缺乏想象,生搬硬套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问学生,你们能想象出山顶紫
摘 要:写作可以检测小学生语文水平,学好写作,就是学会如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学好写作,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但目前,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畏惧心理,認为没有什么写,也不知如何写。所以,教师应先分析写作教学的存在问题,才能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害怕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是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更多的语文知识。这不仅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生活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语文是贯穿学生小学和中学的基础学科和必修课程,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其他科目的理解至关重要,通过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的运用能力和文学的素养已经成为目前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作文教学时,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教学创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语文写作指导,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来书写,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夯实的语言基础。由于小学生写作能力较弱,知识面较为狭窄,所以教师应当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进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