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有家被美国《时代》周刊点名报道的古董手表店,位于长乐路378号,那里离独立设计师小店聚集的区域已经有点远了,周围大都是卖瓷器和古家具的店面:古董手表也不是这个店的主打,只占了柜台的一小角,几乎都是“上海”牌手表,更多的是瓷器花瓶、根雕茶桌、老式座钟之类。
我去那回,店主容先生正坐在桌子后面玩电脑扑克。瞥我一眼立刻断定是个看热闹的,头也懒得抬。我谄媚地上前搭话:“您收了这么多老手表,一定很喜欢吧?”他白我一眼:“我可不喜欢,我就喜欢钱!”
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中国有个最大的“上海”牌手表收藏家,老去那里淘货。来自香港的Joel chan,收了上千只“上海”牌手表,那位容先生对他倒爽利,不论大小品相,一律100元一块。当然JoelChan说,收“上海”牌手表既不是冲着设计,也不是为了升值,仅仅是对历史的好奇和敬仰。
上海手表厂还健在,可不想总被当成老古董,于是他们推出了全新的“老乱”牌手表。“老乱”是上海话,翻译成北京话就成了“牛逼”。“老乱”手表是跟上海的创意工作室和国际广告公司合作设计的,针对年轻人,面向国际市场,特点是新潮。
我曾参加过北京手表厂建厂50年庆典。在旧式的风景中,却有个很新潮的部门“创意策划部”,首领是有“中国陀飞轮之父”美誉的许耀南老师傅。他74岁,腿脚和眼神都不大灵便,却坚持每天都来坐一会儿,他的职责主要是“精神领袖”。其余几个是年轻人,不求数量,每年做出一块表就行,机芯雕龙画风、银坯掐丝珐琅、深浮雕……全是中国传统工艺,做好了到巴塞尔去参展,打品牌。
相比于上海手表厂与新锐设计师合作的“老乱”牌,北京手表厂走的是传统路线,海派与京味儿泾渭分明。可惜套件海魂衫爱好回力鞋的国货青年始终不愿意把钱都掏给国产手表,但审美趣味却得到了升华。搁以前,“北京”牌手表的天安门标志总显得过分老派,现在却是时兴的符号,而“老乱”牌背后的“老乱”二字,初看很“雷”,琢磨琢磨,还是很“老乱”的。
补丁
黑 白
不久前,女儿的一双磨砂皮鞋晒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那可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下的新鞋,女儿难过得哭了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师傅说:“这样看起来显得对称,是刻意而为,会显得别具一格,”虽然我还是不太理解,死马当活马医吧,就把鞋丢下了
第三天下班顺便去取鞋,一眼就看见了那双鞋,鞋子上果然又划下五六道伤痕,但都用铁锈红色的软皮补好,四周用的是粗针大线的细麻绳,针脚故意歪歪扭扭,显得质朴粗犷,与磨砂皮的风格一致,看上去比先前那双更独特也更有趣。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更具审美品位,我连声夸道:“师傅手艺真棒。”
后来又有一天,妻妹拿出一件衬衫给我们看,那是一件白衬衫,因为不小心被钉子钩住,后背上撕出老大一条口子,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的衬衫,才穿了三天就不能再穿。”老婆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拿回家帮你补补看。”结果三天后,再一次看到那件衬衫时,我惊呆了:所有不规则的裂痕和口子全被小心地用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那些被白丝线缝合的裂痕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树枝上的冰花或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老婆特地还在树枝下用花棉布头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原来撕毁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比原先那件更美更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婆说:“都是那个做皮鞋的老师傅给的启发。”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却可以通过巧手匠心,让它呈现出另一种美。
老爸与《红楼梦》
老迪子
老爸曾是一个中学的穷校长,他唯一的爱好是铺上宣纸,在大檀木台上用狼毫毛笔抄写经文。
退休后老爸更清闲,干脆找来“四大名著”一本本抄上了。知道我们从小就喜欢《红楼梦》,我结婚时,爸爸把刚花了一年半功夫抄完的24册120回的《红楼梦》,让老妈糊了锦匣,当唯一的结婚礼物送给了我。从此之后,它和后来抄写的一套《三国演义》一起站在了我的书柜里权当传家宝。
