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漂”矢野浩二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oi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年我演过许多‘鬼子’;这些年,我成了家,当了中国女婿,请别再叫我‘鬼子’了。”
  戏份杀青的这天上午,矢野浩二一直在接受媒体采访。记者换了一拨又一拨,他始终极其配合地回答提问,间或点头哈腰说“谢谢”,客气得有些谦卑,用带有日本腔调的国语、夸张的肢体动作逗乐在场的记者。
  这个中国电视银幕上最著名的“日本鬼子”,这次在都市悬疑商战电影《最佳嫌疑人》里本色出演配角“浩二”。那是最真实的他,乐观、爱笑,充满幽默感。
  可生活往往笑中带泪,已近不惑的浩二,闯荡中国影视圈十余年,曾获得最优秀外国艺人奖,但提及自己深入人心的角色:“除了‘鬼子’,还是‘鬼子’。”
  北漂“鬼子”专业户
  1974年,矢野浩二出生在日本大阪,上有三个姐姐,作为家中独子,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可浩二调皮捣蛋,并未在学业上有所建树,18岁高中毕业便跑去一家小酒馆打工。偶然,一位酒客玩笑:“浩二,你这么年轻,长得也不错,去东京当演员吧。”
  稀松平常的调侃改变了浩二的命运,他真辞了工作,前往梦想的东京,成了演员助理,在日本演艺界一混就是8年,伺候老演员,偶尔跑跑龙套。
  2000年,26岁的浩二接到片约第一次来中国,饰演偶像剧《永恒恋人》中的男一号。这部剧没火,但他的中国朋友很看好:“你能在中国成为偶像明星。”次年,浩二便带着明星梦和9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只身前往北京,成了一名日本“北漂”。
  梦想很快被现实击碎。只会说“你好、对不起和谢谢”的浩二,连日常交流都困难,更何况进组演戏。在北京耗了一年多,他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每天拿着地图跑遍经纪公司去自我介绍,结结巴巴的中文老被对方嫌弃,只得频频打电话给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
  “有没有剧组需要日本演员?”“没有。”永远一致的答案。
  人生地不熟,没有收入,还要支付日常开销、花钱学习中文,兜里的钱很快见了底。大部分时间,他只能宅在逼仄的家里,吃着挂面,看着电视。朋友知道他的窘境,常过来接济。每顿饭后,浩二都想抢着付钱,但手伸进裤兜的那一刻,又窘迫地缩了出来。
  什么都没得吃的夜晚才难熬,租住在地安门帽儿胡同的浩二,独自站在窗户前,听着邻居家门内的热闹,闻着饭香,遥望着景山公园的夜景,勉强扯动嘴角鼓励自己:“别一直想着回日本了,你看,北京还是挺美的。”
  又挨过了八个月,浩二接到一个电话,说正在拍摄《走向共和》,需要一个日本演员。他激动得握不稳电话,急急奔赴片场,饰演了长久以来的第一个角色——日本的明治天皇。
  此后,浩二的片约逐渐增多,但基本上都是“日本鬼子”的角色,一成不变的一撮小胡子,满口的“八嘎呀路”,也因此被封为“鬼子专业户”。如此到了2008年,浩二有幸加盟汪涵主持的《天天向上》后,知名度迅速提高,片约不断,才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耳朵”爱上“辣妹子”
  事业小有所成后,父亲开始督促浩二的婚姻大事,“快四十了,也该结婚生子了。”浩二推托着,心里早有决定:“我要找个中国女孩当媳妇。”
  缘分说来就来,一次朋友聚会,浩二遇上了她。她是重庆涪陵人,1979年出生,瓜子脸、大眼睛,典型的重庆美女。浩二心神一动,和她攀谈起来。
  女孩不扭捏,说话直来直去,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恍惚间,浩二想起因骨癌病逝的母亲——那个兢兢业业的女人,站在家门口等他回家,看他调皮扬起巴掌抽他,偶尔凶巴巴,偶尔又满眼温柔,和眼前的她竟有几分相似。浩二的眼里泛起泪光,对女孩的好感不自觉加分。
  学日语的她很容易就和他聊开了,从日本文化到中国文化,从岩井俊二的电影到宫崎骏的漫画,从日本寿司到重庆火锅。“总觉得聊不完,都期待下一次见面。”
  隔三岔五,浩二约她出来。借学习中文之名,和她聊天。让她帮忙翻译剧本,尤其是晦涩难懂的词语。她拿着剧本,绘声绘色地表演,看他专注的样子梨涡浅笑。北京的老胡同、天安门、北海,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感情在不知不觉升温。
  浩二喜欢细水长流的感情,用真诚打动着她。而他的大男子主义,仍是她极为厌恶的。“在日本,都是女人让步!”争吵后,浩二瞪着她,决不妥协地摆出日本道道。重庆女孩哪会吃这套,扭头就吼:“这是在中国!当‘耳朵’才是爱老婆的表现!”
