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独立战争:文明夹缝里的小国修炼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21年3月25日,起义者云集在帕特雷城的圣乔治广场宣誓。

  2021年3月25日,距离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刚好200周年。英国诗人拜伦在《哀希腊》中吟唱:“……让我像天鹅一样歌尽而亡,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
  身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被异族异教统治了近400年之后,依旧能重建自己的民族国家。伊斯兰文明以“同化”出名,然而对希腊潜移默化近400年,却依旧撼动不了希腊的“底子”。希腊成功独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合力,又有着什么样的较量?
  1814年,三位希臘商人在敖德萨重建“友谊社”,从境外鼓动希腊民众为独立做准备。3月25日,3000多名起义者云集在帕特雷城的圣乔治广场宣誓,以武装起义拉开希腊独立战争的序幕。独立成功之后,此日被定为希腊国庆日。

筹备多年的“复兴”

位于乌克兰城市敖德萨希腊广场的友谊社总部

  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兴其国,必先正其史。在文艺复兴的刺激下,希腊精英对“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古希腊文化的继承意识逐渐苏醒。在他们眼里,曾经希腊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失落。
  西方精英认为,作为西方文明源头,希腊应该从穆斯林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希腊人还认为,他们有权利重返和自己同文同种的欧洲民族大家庭。
  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曾说过,“民族主义就是排他的”。因此,复兴希腊古典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是重建希腊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一环。希腊独立战争前后,无论是统一希腊语言,还是引领希腊人改用古希腊英雄名,抑或出版书籍等,希腊精英都是为了“唤醒民众,寻求独立”。
  里加斯运动更是希腊文化复兴的高潮。希腊爱国诗人里加斯在1797年出版的《希腊人权宣言》中,突出了反对奥斯曼帝国压迫,强调自由、平等等观点。
  在复兴希腊文化的过程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曾经身处西方教育巅峰的希腊,如今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已是明日黄花。因此希腊精英认为,只有复兴教育,引进西欧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新式人才,希腊才有希望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因此在独立前的20年,他们在复兴教育上投入了很大心血。
  据说,一名叫作科斯马的阿波库罗僧人,用了8年时间在希腊各地宣传建学校的重要性,企图说服希腊人广建学校,以此改善国家。这时期,新式学校在希腊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著名的帕特莫斯学院就建于1769年。
  新式学校经常开办讲座,积极对比希腊衰落的文化和西方的先进知识,以此加深学生们对希腊文化现状的思考。通过学校的宣传,希腊年轻人不仅见识了自己民族曾经的辉煌,同时也接触到启蒙运动“民族国家”的魅力。
  学校在统一语言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奥斯曼近400年的统治下,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希腊人更多地使用突厥语而不是希腊语。就算使用当时流行的希腊语,也是充斥着大量突厥词汇。
  为了增强民族认同,促进希腊独立运动的发展,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主张全面恢复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语的样貌。另一些比较温和的人从实用角度出发,主张希腊语书面上清除外来词,但在口语上有限保留一些必要的外来词汇。这样既能统一语言提高民族认同,又能很好普及教育,复兴希腊文化。
1826的油画《异教徒与哈桑的战斗》,创作灵感来自拜伦的诗作《异教徒》

  /在奥斯曼近400年的统治下,希腊人更多地使用突厥语而不是希腊语。/

西方对奥斯曼的宗教复仇


  1821年前后,由于实力悬殊,希腊向欧洲各国积极发表了“求助宣言”:“我们决定拿起武器,与暴君作斗争。总之,我们一致决定自由或死亡。我们诚挚地邀请所有文明国家的联合援助,以促进实现我们的圣洁。”
  为了得到英国的帮助,希腊还一度向英国表示,事成后愿意成为其附属国,不过英国拒绝了这一请求。其实早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希腊精英季米特里奥斯·哈尔科孔季莱斯就呼吁威尼斯和“所有的拉丁人”帮助希腊人反抗“可恶、怪异和不虔诚的野蛮土耳其人”。
  然而等了300多年,希腊才等来他们欧洲兄弟的“援手”,而这背后更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对决。
  希腊独立战争爆发之初,欧洲大国对希腊是冷漠的。1825年,奥斯曼借助埃及力量之后,在希腊战场开始反败为胜,掀起了屠杀。男子、老年妇女、儿童成为刀下鬼,年轻女子被迫沦为军妓。
  一些伊斯兰极端分子还叫嚣着发动“圣战”,要把帝国境内所有希腊人杀完。他们更是把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大主教格里高利五世吊死,抛入海中。
  对基督徒的屠杀,对基督教的亵渎,此问题已经上升为世界两大宗教之间的矛盾。欧洲大国因此下定了援助希腊的决心。
  1827年,法王查理十世联合英俄两国,就希腊归属问题共同签署了《伦敦条约》,警告奥斯曼要接受希腊自治的“诉求”,如奥斯曼拒绝履行英法俄的《伦敦条约》,英法俄将在没有奥斯曼同意的前提下,单方面强制推动希腊的自治。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仗着在战场上的得势,没把英法俄放在眼里。随之,希腊独立战争重要的转折点——纳瓦里诺海战爆发了。
希腊独立战争重要的转折点——纳瓦里诺海战

