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不完善的设施维护计划、缺乏专业化的维护人员、设备老化和损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如建立科学合理的设施维护计划、加强维护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引入新技术和设备等。
其他文献
蒙古高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和生态系统脆弱带。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综合影响下,蒙古高原成为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植被在地球表面能量交换和水文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遥感监测到的植被不仅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受到野火等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这严重限制了我们对植被变化特征的理解。本文以蒙古高原植被物候为切入点,研究蒙古高原植被物候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植被物候参数对水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层数、建筑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而建筑规模、建筑内部复杂性、小区内建筑密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此种情况下,会对灭火救援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与困难。为切实降低建筑火灾事故出现概率或降低建筑火灾事故出现后对建筑及居民所造成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火监督措施,并基于建筑高度、建筑结构等因素,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消防标准与要求,在建筑内配备多
期刊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消防设备是施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防设备的完整、有效配置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对此,该文首先概述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消防设备配置工作,然后探讨了消防设备配置期间存在的难点,并总结了辅助消防设备配置的工作方法及关键技术,最后提出消防设施配置的管理方法,包括制订定期维护计划、设计维护管理指标、落实设备检查与测试工作。
期刊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在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消防通道狭窄等情况下,火灾的危害性更是不容小觑。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及设备管理措施的探讨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及设备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促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正>立体几何中,截面图的求作是非常困难的.它的作图原理只不过是4个公理,然而在实际解题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作图困难重重.笔者在近日的解题中发现,空间向量的合理运用能轻松解决这类问题.
期刊
探究黄土高原地区气象因子对植被覆盖的影响作用以丰富生态修复理论。基于黄土高原2001—2017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与气象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分析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对植被覆盖变化的直接及间接影响作用,为该地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黄土高原地区年际间植被明显波动增长,降水变化大体
期刊
随着近年来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消防设施的安装使用率也逐渐增高,但大多数人甚至很多专业人士对消防设施设备安装质量问题并不重视,导致在安装质量上出现了许多通病。消防设施设备作为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如果出现问题将为后续使用埋下隐患。本文就消防设施设备安装通病进行分析,并在防范和治理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期刊
在蒙古栎林地阳坡和阴坡各设置3块样地(20 m×30 m),每个样地随机布置土壤聚氯乙烯(PVC)环9个(上、中、下每个坡位各3个,环高5.0 cm、内径19.5 cm)。应用LGR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915-0011,USA)配备土壤呼吸气室(PS3000,China)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利用仪器自带温湿度探头就近同步测量土壤环周围5 cm深度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量。测量自2017年4月12日—1
期刊
通过水热炭化方法 (HTC)制备纤维类生物质炭材料,是当前废弃生物质高值化处理的一种方式。生物质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涉及水解、降解、聚合等复杂反应。制备的水热炭性质如形貌、孔结构、表面官能团分布等受原料物理化学结构和水热反应条件影响较大,而水热炭的性质直接影响水热炭的应用。木质素炭化需要较高的水热强度,生成的水热炭石墨化程度和稳定性更高,可应用于导电、耐高温材料等领域;
期刊
为筛选有效防控番茄灰霉病的药剂,设置了5种不同药剂处理,调查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控效果,以及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灰霉病表现出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以吡噻菌胺、啶酰菌胺处理的防效均较好,叶部病害防效超过80%,果部病害防效也超过80%,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从产量上来看,吡噻菌胺、啶酰菌胺处理的增产率均超过20%,可以作为灰霉病防控药剂的首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