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孩子们,假使中国能有100架像样的飞机和能够驾驶它们的飞行员,他们一定能揍垮那些日本空军!”
——克莱尔·陈纳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上空曾活跃着一群年轻的美国飞行员,他们驾驶画着鲨鱼嘴的战机,让日军闻之色变,中国军民把这支异国航空队称为“飞虎队”。“飞虎队“的历史是中美两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历史,中国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正义事业长眠在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人。
说起“飞虎队”,不能不提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陈纳德将军。出生于1893年的陈纳德是一名美军优秀飞行员,他极富创新精神,率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战术理论,认为利用战斗机拦截战术可以有效遏制敌人的轰炸作战。但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美国并没有获得重视,加上陈纳德脾气倔强,屡屡得罪军方要员,军方在1937年4月令其退役,那一年他44岁。
日寇全面侵华爆发后的1937年7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为了加强空军建设,聘请陈纳德作为空军顾问来华考察。抗战开始时,中国空军名义上有500架飞机,但实际上具备空战能力的只有91架。为了不彻底丧失制空权,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建议陈纳德组建一个外籍空军大队来华参战。陈纳德接受了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了一所航校,并以私人关系招募了一批美军预备役军官到航校任教,希望以美军标准训练出一支全新的中国空军。利用自己在美国军界的影响,陈纳德在华盛顿积极活动,建议政府组织志愿人员来华参战。罗斯福总统经过考虑,认为中国战区对于盟国反法西斯战争意义重大,于是在1941年4月签署命令,批准美国陆军航空队及海军航空兵的飞行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陈纳德组织的美国援华支援航空队,还决定援助中国空军500架战斗机。
1941年7月10日,首批美军志愿者启程前往中国。同年11月,第二批人员来华。但此后不久,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无法履行原定援助计划,此时志愿航空队只得到了勉强可以组建三个中队的100架P-40战斗机。陈纳德在缅甸对这支200多人、良莠不齐的飞行队伍进行整训。他把自己在中国所见日本飞机的作战特点、性能等情况教给队员,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飞行、作战训练。他还坚决淘汰一些意志不坚、技术不过关的队员。
志愿航空队作为中国空军参战,全名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飞机上标有青天白日机徽,为保证志愿航空队能够得到一切必要的帮助,每位飞行员的皮夹克背后都缝制了专门的标志,标志上方是中国国旗,表明其身份是中国空军飞行员,下方用中文书写着“洋人(美国)来华助战,军民一体救护”的字样。运到缅甸的100架P-40,除一架不慎坠海外,其余99架被编入3个中队,这些P-40最为醒目的标志,是机头下方侧面绘制的凶猛的鲨鱼嘴。
志愿航空队的首次空战发生在1941年12月20日。那天,10架日军九九式轰炸机由河内飞临昆明轰炸。陈纳德一声令下,十几架P-40直冲蓝天。威武的“鲨鱼”在空中同日机展开激烈空战,嚣张一时的日机不时地拖着浓烟坠落大地,短短20分钟,队员们就击落敌机6架九九式,击伤4架,自己仅因着陆失事损失一架,极大地鼓舞了我方士气。第二天,日本轰炸机改攻缅甸仰光,陈纳德率队又击落7架。
12月20日的胜利可能是太平洋战场上盟军获得的首次胜利,极大地震动了盟军阵营,《时代周刊》高度评价这次胜利。中国军民开始将美军支援航空队称为“空中飞老虎”,这也是“飞虎队”名称的由来。卡通大王迪斯尼公司专门为志愿航空队设计了吉祥物:一只肋生双翼的孟加拉虎。飞行员们将这个可爱的偶像绘在自己-飞机两侧,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
此后,激烈的空战在缅甸和泰国上空频繁地进行。志愿队员们以数量很少的P-40飞机,迎战数量庞大的日机,屡屡重创日军,让日军非常头疼。
1941年12月23日,日军以20架战斗机掩护54架轰炸机向仰光发动空袭。“飞虎队”成功击落6架敌机,自己损失2架。12月25日圣诞节,日军出动90架轰炸机和60架战斗机来袭。“飞虎队”起飞13架战斗机拦截,一连击落敌方24架轰炸机,自己仅损失4架。圣诞之战证实了“飞虎队”卓越的战斗力。