  1827年10月20日,由11艘主力战船、9艘快速帆船和7艘小型船只组成的英法俄联合舰队,驶入纳瓦里诺湾。在对土埃联军劝降未果后,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科德林顿统一指挥三国联合舰队,向土埃联合舰队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三国联合舰队歼灭了土埃联合舰队3/4的有生力量,土埃联军败局已定。此战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江河日下,希腊独立几乎已成定局。当时的欧洲舆论,将这场海战称为“基督徒对穆斯林的伟大胜利”。两年之后,1829年9月,希腊最终取得了独立战争的完全胜利。1830年4月,土耳其正式承认希腊独立。
  由于政府起初的冷漠,面对异教徒对希腊的摧残,欧洲民众痛心疾首,愤怒不已。很多国家的民众组建了“战斗希腊之友委员会”,通过物力、财力、人力支援希腊的独立。甚至很多欧洲知名人士自愿奔赴希腊战场,为希腊的独立出力。
  英国海军上将托马斯·柯克伦,率领希腊人以海盗式袭击方式,沉重打击了奥斯曼帝国的对外贸易。法国人巴勒斯特帮助希腊组建第一支正规军。苏格兰人托马斯·戈登在希腊军中担任指挥官,并在日后著成《希腊独立战争史》。
  其中英国诗人拜伦的事迹最广为人知。他不僅为争取独立的希腊人写下了千古名篇《哀希腊》,还在1824年1月带着9000左右英镑的筹款,和一艘以古希腊神话英雄“海格力斯”命名的战舰,一同奔赴希腊战场前线。同年4月19日,拜伦积劳成疾,带着遗憾病逝于希腊军中。
  虽然短短几个月,拜伦对希腊战局没有起到扭转乾坤之功,但在无数个“拜伦”的努力下,土埃联军的残暴和希腊民众对独立的渴望,在欧洲广为流传。欧洲舆论界掀起反“土埃”、挺希腊的民意狂潮。此事也加快欧洲大国政府介入希腊局势的行动。

君主制与共和制轮回的背后


  刚独立的希腊,不可避免受到欧洲大国的支配,也注定它的民主之路荆棘丛生。独立之初,希腊首任总统卡波季斯第亚斯原是沙俄的外交大臣;法国人担任希腊的军事顾问;英国人是希腊政府的管理人的“太上皇”。

  /为了得到英国的帮助,希腊还_度向英国表示,事成后愿意成为其附属国。/
2021年3月25日,希腊举行独立战争200周年庆祝活动
2021年3月25日,希腊举行独立战争200周年庆祝活动

  卡波季斯第亚斯总统被刺杀之后,就任希腊国王的奥托一世原本是德国巴伐利亚亲王。他受到英法俄的指派,由亲王摇身一变,当上了希腊国王。这种“进口”国王的事例世上罕见。
  连国王都由欧洲大国指派,可想而知欧洲大国对于希腊的干涉到了何等地步。卡波季斯第亚斯曾感叹:“希腊的命运掌握在上帝和欧洲大国的手里。”
  作为西方民主起源地,希腊的民主之路却走得如此坎坷。独立之后,希腊人难以快速消化西方给他们安排的现代化模式,因此造成了希腊政体多次在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徘徊。

瞄准君士坦丁堡的“伟大理想”


