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E学习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板块中的实施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E学习是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E学习正走向普及,本文论述了现代新型教学方式E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板块中实施的意义和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了E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而论述了当前E学习要注意解决好的相关问题。为了实现高效和有效的结合E学习就为此诞生了。首先在统计与概率领域通过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也是一种操作形式动手。第二学生在电脑上的操作可以及时反馈到教师机上,教师可以及时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于课堂之后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E学习;统计与概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3-0119-02
  【Abstract】E-LEARNING is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e-learn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e-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rough practical cases,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eva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e-learning at present. In order to achiev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e-learning was born. First in the field of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by allowing students to operate on a computer,is also a form of operation. The second students in the computer operation can be timely feedback to the teacher on the machine,the teacher can be timely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students,for the classroom after teaching more targeted.
  【Key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E learning;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1.统计与概率在E学习中实施的意义
  E学习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一种变革,一种优化。通过网络E学习将信息资源实现了整合,方便了学生学习,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共享信息。
  数学课程标准上提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对于过去的传统教学要体会到可能性,往往只能准备一部分这样的器材,来摸一摸,数一数,而对于数量较大的素材随机性就无法直观的感受,如教材上扔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体会到这一内内涵教材上通过呈现扔1万次硬币的数据,而我们通过E学习平台则可以直接进行感受。再比如统计教学中,课前往往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课中进行数据的汇总,绘制统计图,课堂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操作情况,传统教学中这样的课堂往往负担非常重,一节课的时间不够。学习数学需要数学逻辑经验的支撑,而数学经验是从操作活动中获得。离开人的活动是没有数学,也学不懂数学的。
  2.E学习实施的必要条件
  (1)教师
  由于E学习是一个新型的概念与教学模式,因而用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第一,教师需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E学习离不开电脑和信息平台,需要相对于精通电脑的教师,所以教师应该学习掌握多媒体的制作使用,并且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要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善于捕捉网络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
  第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E学习和以往的教学形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e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在“E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在E学习课堂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调控课堂,适时提升,要敢于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提高。 “E学习”的课堂不是简简单单地“放”学生,在此背后,教师要能清晰有条理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每一个步骤,让学生有迹可循,有路可走。总的来说“E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合理地“放手”,同时也要及时的“收”,发挥E学习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第三,教师要有创新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E学习的作为新的教学形式没有很多可以参照的方式方法,所以E学习需要教师创新,而不是对过去教学模式的复制,换个形式实质却没有改变,E学习就是在不断摸索创新中发展的。教师作为E学习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性精神。
  (2) E学习平台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创鸿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实现了1资源数据实时分类汇总统计分析2颠倒的课堂,将课前置或后置,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3资源可以永久留存,可以成为再次上课的优质资源。4降低老师专业能力的门槛,较少工作经验的老师也能保证教学质量。
  3.小学数学E学习课堂教学案例
  这里我們可通过实际案例(四年级,折线统计图)来分析E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复习导入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让同学们统计常州11月4日—11月8日的最高温度,上课前打开电脑,学生把统计的数据输入电脑中。(实现了及时的数据输入汇总,这点在普通教学中无法实现,并且及时提取学生的生成资源)。电脑根据数据自动生成折线统计图,然后教师问:“这是什么统计图,你们在哪里见过?”(给同学以直观的印象形成初步的表象,为后来教学折线统计图做准备)同学回答股票,心电图等,然后引出课题折线统计图。
  (2)探究新知
  先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然后让学生们思考统计图需要了解它什么,先学生自主探究然后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接着教师选取两幅折线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比较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说一说横轴,纵轴,每个图的点各表示什么。教师再次使用刚刚采用的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的形式,再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的成果。教师再接着把这些点用线段连了起来,让学生谈谈发现了什么,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观察,哪2个点温度变化的最大 ,把它给标示出来。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找的,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什么信息,折线统计图有哪些部分构成的。
  教师改变思维方式,给了一个折线统计图上的点,让同学们来猜一猜可以表示什么。教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奥运会获得金牌统计表,让同学们制作一个折线统计表,电脑上有步骤的提示,完成后让同学们交流下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总结出:描点—标数—连线。接着教师展示学生的作业。进入练习环节后,教师下发作业到学生的电脑上,统计课堂作业的情况,然后汇总评讲。最后阶段同学们自己在网上搜一搜折线统计图,选一幅自己喜欢的折线统计图,先小组交流,选出一个小组代表,然后让小组代表给全班同学介绍。
  (3)巩固拓展
  老师安排了游戏环节,教师给出一定的条件,同学们通过调节电脑上呈现的折线统计图的点来表示教师给出的条件(如图①图②),比一比谁表示的又快又好。 教师给出的条件:早晨温度与晚上温度都是最低,中午的温度最高。教师请同学们来移动电脑上的点来表示一下。教师展示同学们表示的点,选择错误的和正确的来讲解(课堂学生生存性资源充分利用,并且具有及时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 下面教师换成一个同学来指挥在小组内游戏,给出条件,让小组内的同学来移一下点,同时强调横轴是什么纵轴是什么。
  教师改变思维方式,给了一个折线统计图上的点,让同学们来猜一猜可以表示什么。教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奥运会获得金牌统计表,让同学们制作一个折线统计表,电脑上有步骤的提示,完成后让同学们交流下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总结出:描点—标数—连线。接着教师展示学生的作业。进入练习环节后,教师下发作业到学生的电脑上,统计课堂作业的情况,然后汇总评讲。最后阶段同学们自己在网上搜一搜折线统计图,选一幅自己喜欢的折线统计图,先小组交流,选出一个小组代表,然后让小组代表给全班同学介绍。
  4.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E学习要注意解决好的若干问题