1942年4月28日,日本天皇生日前夜,“飞虎队”在缅甸腊戊上空以0:22的战绩给天皇送上了一份“厚礼”。3月,日军攻陷仰光,趁势挺进缅北,攻入中国,沿怒江西岸向中国腹地袭来。5月,日军开始在怒江峡谷上架桥,企图渡河东进。7日至12日,“飞虎队”会同中国空军,对暴露在公路上的日军进行猛烈轰炸和扫射,炸毁浮桥和全部架桥设备,沉重打击了簇拥在公路上的坦克、摩托车队、卡车和无处藏身的日军步兵,迫使日军无法渡江,被迫沿滇缅公路向边境退却,彻底粉碎了其渡江入滇的计划。接下来几个月,“飞虎队”在相当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战果:空战中共击落日机297架,地面摧毁150多架,击毙1500多名日军飞行员、领航员及投弹手,自己仅损失12架飞机(地面损失61架),飞行员中牺牲14人,失踪6人,3人被俘。
“飞虎队”的头号王牌是第2中队长戴维·希尔,他在志愿航空队期间驾驶其48号座机击落敌机12架。此外,绰号“公爵”的飞行员罗伯特·赫德曼曾在一天里击落3架中岛Ki-7战斗机和2架三菱Ki-2轰炸机,由此成为志愿航空队一天中击落敌机最多的飞行员,被誉为“单日王牌”。
1942年7月,“飞虎队”改编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第23大队,原志愿航空队1、2、3三个中队分别改为第74、75、76中队,陈纳德也以准将军衔重新加入现役,担任美国在华航空队司令官。7月4日,原美国援华支援航空队正式解散。但中国军民仍然亲切地将这些在中国为了抗日作战的美国航空队称作“飞虎队”。7月4日清晨,也就是志愿航空队编入第23大队当天,23大队少校埃德·雷克托率领4架P-40E升空拦截12架中岛Ki-27战斗机。空战中,雷克托击落2架敌机,这成为志愿航空队的最后一战。
23大队王牌辈出,首任指挥官罗伯特·斯科特上校驾驶P-40E创造了击落日机10架的辉煌战果。后来继任的戴维·希尔则击落18架:副指挥官查克·奥德尔也击落敌机18架。不少飞行员为抗击日寇英勇献身,罗伯特·穆尼上尉就是杰出的代表。1942年12月26日,日军9架Ki-48轰炸机在10架Ki-43战斗机的护航下轰炸云南驿机场,23大队第16中队的穆尼上尉随队驾机拦截,空战在祥云县城上空展开。在击落日军轰炸机一架后,穆尼又击落一架护航日机。但此后不久,他的座机被击中,起火急剧下坠,当时祥云县百 姓看到,在即将落八城内民宅区的一瞬间,飞行员艰难地将飞机拉起飞向城外……为了规避民房,穆尼上尉丧失了宝贵的逃生机会。因为跳伞高度过低,降落伞未能完全打开,穆尼上尉不幸伤重牺牲,祥云人民永远怀念这位英勇的美国青年,将其安葬在祥云并建立了纪念碑。从1942年7月到1943年3月,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第23大队在空战中击落敌机594架,在地面击毁近400架,在美国航空大队中排名第五。
1943年3月10日,第23大队划入第14航空队,除对日作战外,还协助执行“驼峰航线”的飞行及护航任务。自1942年3月仰光沦陷后,盟国援华物资的路上通道被彻底切断。如何将抗战所需的大批物资、弹药运进中国成为当务之急。早在1942年10月,陈纳德就提出开辟从昆明经缅甸到印度的航线,这条航线途经喜玛拉雅山脉,飞机随山势起伏,有如驼峰,而且航线上常有雷暴,气象复杂,还有日机频繁出没,相当艰险,人称“驼峰航线”。陈纳德亲自指挥“驼峰航线”的开辟,经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在3年多的驼峰航线运输中,盟国共向中国运送物资736374吨,损失运输机468架,1579名美国飞行员英勇捐躯。
第14航空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国的抗战。在常德战役中,中国军队在美机的配合下,坚守城池3个月,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日军攻占常德后,第14航空队还协助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了猛烈的空中打击,毙伤日军15000多人,迫使日军仓皇弃城。
抗战后期,已逐步换装P-51”野马”战斗机的14航空队取得了对日绝对优势。1945年1月17日,16架P-51突袭了日军在上海的机场,摧毁敌机70架。当时,正巧有3架日本轰炸机从台湾飞来降落,也被美军一起击毁。
至战争结束,第14航空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1945年8月,陈纳德以少将军衔再次退役,在他行将离开中国之际,中国人民给予这位传奇将军隆重的礼遇。在陪都重庆,无数市民将陈纳德的汽车抬起来,穿过山城的街道,走上层层台阶,一直抬进广场。观礼台上装饰着“飞虎队”的标志,松枝与鲜花构起一道长虹。中国政府授予陈纳德最高勋章,美国军队授予其二级橡叶杰出贡献奖章。对于英勇的“飞虎队”,美国总统罗斯福这样称赞他们“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大智大勇连同你们惊人的业绩,使整个美国为之自豪。”