  每次都不欢而散,时间久点,浩二也揣摩出了相处秘诀:“辣妹子”吃软不吃硬,我得服软。他对她言听计从,还学会给她做荞麦面和寿司,说话也委婉起来:“你很坚强,有时候是我的依靠,要是能温柔点就更好了。”她知情识趣,抽空到片场探班,给他送去爱心便当。
  2009年年中,交往了半年多的两人走进了婚姻。浩二在北京彻底扎了根,买了房,实现了盼望多年的“住在中国,娶个中国老婆”的愿望。
  扎根中国家庭
  日本男人通常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但浩二认为:工作和家庭同等重要。
  2010年9月,妻子临盆前,浩二特地告知制片方预产期的前后10天都不要安排拍戏。结果女儿却提前两周出生,浩二急匆匆从片场赶到病房。女儿包裹在暖暖的被褥里,只探出一个粉嘟嘟的小脑袋,浩二小心翼翼地抱起软软的她,感动得流下眼泪。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博客《女儿是2010年最好的礼物》宣告幸福,还让她加入中国国籍,取名心月,希望她像月亮一样美好。
  有了女儿后,浩二更恋家了,没戏时都窝在家里当超级奶爸,换尿片、洗奶瓶、哄孩子睡觉。每天清晨,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凑到女儿的小床旁边,看她小小的鼻孔一张一息,宠溺地亲吻她的额头。
  “抚养孩子的成果就是能看到她的整个成长过程。”浩二很满足,这成为他人生的新意义。女儿学说话起,他便开始“双语教学”。他教她日语,妻子教她中文。他也教女儿日本礼仪,每次吃饭前都说说感谢的话,女儿有时撅嘴嫌麻烦,他一本正经地强制执行:“我和妻子在教育方面意见统一,都实行狠心教育,爱她,但绝不宠她。”   浩二的宠其实是挂在心里的。长期在外拍戏,不能随时呆在女儿身边,就拿着手机用微信聊天。片场休息间隙,总能看到浩二呆望着手机,等待心月的留言。哪怕她咿咿呀呀乱说一通,浩二都会听上好几遍。9月14日,女儿3岁生日,他特意从正在拍戏的重庆赶回北京,学着娃娃音和女儿交流:“心月,你可以许三个愿望。”心月眨巴着眼睛:“我要蛋糕、开心和奥利奥。”他动情地拥着女儿:“我会尽可能把所有的开心都给你。”
  更多时间里,浩二都在学着融入中国家庭,每年春节,跟妻子回重庆过年,提着大包小包的伴手礼,给丈母娘献殷勤。丈母娘对这个女婿很满意,经常关心他的拍戏情况,担心他吃不惯片场的饭菜,老给他寄涪陵榨菜。
  浩二轻松博得妻子及家人的青睐,可观众的喜爱,却迟迟没来。
  和阳光一起灿烂
  浩二是目前在中国最成功的日本演员。“可他内心其实挺痛苦的。”与他合作过的导演刘一志说:“中国人恨银幕里的他,一个人总被骂,肯定不好受。”
  怀揣着成为偶像明星的梦想,却一直饰演着众人厌恶的“鬼子”,浩二觉得憋屈。有段时间,他一见到日本军服就想吐,极力想改变戏路。
  可不接“鬼子”的角色,工作就清闲下来,有时一连几个月都接不到剧本。百般不愿,还是觉得端好饭碗更要紧,他想在演技上突破,可对角色的理解根本派不上用场:“演‘鬼子’只需嗓门大、声音猥琐就行,演得越夸张越丑恶导演越认可。”
  角色是角色,生活是生活。生活中,他不愿被人认出是演员,怕被厌弃。有次搭出租,司机反复盯着他看,他压压帽檐,试图躲过目光。对方问:“你是《大刀》里的‘鬼子’?”浩二尴尬笑笑:“对,对,我就是日本‘鬼子’。”“演得很逼真啊!”司机补充:“很让人讨厌!”
