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研究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5709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217-01
  1 靖边县旱作玉米种植现状
  靖边县按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区域: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南部山区地处白于山区腹地或边缘,常年干旱少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为了解决南部山区农业种植缺水这一瓶颈效应,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要求,以提升玉米增产增收为重点,积极探索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从2007开始我县在南部山区探索旱作覆膜玉米种植0.5万亩,采用畜力耕地、人工覆膜、人工收获;2008年、2009年在该地区进一步实施旱作覆膜玉米种植,采用机耕地、机械化覆膜,人工收获;到2015年该地区旱作覆膜玉米种植达20万亩,采用机耕地、机械化覆膜,部分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从2007——2015年的种植面积上的变化就不难看出旱作玉米种植技术不断完善,进一步形成我县特有的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
  2 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
  旱作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是指在干旱地区在玉米田间生产各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的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玉米高效生产技术。旱作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是劳动力得到解放,并减少投入成本;还可以为玉米生长发育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同时还可以发挥良种、肥料等生产要素增产作用,使玉米单产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还将有效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
  3 我县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路线及技术规范
  3.1 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路线
  3.2 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技术规范
  3.2.1 机械化灭茬残膜回收:
  机械化灭茬残膜回收时间应选在玉米收获后至播种前。
  灭茬残膜回收作业机可以一次完成灭茬、残膜回收作业。
  灭茬残膜回收作业要求:入土深度不低于10厘米,作业速度在2.9-3.7千米/小时。
  3.2.2 机械化深松耕整地联合作业:
  只有土壤具备耕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等特点,才能确保玉米的良好生长。通过采用机械化深松整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增强蓄水保肥能力,保证秧苗全、齐、壮,最终使农民得到更好的收益。 耕整地联合作业,作业效率高,一次进地可完成2-4项作业,且由于加装了深松部件,可对耕层土壤进行一定的松土作业,还有利于蓄水保墒和增加耕层厚度。更加适用于耕层浅薄、土壤质地不佳的地块,目前已在生产中广为应用。
  机械化深松耕整地联合作业,就是采用具有深松、旋耕、灭茬的耕整地联合作业机,一次进地完成深松、土壤旋耕、镇压作业。适用于旱作玉米垄上播种。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作业技术要求:
  深松深度35-40cm。深松宽度1.8-2.5m。作业效率每小时1-6 km/h,做到耕层土壤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以保证机械化播种质量提供条件。
  3.2.3 机械化施肥打药覆膜播种:
  施肥打药覆膜播种我县先后引进了甘肃、河北等地的全覆膜机,这些播种机一次性可完成全覆膜、播种、施肥、喷药。其特点是选用1.2m的宽幅地膜覆盖播种后,地表基本被地膜全覆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显著提高地表温度。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还能抑制杂草生长。首先开沟起垄,通过使用播种机,使地表形成双垄双沟,农作物生长于沟部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倜然降水,促进作物生长。播种时,播种机利用提土装置取土、输土和覆土,覆土分别覆盖于地膜两侧和沟内,对播种孔进行封口。覆膜还可以增加作物抵抗风吹的能力。出苗后减少了人工放苗覆土工序,附加喷药除草及铺节水管带。
  施肥打药覆膜播种技术要求:
  大垄宽70厘米、高10厘米,小垄宽40厘米,高15厘米;播种时间:在深松整地结束后及时利用覆膜播种机及时播种;播种方法:可选单粒或播2-3粒播种,播深4-6厘米,一般株距为40厘米,行距为60厘米。
  3.2.4 机械化收获
  采用玉米收获机收获,本地区用的常用的玉米收获机有新疆牧神7300、福田雷沃4行、洛阳中收对行和不对行几种机型。
  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农业技术要求 :
  摘收玉米果穗时应尽量减少损失和损伤,落穗率不大15%、籽粒破碎率小于1%、落粒损失不大于2%;机器带有剥皮装置时,玉米苞叶的剥净率应大于70%;留茬要整齐,留茬高度30cm以下,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cm,漏切率小于3%;机器的使用可靠性大于90%。
  4 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玉米产量远高于传统模式和半机械化种植模式,生产成本远低于传统模式和半机械化种植模式,由此可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极为优越。
  5 存在的问题
  5.1 作双垄沟播玉米存在残膜污染。
  5.2 旱作双垄沟覆膜玉米收获后,秸杆利用率低。
  6 今后发展方向
  6.1 大力宣传,搞好生态农业。
  6.2 引进或研制玉米收获直接打捆机,因为在收获的同时把玉米秸杆直接打捆完全解决了秸杆作为饲草的问题,并且慢实现旱作玉米种植收获集成作业。从而实现了旱作玉米双垄沟播技术的全程机械化。
其他文献
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基础,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收有着很大帮助。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向前推进,先进的农机设备逐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是农民群众农机操作技术不
近年来,国家水稻种植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在温州市乐清市地区,不仅重视水稻高产技术的应用,还创新出较多的水稻品种,其中,早稻有中嘉早17、中早39等,晚稻有甬优15、
常发生的几种番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等。为减轻各类病害的发生及危害,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危害。以下分别说明。1 猝倒病1.1 症状猝倒
水稻是星子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事业,对保障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天气状况、肥水管理等因素,易发生各种病虫害,造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