——克莱尔·陈纳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上空曾活跃着一群年轻的美国飞行员,他们驾驶画着鲨鱼嘴的战机,让日军闻之色变,中国军民把这支异国航空队称为“飞虎队”。“飞虎队“的历史是中美两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历史,中国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正义事业长眠在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人。
说起“飞虎队”,不能不提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陈纳德将军。出生于1893年的陈纳德是一名美军优秀飞行员,他极富创新精神,率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战术理论,认为利用战斗机拦截战术可以有效遏制敌人的轰炸作战。但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美国并没有获得重视,加上陈纳德脾气倔强,屡屡得罪军方要员,军方在1937年4月令其退役,那一年他44岁。
日寇全面侵华爆发后的1937年7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为了加强空军建设,聘请陈纳德作为空军顾问来华考察。抗战开始时,中国空军名义上有500架飞机,但实际上具备空战能力的只有91架。为了不彻底丧失制空权,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建议陈纳德组建一个外籍空军大队来华参战。陈纳德接受了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了一所航校,并以私人关系招募了一批美军预备役军官到航校任教,希望以美军标准训练出一支全新的中国空军。利用自己在美国军界的影响,陈纳德在华盛顿积极活动,建议政府组织志愿人员来华参战。罗斯福总统经过考虑,认为中国战区对于盟国反法西斯战争意义重大,于是在1941年4月签署命令,批准美国陆军航空队及海军航空兵的飞行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陈纳德组织的美国援华支援航空队,还决定援助中国空军500架战斗机。
1941年7月10日,首批美军志愿者启程前往中国。同年11月,第二批人员来华。但此后不久,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无法履行原定援助计划,此时志愿航空队只得到了勉强可以组建三个中队的100架P-40战斗机。陈纳德在缅甸对这支200多人、良莠不齐的飞行队伍进行整训。他把自己在中国所见日本飞机的作战特点、性能等情况教给队员,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飞行、作战训练。他还坚决淘汰一些意志不坚、技术不过关的队员。
志愿航空队作为中国空军参战,全名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飞机上标有青天白日机徽,为保证志愿航空队能够得到一切必要的帮助,每位飞行员的皮夹克背后都缝制了专门的标志,标志上方是中国国旗,表明其身份是中国空军飞行员,下方用中文书写着“洋人(美国)来华助战,军民一体救护”的字样。运到缅甸的100架P-40,除一架不慎坠海外,其余99架被编入3个中队,这些P-40最为醒目的标志,是机头下方侧面绘制的凶猛的鲨鱼嘴。
志愿航空队的首次空战发生在1941年12月20日。那天,10架日军九九式轰炸机由河内飞临昆明轰炸。陈纳德一声令下,十几架P-40直冲蓝天。威武的“鲨鱼”在空中同日机展开激烈空战,嚣张一时的日机不时地拖着浓烟坠落大地,短短20分钟,队员们就击落敌机6架九九式,击伤4架,自己仅因着陆失事损失一架,极大地鼓舞了我方士气。第二天,日本轰炸机改攻缅甸仰光,陈纳德率队又击落7架。
12月20日的胜利可能是太平洋战场上盟军获得的首次胜利,极大地震动了盟军阵营,《时代周刊》高度评价这次胜利。中国军民开始将美军支援航空队称为“空中飞老虎”,这也是“飞虎队”名称的由来。卡通大王迪斯尼公司专门为志愿航空队设计了吉祥物:一只肋生双翼的孟加拉虎。飞行员们将这个可爱的偶像绘在自己-飞机两侧,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
此后,激烈的空战在缅甸和泰国上空频繁地进行。志愿队员们以数量很少的P-40飞机,迎战数量庞大的日机,屡屡重创日军,让日军非常头疼。
1941年12月23日,日军以20架战斗机掩护54架轰炸机向仰光发动空袭。“飞虎队”成功击落6架敌机,自己损失2架。12月25日圣诞节,日军出动90架轰炸机和60架战斗机来袭。“飞虎队”起飞13架战斗机拦截,一连击落敌方24架轰炸机,自己仅损失4架。圣诞之战证实了“飞虎队”卓越的战斗力。
