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痛经 推拿 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观察病例均来自我院针灸推拿门诊患者,共42例,年龄18~29岁,平均23.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
  诊断标准: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版《实用妇科学》诊断标准。经期出现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痉挛痛和胀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内侧和肛门周围,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甚而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剧痛时可发生虚脱,妇科检查无盆腔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①患者仰卧位,取关元、气海、曲骨、子宫穴,用中指揉法,每穴3~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佳。②患者俯卧位,取肾俞、气海俞、次髎穴,用中指揉法,每穴3~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佳。③在腰骶部涂以介质,用小鱼际擦法横擦腰骶部,以患者感到热力渗透为佳。④捏脊5~7次。每日1次,以经期3天开始至月经期末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 果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88年制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症诊断治疗标准”中有关痛经的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诊未有复发)23例,显效(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需巩固疗效)10例,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可继续治疗)6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观)3例,总有效率92.9%。
  
  讨 论
  
  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功能性痛经容易痊愈,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对于月经病症,中国传统医学中早有记载。古代医家认为冲任督脉,一源而三岐也,皆起于胞中,月经病与三者的盈亏密切相关。刘完素在《妇人胎产论》中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即行,皆从厥阴论;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他认为妇人一生之中在不同的年龄段,于肝、脾、肾的关系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本病病在冲任,责在肝脾肾。它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经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所以,治疗本病应以通为主,以补为佳。手法皆应以轻柔,补益的手法为主。根据《灵枢·经脉》中各经络循行所说,曲骨、中极、关元分别为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三经与任脉在腹部交汇之处,故取三穴操作有取肝、脾、肾三经之精血充养冲任,濡养胞宫之意。督脉贯脊属肾,得肾中命火温养全身,故揉肾俞穴,横擦腰骶部,捏脊,皆可鼓动一身之阳气,温养一身之气血。冲脉“渗三阴”,“渗三阳”,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之要冲,冲脉之气血充盛,才能使胞宫有行经孕胎的生理功能,故笔者从肝、脾、肾三脏为妇人气血之基的理论基础上治疗本病,以调理冲、任、督三脉气血为主,取得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综合疗法治疗颈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对48例病例综合治疗,采用中药治疗、手法按摩、中药外敷等。结果:48例病人治愈38例,显著9例,无效1例(为椎动脉狭窄患者),总有效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取病人患侧阳陵泉、悬钟、丘墟、阿是穴等,并配合TDP照射患处。结果:采用针灸治疗后,扭伤部位肿痛完全消失,患者可自由活动
目的:探讨采用美国GS1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最佳时间。方法:用美国GS1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仅对1226名新生儿按出生天数分组进行听力筛查。结果:出
对UML进行轻量级扩展,建立了一套针对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扩展机制,并建立基于多维建模的OLAP元模型。实现OLAP在概念层上的设计,取代了以往在具体的表结构和数据仓库系统上进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分析HIE患儿90例的CT表现。结果:90例中CT表现正常12例,HIE78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45例,重度25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以安慰剂为对照应用平肝熄风、化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肝风挟瘀证)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评价平肝化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肝风挟
期刊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是辽宁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辽宁省市两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创业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但总体上看,双创仍处于起
摘 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术后局部切口運用冷敷的方法,有效控制或减少渗血、红肿,促进切口早日愈合。方法:对40例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切口给予冷敷30分钟。结果:患者给予冷敷后,自感局部舒适,无剧烈疼痛;临床观察局部切口渗血少,无红肿,愈合快,患者住院日减少。结论:根据冷敷的作用原理,运用冷敷疗法,可有效控制或减少切口渗血、红肿,并能促进切口早日愈合。  关键词 冷敷疗法 甲状腺瘤 护理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