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观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已经被破坏的非常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现代建筑行业高度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并不断新兴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设备,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本文主要是从生态建筑观出发,就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做一介绍。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建筑设计;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一直受到生态概念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因为建筑本身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因素,建筑的设计也在生态系统中完成。换句话说,各种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产生建筑。人与自然在社会中共生的观念正在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一、生态住宅建筑
  什么是好的住宅建筑!是优美的环境?是便利的交通?还是合理的户型?对于建筑的思考实在是太多太多。毕竟建筑是要首先满足了居住后才能愉悦身心的,时装可以不受拘束地随意花样翻新,而住宅更多的受制于地域、文化、材料、技术等因素而不能随心所欲。户型的创新、住宅单体的设计早就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中水回用、防噪隔音、垃圾处理、太阳能利用、保温隔热等技术问题也只是基础课程。我们对住宅的研究更多的专注于更加生态的居住模式、功能配套、文化氛围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生态住宅的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引领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
  二、方案设计个性化
  在生态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手法与方案也应该体现出一定的个性化。不能因为只注重建筑形式而忽视了建筑本身的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事实上,建筑只有具备较好的外观形象,呈现出一定的美感,才能更好的将建筑融在周边环境中,生态建筑的意义也会更加突出。生态建筑要求能够良好地把握设计尺度,将建筑平面设计、立面造型与周边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建筑功能使用便捷,流线明快顺畅,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将各个空间有机组合,利用各种设计手法、造景手法,使整个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与周边背景相呼应,将其统一在大自然的“神妙”之中。在我国,很早就具备了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在南方多雨潮湿的林区,建筑采用干阑式构造,使房屋下部架空,既可以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又有安全感;在黄土层肥沃的黄土高原,多采用生土技术建造窑洞,依山就势,节约耕地,较小地破坏地面植被和自然环境,这两种建筑形式都是古代人民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属于传统的生态建筑。
  三、生态技术的融合
  1、自然通风
  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自然通风,避免机械等人工通风。在一些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的进深不能超过14米,因为经过测算在14米以内通过开窗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环境对通风的要求。
  2、植物配置
  在如今的景观设计中,主要问题是植物配置的本土化、地域化和生态化。在初期很多的景观设计只注重美学的因素,对植物的生态属性不作考虑。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花费巨资种植不适宜在北方生长的热带植物阔叶植物棕榈树等,结果导致植物的成活率低,后期维护费用不断提高。还有直接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一枝黄花等物种,因为缺少天敌,相对于本地的植物在物种间的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导致其生长繁殖迅速,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而当下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采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搭配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
  3、室内外的空间一体化设计
  所谓空间一体化就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的结构特点,将室内外做成通透的形式,使得室内外相通,这样不但能够使空间增大,而且更利于景观的设置。而且这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设计手法,很多大型建筑的大厅或内庭院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设计,并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将室内的温湿度调节成最佳的状态,以利于室内外的植物更好的生长。或者,也可以采取将部分墙壁取消,使室内与室外直接连成一体,这样室内就能够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也能够获得更新鲜的空气,不仅节省了空调的能耗,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同时也利于景观建设,增大建筑的可使用空间。
  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在经济不断发展、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前提下,因为生态建筑本身含有的特征以及优势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符合人们对于居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因此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当前,建筑设计十分重视生态构造,在新型能源技术不断研究开发的基础上,整个建筑行业的建设模式不断向生态设计思路贴近。
  1、建筑利用的生态趋势
  在对废旧建筑进行处理时,为了获得更多更广的使用范围,拆除这些建筑是最基本的手段,保证城市发展以及建设进度,确保开展社会活动时拥有足够空间。在拆除废旧的建筑物时,会对建筑附近的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极大浪费了资源。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及改造废旧建筑物,减少拆除建筑物的工作。
  2、建筑能源的生态趋势
  主要是指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降低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上文提过地热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生态建筑设计趋势,是未来能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另外,加强应用隔热设备、自然光的采集、自然通风,合理使用保温材料,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3、建筑结构的生态趋势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建筑结构实现对建筑的支撑功能,建筑结构的趋势表现在对拉索结构、薄壳结构、轻钢材料以及轻质墙体的研究开发,减少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的质量,强化建筑物的持续发展。
  4、高新技术的转化
  高新技术一般只是生态技术的实现手段,并不能与高技生态技术混淆。但是,高新技术却是生态技术难得的催化剂,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对建筑设计时的高新技术进行生态转化是高新技术自身魅力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五、实例及应用
  在具体的现实应用中,以台州黄岩汇江住宅小区为例。
  我们以“有机生长”的概念。根据用地的现实条件和项目的可操作性,以高层为轴心,组团式布置小高层与多层建筑,做到有机生长的形态。所以本设计力求使小区地块既做到格局、建筑形象和空间景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又能够相对独立,同时,与周围现有建筑对话,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
  以“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整合“ARCHI-SCAPE”,形成建筑景观的一体化,即“作为景观的建筑”和“作为建筑的景观”并得。从而在建成后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会呼吸的建筑”的概念,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打通室内外的空间隔阂。