1942年4月28日,日本天皇生日前夜,“飞虎队”在缅甸腊戊上空以0:22的战绩给天皇送上了一份“厚礼”。3月,日军攻陷仰光,趁势挺进缅北,攻入中国,沿怒江西岸向中国腹地袭来。5月,日军开始在怒江峡谷上架桥,企图渡河东进。7日至12日,“飞虎队”会同中国空军,对暴露在公路上的日军进行猛烈轰炸和扫射,炸毁浮桥和全部架桥设备,沉重打击了簇拥在公路上的坦克、摩托车队、卡车和无处藏身的日军步兵,迫使日军无法渡江,被迫沿滇缅公路向边境退却,彻底粉碎了其渡江入滇的计划。接下来几个月,“飞虎队”在相当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战果:空战中共击落日机297架,地面摧毁150多架,击毙1500多名日军飞行员、领航员及投弹手,自己仅损失12架飞机(地面损失61架),飞行员中牺牲14人,失踪6人,3人被俘。
“飞虎队”的头号王牌是第2中队长戴维·希尔,他在志愿航空队期间驾驶其48号座机击落敌机12架。此外,绰号“公爵”的飞行员罗伯特·赫德曼曾在一天里击落3架中岛Ki-7战斗机和2架三菱Ki-2轰炸机,由此成为志愿航空队一天中击落敌机最多的飞行员,被誉为“单日王牌”。
1942年7月,“飞虎队”改编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第23大队,原志愿航空队1、2、3三个中队分别改为第74、75、76中队,陈纳德也以准将军衔重新加入现役,担任美国在华航空队司令官。7月4日,原美国援华支援航空队正式解散。但中国军民仍然亲切地将这些在中国为了抗日作战的美国航空队称作“飞虎队”。7月4日清晨,也就是志愿航空队编入第23大队当天,23大队少校埃德·雷克托率领4架P-40E升空拦截12架中岛Ki-27战斗机。空战中,雷克托击落2架敌机,这成为志愿航空队的最后一战。
23大队王牌辈出,首任指挥官罗伯特·斯科特上校驾驶P-40E创造了击落日机10架的辉煌战果。后来继任的戴维·希尔则击落18架:副指挥官查克·奥德尔也击落敌机18架。不少飞行员为抗击日寇英勇献身,罗伯特·穆尼上尉就是杰出的代表。1942年12月26日,日军9架Ki-48轰炸机在10架Ki-43战斗机的护航下轰炸云南驿机场,23大队第16中队的穆尼上尉随队驾机拦截,空战在祥云县城上空展开。在击落日军轰炸机一架后,穆尼又击落一架护航日机。但此后不久,他的座机被击中,起火急剧下坠,当时祥云县百 姓看到,在即将落八城内民宅区的一瞬间,飞行员艰难地将飞机拉起飞向城外……为了规避民房,穆尼上尉丧失了宝贵的逃生机会。因为跳伞高度过低,降落伞未能完全打开,穆尼上尉不幸伤重牺牲,祥云人民永远怀念这位英勇的美国青年,将其安葬在祥云并建立了纪念碑。从1942年7月到1943年3月,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第23大队在空战中击落敌机594架,在地面击毁近400架,在美国航空大队中排名第五。
1943年3月10日,第23大队划入第14航空队,除对日作战外,还协助执行“驼峰航线”的飞行及护航任务。自1942年3月仰光沦陷后,盟国援华物资的路上通道被彻底切断。如何将抗战所需的大批物资、弹药运进中国成为当务之急。早在1942年10月,陈纳德就提出开辟从昆明经缅甸到印度的航线,这条航线途经喜玛拉雅山脉,飞机随山势起伏,有如驼峰,而且航线上常有雷暴,气象复杂,还有日机频繁出没,相当艰险,人称“驼峰航线”。陈纳德亲自指挥“驼峰航线”的开辟,经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在3年多的驼峰航线运输中,盟国共向中国运送物资736374吨,损失运输机468架,1579名美国飞行员英勇捐躯。
第14航空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国的抗战。在常德战役中,中国军队在美机的配合下,坚守城池3个月,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日军攻占常德后,第14航空队还协助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了猛烈的空中打击,毙伤日军15000多人,迫使日军仓皇弃城。
抗战后期,已逐步换装P-51”野马”战斗机的14航空队取得了对日绝对优势。1945年1月17日,16架P-51突袭了日军在上海的机场,摧毁敌机70架。当时,正巧有3架日本轰炸机从台湾飞来降落,也被美军一起击毁。
至战争结束,第14航空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1945年8月,陈纳德以少将军衔再次退役,在他行将离开中国之际,中国人民给予这位传奇将军隆重的礼遇。在陪都重庆,无数市民将陈纳德的汽车抬起来,穿过山城的街道,走上层层台阶,一直抬进广场。观礼台上装饰着“飞虎队”的标志,松枝与鲜花构起一道长虹。中国政府授予陈纳德最高勋章,美国军队授予其二级橡叶杰出贡献奖章。对于英勇的“飞虎队”,美国总统罗斯福这样称赞他们“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大智大勇连同你们惊人的业绩,使整个美国为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