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平实的愿望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y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苟瀚文的爸爸
  愿望:希望孩子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健康,每天过得开开心心。
  理由: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性格会一生受用。
  打算如何实现: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不对孩子说谎,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让孩子大胆做事,不怕出小篓子,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多带他到大自然中去。
  齐凯瑞的爸爸
  愿望:希望孩子身体好,品行好,学习更好。
  理由: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所以希望孩子优秀点。
  打算如何实现:多和老师沟通,学习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樊冰炎的爸爸
  愿望:希望全家人健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王姝宁的妈妈
  愿望:住新房,治好病。
  理由:长期生病,期望健康;旧房破损,想装修后搬入新房。
  打算如何实现:加强锻炼,定时服药,努力工作,挣钱修新房。
  李子杰的爸爸
  愿望:希望不要再有余震,让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
  理由:孩子晚上会做噩梦,会被吓哭,看到有裂纹的房间不敢进去,这些令我感到不安。
  打算如何实现:多陪陪孩子,多点引导,少些责骂,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不要让沉重的学习任务埋没了他的想象力。我会尽量配合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尹恒的爸爸
  愿望:希望能带孩子到海洋世界和动物园玩。
  理由:尹恒最喜欢动物。
  打算如何实现:每次的计划都被这样那样的事情耽误了,我争取在过年放假的时候一定带孩子去。
  
  点评
  最平实的愿望,却也是最让人感动的愿望。最欣赏苟瀚文爸爸的愿望,只要我们成人能有这种心态,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最敬佩李子杰爸爸的愿望,能帮助孩子顶住学习的压力,这可是需要很强的决心和毅力的,另外,孩子心灵上的伤痕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抚平的,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希望你们能平安快乐。希望每个愿望都能实现,希望每个愿望都不再是愿望。
其他文献
暑假出游,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不仅旅途的疲劳加倍,旅途常见病也会增多。准备一个急救包,常用药物装上少许,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  中暑先要散热  炎热天气出游,最怕的就是中暑,除了给孩子做好各种防晒措施外,最好携带一些解暑的药物。  如果孩子在出行途中出现体温过高、精神变差、乏力等情况,很可能是中暑前兆,应及时到阴凉通风之处休息,吃些解暑药。最好让孩子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汗湿的衣物,并用毛巾湿水冷
都说父爱如山,深沉、厚重。但自从当上爸爸,我还明白了父爱需要智慧与技巧。面对孩子的冥顽不化,不妨做个狠心的爸爸。其实,所谓狠心,一是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要坚决说“不”,二是不能姑息孩子的性格弱点。  1~3岁是孩子性格及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过了这一最佳时期,纠正起来会很困难。  儿子1岁多时,爷爷奶奶溺爱有加,使他养成了用哭闹当武器以达到目的的习惯。渐渐的,孩子在家里无法无天,动不动就耍赖泼皮,变
新年快到了,邮递员马先生每天都给动物们送来许多贺卡。每当马先生的铃铛“丁零零”响着从小兔门口经过时,小兔总要问一声:“马先生,有我的贺卡吗?”“没有,孩子!”马先生总是这样回答。  那天午后,小兔正在画画,忽然传来“丁零零”的声音。啊,是马先生!小兔飞快地跑出门,只见马先生正把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对面的松鼠姐姐。“哎!又没我的贺卡。难道朋友们都把我给忘了?”小兔失望地想。  “马先生,有我的贺卡吗?
近年来,不少幼儿园采用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教学效果显著。有专家认为,蒙氏教育不仅适用于幼儿园,也适用于家庭教育。那么,蒙氏教育究竟有什么特色和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操作呢?本刊特意请教了梁志椠教授。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对蒙台梭利教育知之甚少,作为这方面的专家,请您谈谈它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梁教授答(以下简称答):蒙台梭利教育是由著名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所创建。
有一天,一只小蚂蚁在草丛里找食物,看见一条毛毛虫躺在草地上。  毛毛虫看见小蚂蚁说:“走开,你这个小不点。”小蚂蚁很生气地说:“你干嘛瞧不起我?”毛毛虫高高地抬起头说:“你的个子这么小,能找到什么食物呢?这是我的地盘,不允許你过来。“小蚂蚁不理它,又去找食物。  这时候,“砰”的一声,只见一块小石子刚好砸在毛毛虫的身上,毛毛虫受伤了。小蚂蚁赶紧爬过去看情况,毛毛虫恶狠狠地说:“你别过来,我讨厌你,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而且要学会创造、学会探索。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专家认为,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对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发展特长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呢?请听听各位家长和老师的看法。    家长发言    张先生(网络工程师 儿子4岁):培养探索能力,应该渗透在孩子生活、
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美化孩子的精神家园,前提是先清除家庭的精神污染。所谓家庭“精神污染”,主要指家里所存在的消极偏激、低级趣味、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现象。它源于家长的处世态度、生活观念,以及粗野的言行、暴躁的脾气、怪僻的性格、不良的嗜好等。这是直接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精神因素。而不少家长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甚至对此熟视无睹。  孩子们与家人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家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
一天上午,我给3岁的女儿讲《木偶奇遇记》。当讲到仙女妈妈死了,皮诺曹哭得死去活来时,女儿忽然问:“妈妈,什么是死?”我一愣,随口答道:“死就是永远都没有了,再也看不见了。”“哦。”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皮诺曹为什么哭呢?”“因为他很爱妈妈呀,妈妈不见了,当然伤心了。”  此时我忽然心生一念,想看看我这个妈妈在女儿心中的分量。于是特意用深情的口吻问道:“宝宝,仙女妈妈死了,皮诺曹那么伤心,如果
不少年轻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交给了老人。我们在对315户家庭调查发现,孩子由祖辈抚养的为173户,占总户数的59.7%。在隔代教养中。祖辈们教养态度、行为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对10个关于教养问题的回答吧。    1 你觉得孩子由谁抚养最合适?    灏灏奶奶:孩子从小就是由我们养大的。上幼儿园后,双休日让他爸爸妈妈带回家,回来准生病。说实在的,交给他们养我不放心。  
男孩不像男孩,男生落后女生,这种现象绝非国内独有,国外也早已出现了这个问题,不少的学者分析认为:“是家庭、学校和流行文化误导了男孩们,使他们深陷于无休止的焦虑之中。”   “男儿有泪不轻弹”是社会对男孩的期望和要求,不允许男孩正常的情绪发泄,不宽容男孩的丝毫差错。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男孩背负着“坚强”的巨大压力,一旦遭遇更大的挫折和失败的刺激,将“彻底摧垮”。从这个角度看,当今社会“男孩更需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