买房那阵银两比较紧张,我曾经半开玩笑地和爸爸商量把那套《红楼梦》当出几十万两银子救急。爸爸觉得,“不轨”的儿子有一天败了家可能真的就把这传家宝卖了。5年后,等4个大部头都抄完了,思来想去,为防止传家宝被卖的惨剧发生,可爱的老爸又把《红楼梦》重抄了一遍。
老爸两次抄《红楼梦》的时候,我都许诺找空好好练练《芥子园》,给他的《红楼梦》配一套原版的绣像插图。可直到现在,我也来动一笔。
如夸网络发达,什么玩意都能在网上找到,但古灯熏影、红袖相伴、端着线装书的范儿才更有心通古人的意境,于是我又打起老爸的主意,让他把《脂砚斋再评石头记》抄写一份用以打发时光。而我再把上学时收藏的章都翻刻一遍再原样盖上就齐活了。
忘了说,老爸为了他的宝贝更像古抄本,或者怕我忘了识字断句的手艺,所有的手抄本上一个标点也没加。或许按老爸的意思,等我退了休。重翻这批手抄本的时候,因一时胡言断句,悟出一个不同的心得也未知呢。看来,我下半辈子不愁没事可做了。
图书馆的气质
许多人与图书馆结缘,常从离家最近的开始。距我家最近的图书馆,位于3小时自行车程的县城。12岁那年暑假,我鼓足勇气和两位好友骑单车前往心中仰望已久的图书馆。3层朴旧小楼,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逼仄幽暗的书架通道与扑面而来的尘土味,是我对图书馆最初的深刻记忆。
关于图书馆的所有记忆渐次打开。那些代表着图书馆气质的故事一个个重新回到心底。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被指控枪杀妻子及其情人,被判无期徒刑。生命完全被禁锢之时,剩下的不过是消磨余下的时光。但安迪选择向希望前行,按照他的价值观,比生命可贵的也许是爱情,比爱情可贵的也许是自由,比自由可贵的,只能是希望。他连续6年向州政府写信,请求在肖申克监狱办一个图书馆,6年里,每周给州政府写一封信,终于获批筹建。图书馆成了安迪精神深处的灯塔,它象征了精神的自由,像许多思想家写出“狱中”系列名著一样,图书馆的世界虽然有限,它是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唯一通道。
同安迪的希望相比,电影《后天》里的图书馆却令人伤感很多。人类遭受自然灾害时,图书馆成了避难所。极其寒冷的天氣,人们围在壁炉边,用燃烧的书籍取暖。当他们撕扯书本,讨论尼采,谈论世界第一本印刷的《圣经》,谈论能给后人留些什么的时候,虔诚的学者流露出失败情绪。大雪覆盖下的图书馆空空旷旷,人类的力量何其渺小,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精神的支撑又何其有力。
幸亏有图书馆,人类的精神家园得到栽荷与维护。图书馆的气质也超越了尺度和规格的度量,用象征的方式,昭示了思想的光辉,使它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我去那回,店主容先生正坐在桌子后面玩电脑扑克。瞥我一眼立刻断定是个看热闹的,头也懒得抬。我谄媚地上前搭话:“您收了这么多老手表,一定很喜欢吧?”他白我一眼:“我可不喜欢,我就喜欢钱!”
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中国有个最大的“上海”牌手表收藏家,老去那里淘货。来自香港的Joel chan,收了上千只“上海”牌手表,那位容先生对他倒爽利,不论大小品相,一律100元一块。当然JoelChan说,收“上海”牌手表既不是冲着设计,也不是为了升值,仅仅是对历史的好奇和敬仰。
上海手表厂还健在,可不想总被当成老古董,于是他们推出了全新的“老乱”牌手表。“老乱”是上海话,翻译成北京话就成了“牛逼”。“老乱”手表是跟上海的创意工作室和国际广告公司合作设计的,针对年轻人,面向国际市场,特点是新潮。
我曾参加过北京手表厂建厂50年庆典。在旧式的风景中,却有个很新潮的部门“创意策划部”,首领是有“中国陀飞轮之父”美誉的许耀南老师傅。他74岁,腿脚和眼神都不大灵便,却坚持每天都来坐一会儿,他的职责主要是“精神领袖”。其余几个是年轻人,不求数量,每年做出一块表就行,机芯雕龙画风、银坯掐丝珐琅、深浮雕……全是中国传统工艺,做好了到巴塞尔去参展,打品牌。
相比于上海手表厂与新锐设计师合作的“老乱”牌,北京手表厂走的是传统路线,海派与京味儿泾渭分明。可惜套件海魂衫爱好回力鞋的国货青年始终不愿意把钱都掏给国产手表,但审美趣味却得到了升华。搁以前,“北京”牌手表的天安门标志总显得过分老派,现在却是时兴的符号,而“老乱”牌背后的“老乱”二字,初看很“雷”,琢磨琢磨,还是很“老乱”的。
补丁
黑 白
不久前,女儿的一双磨砂皮鞋晒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那可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下的新鞋,女儿难过得哭了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师傅说:“这样看起来显得对称,是刻意而为,会显得别具一格,”虽然我还是不太理解,死马当活马医吧,就把鞋丢下了
