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营里的“捣蛋兵”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刚刚露出脑门儿,一向安静的地空导弹营里忽然响起一阵奇怪的嚷嚷声——
  “啊——这就是‘传说中’的防空导弹!”
  “啧啧,真大,真壮观!”
  “让我摸摸,让我摸摸!”
  难道是新兵头一天进军营,要不怎么连导弹都没见过?原来,导弹营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兵”——红帽子小军迷!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把兴奋和赞叹先塞回肚子里,进了地空导弹部队,可不能变成“捣蛋兵”咯。
  地空导弹兵就是军队在战场上的“贴身护卫”。虽然高射炮、地空导弹和截击机都能对付空中来袭的敌机,但和截击机相比,地空导弹的反应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而且也不受目标速度和高度的限制;和高射炮相比,它的射程更远,打得更高,而且单发的命中率也更高。当年鼎鼎大名的U-2高空侦察机偷偷潜入我国境内,就是被咱地空导弹打下来的!
  雷达是地空导弹部队的“眼睛”,时刻守卫着祖国的蓝天。
  发射地空导弹,得把全营组成一杆枪。虽说发射导弹是营长下达命令,引导技师“扣扳机”,但要把导弹“上膛”就位,瞅准方向,确定高度,则需要每一个人精确工作,绝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
  听兵哥哥说。以前咱们国家的领空没人把守,敌机屡次进犯。甚至国庆节都猖狂地跑到首都上空挑衅,咱们也没办法对付。自从1958年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成立,咱们的领空再也没人敢随便踏入了。
  地空导弹部队的部署大有讲究。对很重要的保卫目标。一般会围着目标部署一圈儿,叫做环形部署,有的还会部署两道环形屏障。要是能确定敌军的来袭方向,则会选择扇形部署;另外,为了增强火力,确保万无一失。往往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部署,这就叫宽正面部署及集团部署。这样点、线、面相结合,敌人就是再有本事也逃不出地空导弹兵的手掌心。
  瞧瞧,拉导弹的车也都是大家伙。爬上车头拍张照,可费了咱不少力气!
其他文献
天刚微微亮,我这个“大懒虫”就破天荒地爬出了被窝。洗漱搞发型、收拾衣物整行装,今天是去部队报到的第一天,我已经有点儿迫不及待地想进入那扇挂着“军事管理区”牌子的大门了。身穿绿军装,脚踩陆战靴,再踢个正步,敬个标准的军礼……哥们儿到时绝对帅呆了。  不过此刻的我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在梦想即将实现的这一刻。种种“磨难”也迎面袭来。    “报数”还是“抱树”    以前在学校排队都是小个儿在前,进了军队
期刊
海上布阵拼火力    在陆地上打仗,征战双方都要尽量把战场设在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地区,海上作战也一样,需要仔细研究海域位置、海况天气,同时还要考虑诱敌入场、海上补给等因素。牢牢把握一个原则:选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最佳战场进行作战。  在导弹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没出生之前,海上拼的是巨舰大炮、那时的武器别说制导,就连瞄准系统也很不像话  所以进入战场后,站位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舰炮大多在舰船侧面,船头和船尾
期刊
电影里出现电磁炮,这已不是头一回。  《变形金刚2》接近尾声的大战中,眼看金字塔就要被合体机器人“大力神”刨开,美军使用绝密武器,从几百千米外的驱逐舰上发射了一枚炮弹,正中“大力神”——这就是电磁炮。  频频在科幻片里亮相,别以为它只是凭空吹出来的“未来战士”。其实从有想法到试射成功,电磁炮的研制过程已近百年。现在,借着科幻片的热乎劲儿,这种高科技武器已经迈着大步,从未来走进现实。    完美远程
期刊
“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
期刊
糊涂弹药箱来救场    1944年6月6日凌晨,激烈的枪炮声打破了诺曼底的宁静,英美盟军开始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霸王”行动。  经过艰苦奋战,盟军终于占领了滩头阵地。而另一边,德军也已调集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开始反击。由于长时间的战斗,盟军手中的弹药所剩不多,好不容易占领的阵地面临失陷的危险。  紧要关头,盟军的军用运输机满载弹药飞了过来。因为当时天色已近黄昏,朦胧的暮色让运输机驾驶员的视线一片模
期刊
“双响炮”炸自已    1941年11月,处于维尔德斯敦地区的一座英军食品仓库发生了爆炸。警察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恐怖袭击,很有可能是德国间谍组织早已策划好的阴谋。于是,英国情报局的人员赶到现场,并郑重其事地寻找证据,调查破案……然而,没过多久此事就无人问津了。  是英国情报人员无能吗?当然不是,这一切确实是场阴谋,不过不是德军,而是英军自己设下的。  时光倒回几天前:两名德军的谍报人员进
期刊
俺叫小鹰,是一只灰色羽毛的小小信鸽,今天是个大日子,戴上刻有军徽、生日和编号的足环——我参军啦!你不知道吧?咱解放军中有一支由俺们信鸽组成的队伍,这支军鸽队屡立战功,是全体信鸽最向往的地方。不过,听说入伍的信鸽并不是每一只都能留下来,想要成为一一名“蓝天通信兵”,俺要走的路还很长呢!    新训先过胆小关    入营第一天,我和其他新入伍的鸽战士们一起住进了“集体宿舍”,干净整齐的鸽舍美得我心里直
期刊
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一切都笼罩在生与死的阴影下。冲锋陷阵的士兵一批批倒下,生的希望逐渐远去……突然,一抹白色的身影出现,飞速地将伤员救上担架。枪林弹雨下,时间仿佛凝固,只为让这个年轻的生命得以延续。  战争从来就伴随着伤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战争目标的要求不仅是胜与败、得与失,更期盼的是零伤亡。军用担架,这个在第一时间运送伤员的装备,对减少战争伤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早期的军用担架都是就地
期刊
大火力攻击直升机    在直升机界,“阿帕奇”的火力无疑是最强大的。毕竟它是美军“先进攻击直升机”计划的产物,一种专门用来攻击的武装直升机,武器系统自然不容小觑。  在“阿帕奇”的机身两侧,各有两个武器挂点,最多能携带16枚AGM-114“海尔法”导弹,也叫“地狱火”导弹。这种导弹咱们以前介绍过,重型远程反坦克导弹,采用激光制导,命中率很高。当陆地上的坦克被它击中,瞬间爆炸并燃烧起火,连人带车葬身
期刊
东汉末期,曹操领兵南下,刘备势单力薄,没办法和曹操大军对抗,只能带着荆州百姓逃往江陵。逃到湖北当阳时,曹兵追上了刘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