  君士坦丁堡自从1453年落入异教徒之手后,是希腊人乃至所有基督徒心底永远的痛。独立后的希腊人定下“伟大理想”计划:夺回君士坦丁堡等故土,解放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所有希腊人。
  这“伟大理想”起源于希腊被异族异教统治多年的屈辱,以及渴望国家强大、一雪前耻的强大欲望。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希腊“伟大理想”中的大部分领土,依然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
  奥斯曼帝国相对希腊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单论实力,如果没有欧洲的援手,希腊的“伟大理想”也只是幻想。1885年,希腊出兵克里特岛,引发严重外交危机;1896年,希腊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
  希腊的“伟大理想”,也得不到欧洲大国的支持。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希腊趁着奥斯曼帝国忙于跟欧洲大国硬拼,企图扩大领土。然而出于平衡地缘政治的目的,英法不惜与希腊撕破脸,派军队占领了雅典港等,阻止希腊的行动。
  英国驻希大使埃德蒙·里昂早在1841年曾就希腊的独立表明态度:“一个真正独立的希腊简直荒谬可笑。希腊可能从属于英国或者俄国,但对于我们而言,希腊不能属于俄国,所以她必须属于英国。”
  处于欧亚非十字路口、东西方文明交汇处的巴尔干半岛,大国势力盘根错节。希腊的“伟大理想”注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小国的宿命,无论是从前还是将来,都注定要仰人鼻息。
其他文献
苹果汽车要来了。  其首款电动汽车AppleCar,据报道已完成原型车组装,将于2021 年9 月发布。新一代苹果汽车將搭载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这种电池体积更小、安全性更高,颠覆性“一如当年的iPhone”。  消息传出后两天内,苹果市值累增888 亿美元。而被称为“车轮上的iPhone”的特斯拉,两天内股价跌掉7.86%,市值蒸发518 亿美元。苹果入局汽车市场,难不成真戳破了特斯拉这个“100
春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  她笑着走来——  桃花绽开笑脸,  美丽的脸庞像是抹了腮红,  引来人们“啧啧”的称赞。  夏天的步伐悄悄  悄悄地,  她开心地来了——  孩子们的T恤衫,  加上“知了,知了”的蝉声,  凑成了热闹的夏天。  秋天的脚步轻轻  轻轻地  她慢慢走来——  “啪啪,啪啪”  果实掉落的声音,  一次次呼唤着果农。  冬,  踏着重重的步伐  来到了世界——  “哈
在被奉为“爱情圣经”的欧洲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后》《爱在午夜降临前》三部曲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主人公爱情之路的漫长跋涉与尘埃落定,也常常能借着光影中两人的游历和日常,窥见欧洲普通人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在《爱在午夜降临前》中,男女主人公赛琳和杰西带着孩子们到一个希腊小岛上度假。在这个“合家欢”的重要场景中,摆在餐桌上的并不是什么大鱼大肉、重磅料理,而是两人和孩子们一起食用以在岛上采摘
5月2日,人们在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市的自由州立公园内游玩  当地时间5月1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离开白宫,前往位于马里兰州西部的戴维营。这个地方总能让外界将总统与“度假”联系在一起。不过,特朗普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勤奋”的总统,对这次行程的定义是“工作周末”。尽管没有安排任何公务活动,但他身边也没有此前度假之行中常伴左右的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和小儿子巴伦。特朗普通过这个行动向外界传递信息—他的工作重心将从
波斯尼亚民族舞蹈  在一次评审世界各国民族舞的会议上,一位斯洛伐克的评审专家训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舞蹈演员,说他们把自己的民族舞蹈跳得像“芭蕾舞一样”,并且要求对方展示出更加“原生态”的舞姿;然而,她却被一位克罗地亚的同行驳斥:“东欧民族的舞蹈,以前何尝不是这样走来的呢?”  驳斥者名叫特里夫克·切别茨,是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最大规模民族舞蹈节的执行主席。他在驾车把我送回酒店的时候,忍不住向我吐起了
牛蛙是一种两栖纲的动物。  由于它的肉质细嫩,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  牛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赏识,成为一种名贵的高级营养菜肴。  在一年四季的生活中,牛蛙的肤色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它在冬季和早春季节的“装束”是深褐色;春夏季又逐渐变成鲜绿色;秋季变成淡褐色,然后颜色慢慢变深。  显然,牛蛙的肤色变化,既是适应保护自己免遭敌害侵袭的需要,也是为了觅食生存
何子维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比往常更悄无声息和迅疾。  確诊数字的冰冷攀升,伴随着恐惧、沉痛和悲悯。而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了一批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流行语,丰富了人们的思维向度。  这些词条包括:专业医学术语和新缩略词WFH (“work from home”的缩写,即“居家工作”)和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的缩写,即“个人防护设备”)、“社
2021年4月22日,印度古瓦哈提,当地民众在体育馆内接种新冠疫苗  自被发现以来,新冠病毒便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向全世界扩散,同时不断变异。当变异发生在关键位点,就会有所谓的变种病毒出现,这在英国、巴西和南非等地已经屡见不鲜。当下,新冠病毒集中的“进化场”,则是全球第三波新冠疫情的暴风眼——印度。  印度各地不断出现新冠变种病毒。在检测出双重变种新冠病毒后,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种三重变种病毒。相伴而來
英国网剧《深挖》剧照  最新推出且火红的网剧《深挖》讲述了二战爆发前夕,一段发生在英国乡间的古代文物挖掘故事。在疫情导致生命消逝司空见惯的当下,该片的主旨很值得回味。在英国脱欧后,英国社会热烈探讨自身民族的过去由来,以及未来的方向,这部网剧也有启迪意义。  该片改编自约翰·普雷斯顿的同名历史小说。如果你喜欢《赎罪》《至暗时刻》等大片,你也会喜欢《深挖》。在该片优美细致、开阔寂寥的英国乡村景色画面和
养羊人把羊圈补好后。当天晚上,狼又来抓羊了,狼在羊圈边上转了一圈又一圈,也没有找到那个洞。它想:本来想抓那只又肥又嫩的小羊饱餐一顿的,谁知道洞被堵上了,我决不能善罢甘休,我一定要吃小嫩羊。于是狼在羊圈邊上刨啊刨。  养羊人听见声音后,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锋利的斧头,悄悄地走近狼,然后举起斧头向狼的头部砍去,把狼一下子砍死了,养羊人不用再担心狼来抓羊了。  从此以后,羊过上了安全的生活。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