  该项目以自然曲线形成的小区主干道将小区分成若干个组团,通过景观和路网相互串联,使得小区主次分明,路网清晰。同时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中心活动场地,中心活动场地则由小区中心绿化休闲长廊有机连接,使得绿地系统即相对独立又连贯共享。强调“均好性”,根据地形,建筑每户都能享受到朝南景观,符合人们“绿色消费” 、“绿色生活”的使用要求,给住户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
  基地内建筑东低西高,从而平衡小区与小区东侧委羽山的体量对比关系,减少建筑对其压迫感,把代表道家文化的委羽山公园景观作为远景融入小区,丰富小区的文化、景观内涵。
  在户型设计上采用了大面宽、多间朝南,进深又较小的房型:功能合理,明厨明卫。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优异的景观、朝向和通风条件;同时,在边套房型上,选择了阳光公寓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区的景观,做到人景交融,如在画中居,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建筑立面采用江南水鄉特色的现代中式风格,提炼传统元素,结合现代的建筑手段,打造具有道家灵气的“中国风”建筑,与委羽山的道家文化理念融为一体。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建筑观念和应用的崛起,代表着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它代表这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建筑设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实现生态建筑的建设是保护环境的同时,节约能源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必然发展方向。只有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态建设的概念,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未来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晶.浅析生态设计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吉林农业,2011
  [2].邱景.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3].刘彩枫.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
其他文献
摘要: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山地城市.在重庆范围内利用建筑架空接地,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提供共空间,丰富建筑的形态,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建筑营造方式.本文地建筑架空接地手法的基础上,对重庆坡地建筑架空接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吸收重庆传统坡地建筑架空的精髓,从重庆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城市发展等方面出发,提出重庆现代坡地建筑接地架空的营造策略。  关键词:坡地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管理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其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绿色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兴趣日益浓烈,这也促进了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和绿色建筑工程两个角度分析了其施工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
期刊
摘要:在水里工程中,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较晚,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水利工程中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提高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同时,促进水利工程更好的发展下去。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于房地产行业,最初阶段,投资者投资于房地产业最关心的是企业盈利,随着行业发展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除了收益,各阶段存在的风险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的因素,因为风险直接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在房地产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本文主要对建设阶段存在的各种风险加以阐述,这对于投资者在建设阶段的风险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
期刊
摘要:现代人们对居住要求的不断增加,对于房屋建筑的暖通空调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暖通空调设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很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如何解决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就有待于设计人员尽量去解决。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的合理设计方式,并对设计过程中的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保证暖通空调的达到合理布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文章从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四个方面对工程管理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一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问题  低成本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获取利益的根本保障,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管
期刊
摘要 :焊接管理工作一直贯穿于火电焊接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本文着重从焊接人员管理、焊接施工中的技术管理、焊接质量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焊接工程进行管理,以求达到高质量,高标准的焊接水平。  关键词:焊接工程;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TG4 文献标识码: A  一.焊接人员管理    1. 焊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焊接工人是焊接质量的关键,焊工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必须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
期刊
摘要:室内土工试验的数据在岩土工程的勘察报告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设计参数和工程参数,因此室内土工试验的结果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本文分析了室内土工试验出现的相关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对土工试验提供一定意义上的指导。  关键词:岩土工程;室内;土工试验;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基础是勘察工作,勘察的数据结果不精确,将会影响整个工程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建筑行业开始迅猛发展,人们在关注建筑外观形象的同时,更加关注建筑的质量问题。而且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建筑行业中获取一席之地,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就要不断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的安全,使人们放心工作、学习。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期刊
摘要:在热力发电厂中,热电联产汽轮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必要的优化设计可以促进热电联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首先对热电联产的相关概念做了阐述,对热电联产汽轮机进行了分类,根据相应的衡量指标和优化原则,对汽轮机的容量和参数进行适当优化,并总结了优化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热电联产;汽轮机;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面对自然资源不断匮乏的当今,要想对有限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