第三天下班顺便去取鞋,一眼就看见了那双鞋,鞋子上果然又划下五六道伤痕,但都用铁锈红色的软皮补好,四周用的是粗针大线的细麻绳,针脚故意歪歪扭扭,显得质朴粗犷,与磨砂皮的风格一致,看上去比先前那双更独特也更有趣。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更具审美品位,我连声夸道:“师傅手艺真棒。”
后来又有一天,妻妹拿出一件衬衫给我们看,那是一件白衬衫,因为不小心被钉子钩住,后背上撕出老大一条口子,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的衬衫,才穿了三天就不能再穿。”老婆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拿回家帮你补补看。”结果三天后,再一次看到那件衬衫时,我惊呆了:所有不规则的裂痕和口子全被小心地用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那些被白丝线缝合的裂痕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树枝上的冰花或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老婆特地还在树枝下用花棉布头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原来撕毁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比原先那件更美更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婆说:“都是那个做皮鞋的老师傅给的启发。”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却可以通过巧手匠心,让它呈现出另一种美。
老爸与《红楼梦》
老迪子
老爸曾是一个中学的穷校长,他唯一的爱好是铺上宣纸,在大檀木台上用狼毫毛笔抄写经文。
退休后老爸更清闲,干脆找来“四大名著”一本本抄上了。知道我们从小就喜欢《红楼梦》,我结婚时,爸爸把刚花了一年半功夫抄完的24册120回的《红楼梦》,让老妈糊了锦匣,当唯一的结婚礼物送给了我。从此之后,它和后来抄写的一套《三国演义》一起站在了我的书柜里权当传家宝。
买房那阵银两比较紧张,我曾经半开玩笑地和爸爸商量把那套《红楼梦》当出几十万两银子救急。爸爸觉得,“不轨”的儿子有一天败了家可能真的就把这传家宝卖了。5年后,等4个大部头都抄完了,思来想去,为防止传家宝被卖的惨剧发生,可爱的老爸又把《红楼梦》重抄了一遍。
老爸两次抄《红楼梦》的时候,我都许诺找空好好练练《芥子园》,给他的《红楼梦》配一套原版的绣像插图。可直到现在,我也来动一笔。
如夸网络发达,什么玩意都能在网上找到,但古灯熏影、红袖相伴、端着线装书的范儿才更有心通古人的意境,于是我又打起老爸的主意,让他把《脂砚斋再评石头记》抄写一份用以打发时光。而我再把上学时收藏的章都翻刻一遍再原样盖上就齐活了。
忘了说,老爸为了他的宝贝更像古抄本,或者怕我忘了识字断句的手艺,所有的手抄本上一个标点也没加。或许按老爸的意思,等我退了休。重翻这批手抄本的时候,因一时胡言断句,悟出一个不同的心得也未知呢。看来,我下半辈子不愁没事可做了。
图书馆的气质
许多人与图书馆结缘,常从离家最近的开始。距我家最近的图书馆,位于3小时自行车程的县城。12岁那年暑假,我鼓足勇气和两位好友骑单车前往心中仰望已久的图书馆。3层朴旧小楼,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逼仄幽暗的书架通道与扑面而来的尘土味,是我对图书馆最初的深刻记忆。
关于图书馆的所有记忆渐次打开。那些代表着图书馆气质的故事一个个重新回到心底。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被指控枪杀妻子及其情人,被判无期徒刑。生命完全被禁锢之时,剩下的不过是消磨余下的时光。但安迪选择向希望前行,按照他的价值观,比生命可贵的也许是爱情,比爱情可贵的也许是自由,比自由可贵的,只能是希望。他连续6年向州政府写信,请求在肖申克监狱办一个图书馆,6年里,每周给州政府写一封信,终于获批筹建。图书馆成了安迪精神深处的灯塔,它象征了精神的自由,像许多思想家写出“狱中”系列名著一样,图书馆的世界虽然有限,它是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唯一通道。
同安迪的希望相比,电影《后天》里的图书馆却令人伤感很多。人类遭受自然灾害时,图书馆成了避难所。极其寒冷的天氣,人们围在壁炉边,用燃烧的书籍取暖。当他们撕扯书本,讨论尼采,谈论世界第一本印刷的《圣经》,谈论能给后人留些什么的时候,虔诚的学者流露出失败情绪。大雪覆盖下的图书馆空空旷旷,人类的力量何其渺小,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精神的支撑又何其有力。
幸亏有图书馆,人类的精神家园得到栽荷与维护。图书馆的气质也超越了尺度和规格的度量,用象征的方式,昭示了思想的光辉,使它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