  (1)要与数学课程,数学教学方法紧密结合
  每个学科与E学习的结合虽然有所相同,但是也有很多不同,所以数学与E学习的结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比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及时收集数据,并且将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图的过程中,用传统的模式化只能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展示小部分同学的数据结果。但是实现了E学习后,教师可以观察到全班同学的学习结果,并且尽量减少一些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并且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教学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借助E学习平台展示,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学习了知识,又实现了通过平台让学生共享知识。
  (2)E学习要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抽象。当前的教科书非常生活化贴近学生实际,所以E学习也要生活化。内容的生活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易做到,可是方式的生活化这一点,往往就办不到。现在,我们可以利用E学习的方式,实现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学习,在家庭,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学习。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通过连接学校的E学习平台,即使教师和学生不在教室,也可以实现信息的沟通,也可进行教与学。学生有疑问,不用到学校,在家里也可以解决疑难。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直接发送到学生家中的电脑上。
  (3)减少电子产品的负面作用
  E学习离不开网络和电子产品,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网络的影响,沉溺于网络,过年过节抱着平板不放。E学习的实施中要使用手机或者电脑,这会对有的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分散。
  要避免这一现象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化弊为利,学生既然对电脑,手机有兴趣,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电子产品结合,数学和游戏结合,E学习也是为此诞生的。
  第二,加强平台软件的控制能力,对于学生的操作,教师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在操作内容时,平台可以限制学生的操作活动。
  第三,优化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要把握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及兴趣点,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操作,去实践,去学习。
  (4) E软件培训要有变化
  现在E学习软件大多较新,版本更新快,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软件学习都要花费一定时间。实施 E学习课程,要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操作培训,所以相比傳统教学方式先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
  (5)E学习要整合传统学习评价和数字化学习评价
  E学习应该将传统学习评价与数字化学习评价整合。首先传统学习评价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通过观察检测等方式,收集学习对象的学习情况,作出学生学习情况的价值判断,对学生情感,意志,品质,价值观能较好的把握。评价的收集记录都为人工处理。由评价主体控制,更具有情感性和引导性。评价的主体对象为教师和学生,两者是垂直关系,更具有亲和力。
  通两种评价方式的整合使过去传统教学评价变得更加多样精准,同时又弥补了数字化学习评价带来的评价主体距离疏远,无法评价对象的情感价值的缺陷。两者在E学习中整合,会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自教育部提出最新教育改革具体方案后,各个地区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提高和进步,推动着素质教育一步步地落实。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以操之过急,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的教育方式进行整改是势在必行并且至关重要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改进措施就是将语文阅读和写作进行高效且紧密地整合。经过读写整合以后,有利于学生感知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紧密相连,进一步实现学生从大量阅读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必须从日常课堂开始重视,应当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建模思想进行培养。基于数学学科特点,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本文研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从多方面阐述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表达及团队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浪潮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理念的提升,将培养学会说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教师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量的说;然后营造能够引起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融入到口才训练的氛围之中;充分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大纲要求、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以讲故事、绕口令、猜谜语等形式提升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新时代下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必然措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了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1)23-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法一直以来都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识字教学法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识字量和学生语文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要为其它学科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想借助对识字量的增加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就要加强趣味识字教学模式的应用,最大程度地激学生的学
期刊
摘 要:当今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提升都受这两者结合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做出创新和改变,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写作能力。通过灵活创新的教学手法,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快乐的学习语文课程,对于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能有高层次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写作;知识积累;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其中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加强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的学科渗透,也注重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分层教学的方式则是结合学生的不同能力,对各种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以初中数学课程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具体应用情况,经过研究发现,在初中数学课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应该得到大力的普及。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教育方面教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也有了一些改变。根据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与现实相联系,做到教学实际化,促使小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本文将在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知识中加入现实生活的元素,找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生活中的教学模式,详细探讨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探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小学各阶段的授课中不应缺少和忽略的重要部分,可以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内容中完成语言的积累,又能够在表达中进行切实有效的运用,呈现出灵活性。新时期下,教师应紧跟未来发展趋势,审视以往授课模式并找到其中的不足,巧用阅读训练迁移写作能力,同时借助读写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趣味,点燃其探究热情,使之释放出自身潜能,从而构建出新形势下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