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数学教学中人文关怀意识的体现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l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把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置于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位置.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作了一些思考,通过一些教学设计案例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数学教学始终.
  关键词:高中数学;人文关怀;课堂教学;学生主体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数学知识不断积累、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决定着数学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在数学教法研究中凸显学生主体意识,重视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体现学生主体观念,从而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审视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概念传授、学生听讲记录;教师例题示范、学生模仿解答情形不乏少见,这种教学模式粗看上去既体现了教师主导地位,又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所以尽管这种教学模式老套,但也没有遭到太多的非议.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不可辩驳地说明了师生之间是一种命令与服从、要求与遵守的关系,它不仅束缚了学生自由,抑制了学生思维,而且学生非智力性因素发展也受到了限制,容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逃避的心理,这与数学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平等师生关系格格不入,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重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情境,把严肃有加、宽松不足的课堂变为师生平等、相互合作的阵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和谐教学氛围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是师生之间的嘻嘻哈哈,而是一个结合数学教学实际,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与发展的,并更多依赖于教师教学意识而达成的过程. 例如,教师体现数形结合意识进行数学美育教育时,告知学生蜚声海内外的埃菲尔铁塔、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无不反映着数形结合中的经典——黄金分割率,无疑,教学过程中教师这种轻松话题的介入,容易激发学生驰骋数学世界的热情.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是教师落实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 因此,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层面都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诚然,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过程的优化体现在数学教学的不同环节,诸如,课堂导入时的不拘一格、新授知识教学时的生动有趣等等.我们教师只要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有不断突出的教学亮点就可以有效诱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例如,在椭圆内容导入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笔者设计教学导语:我们学生都有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对于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都不会有异议,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下,如果我们把圆形车轮换成三角形车轮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这出其不意的问题给激活了,紧接着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了装配有椭圆车轮的自行车和公共汽车,学生们看罢不禁哄堂大笑,几乎异口同声“如何行使?”“怎么入座?”笔者乘热打铁:同学们是否考虑过为何圆形的车轮能够装配车辆,而椭圆形的车轮就不能够装配车辆呢?显然,教师此时的一个提问把学生已经活跃的思维不断推向高潮,为后续新知识的教学聚集了人气,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言而喻.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数学教学中,我们时常能够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种种莫名与无奈,正如有些学生所言,虽然他们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有关学习任务,并且达到自己的心理目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发现自己课前的认真预习似乎仍然无法阻止自己课堂听讲时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形,单靠自己预习后独立运用相关知识解答习题更是问题百出.显然,这种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并非罕见,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解决学生学习困惑,帮助学生走出茫然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正确的学法成为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不断进取的重要法宝. 例如,在教学反三角函数内容前,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复习之前曾经所学过的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并着重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图象以及性质,然后结合反三角函数概念的预习,要求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 如此,学生不仅复习、巩固了之前所学习的内容,而且也有效预习和掌握了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中教学该部分内容时,学生就容易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 当然,知识的巩固不是靠简单的死记硬背,我们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习题,实现吸收、内化的目的,这样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构建有效评价机制
  评价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课堂教学向好的方向发展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既要体现教师评价的主动性,也要体现学生自评的辅助性,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诚然,教师课堂评价一直是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体现评价的全面性,确保评价的客观性,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转化为学习能力的表现情况.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一个数学概念后,评价学生能否做到有效复述;教师在讲完一个数学例题后,评价学生能否分析归纳解题方法,这其实也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等常规评价策略运用的具体体现. 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今天,评价还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 例如,对于数列教学中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内容而言,由于概念叙述不太抽象,相对而言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定手段检查学生对该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从而评价学生自主阅读时目标的达成程度.
  随着高中学生自主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教师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以便通过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不断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机引导,达到构建高效课堂、发展学生思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探究能力;有效引导
伴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得到很大进步,工业污染情况大幅度下降,有色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仍然不少。关键是要采取新的有力举措,争取新的成绩。
摘要:本文给出Fibonacci数列在植物生长、优选法和蜜蜂路线等方面的应用,对数学竞赛辅导和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用的素材。  关键词:斐波那契数列;选代;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