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来源 :农技服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赤霉病是铜陵市小麦生产上主要病害,重发频率高,危害损失重,中度流行年份一般损失10%~20%,大发生年份损失超过30%,而且病麦中产生对人畜有毒的物质,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利用价值。了解与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与发生规律,为其有效防治及小麦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结合铜陵小麦赤霉病发生现状、危害特点,分析其大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其他文献
为筛选出适合武平县推广种植的优质稻品种(组合),2020年以宜优673为对照,选用9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考察新品种在武平县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广8优676、昌两优8号产量分别为609.4 kg/667m2、606.4 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57.6 kg/667m2、54.6 kg/667m2,增幅分别为10.4%和9.9%,达极显著水平;禾两优676产量为588.2 kg/667m
昆明山海棠为贵州道地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在贵州雷山、剑河和修文等县市已开展其示范种植。为贵州及类似地区昆明山海棠野生资源保护及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对其产地环境、苗木质量、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产地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规范标准的绿色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贵州昆明山海棠绿色生产技术规程(SOP)。
摸清蔷薇科药用植物资源在贵阳市云岩区的基本状况,为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贵阳市云岩区蔷薇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岩区蔷薇科药用植物共有10属10种,其生活型多样,灌木类居多,有5种,占该区调查总种数的50%;其次是多年生草本类和小乔木类,分别有3种和2种。根据入药部位不同可分为全株、根、叶、花和果等5类,其中,以根入药居多,共有5种,占当地调查总种数的50%;以叶入药的其次,有4种;仅有1种以
为贵州绿茶品质提升提供参考,阐述贵州绿茶品质提升在茶园土壤pH、施肥与茶叶加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良茶园土壤的酸度、合理施用有机肥、培育绿茶加工企业、加强茶农技术培训等提升贵州绿茶品质的对策建议。
为都匀市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利用都匀市国家观测站1970—2019年的逐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值等方法,分析
花椒是秦安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晾晒鲜花椒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采摘后的鲜花椒若干燥不及时,会影响其感观与品质;采用5HG-0.3CK型果蔬烘干机烘干鲜花椒,可较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资源。为秦安县及类似地区空气能果蔬烘干机的应用提供参考,介绍了5HG-0.3CK型果蔬烘干机的干燥原理及其在秦安县鲜花椒烘干上的应用现状与效果。
蛋鸡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3个阶段。为蛋鸡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介绍了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为推进黔东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当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从当地土地承包及流转的规模、主体、用途、价格、期限等方面总结黔东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合同不规范和流转政策法规宣传不足等问题,从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和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推进建议。
辣椒是岑巩县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发展乡村振兴的新型特色产业,为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提升种植效益,从辣椒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播种及苗床管理、整地施肥、移栽定植、肥水及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总结岑巩县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为类似区域应用“石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改良酸性耕地提供借鉴,介绍了永丰县“石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的主要内容,推广应用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