  浩二不免因此伤感,每当这时,他会想起多年前饰演的第一个日本角色明治天皇,似乎戏路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最初的梦想。
  “我一直在演一出自嘲的闹剧,欢喜之后,生活该怎么继续。”浩二对未来的发展隐隐担忧,他已经不年轻了,还没演过一个除“鬼子”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2012年,在电视剧《盛宴》里,来中国11年的浩二第一次出演“中国人”,“一个英雄的角色,他是中国地下工作者。”浩二至今难掩兴奋。除去饰演中国人,浩二也喜欢主持《天天向上》这样的综艺节目。那是他的舞台,能尽情地放松和调侃。
  就像此刻,肆意在众人面前搞怪,展现大阪人骨子里的幽默感。这才更接近他的博客名“和阳光一起灿烂”,这是他心底最渴望的角色状态——远离丑恶、纷争和杀戮,迎接着观众的掌声和崇拜。
其他文献
哟嗬!集情感故事、生活贴士、明星动态、养生保健、热点新闻、杂志文摘等于一身的《家人》官方微信,邀小伙伴们集体围观啦。  即日起,您只需加入我们的官方微信,并回复“《家人》杂志,也是我们的家人”,就有机会获得红蜻蜓时尚钱包、京润珍珠美白精华、《家人》2014年定制台历等各级好礼。与我们微信长期互动的粉丝,更有机会获得年底大礼包。快拿出手机扫扫吧!
期刊
重庆的向某怀疑自己的女儿与其男友发生过性关系,虽然女儿矢口否认,但他仍不相信。在两人争吵之后,这位父亲将“毒手”伸向了女儿——为了验明女儿是不是处女身,他竟然强行要与女儿发生性关系,荒唐至极!
期刊
法国夏洛特市的Martha Mason,因自小患小儿麻痹而瘫痪后,在一个固定的“铁肺”(一种呼吸机)中生存了60年。虽然健康状况一直比较糟糕,但她的一生是充实的,她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和大学毕业,举办过很多次晚餐派对,甚至还写了一本书《呼吸:在铁肺中的一生》,描述了自己一生中面对的挑战、痛苦和快乐。
期刊
喀麦隆母亲们为防女儿过早有性行为,竟把滚烫石头当成熨斗,熨烫女儿胸部。31岁的纳南11岁开始,每晚都被阿姨压在床上,妈妈拿着在水中煮得滚烫的石头烫她胸部,迫使其胸部发育迟缓。
期刊
不过一个月,李亚鹏和王菲似乎已走出离婚的阴霾。前者高调出席酒会、和女星豪饮,好似不受离婚影响;后者选择出国旅行,笑容满面,心情似乎相当不错。  夫妻俩一个高调一个超脱,观众们却着急了——操了一个月的闲心来刨根究底,事件当事人居然愉快地离婚,愉快地开始新生活,这是真不把婚姻当回事?  怎么可能有无过错的离婚  李亚鹏最新的离婚新闻点击率居高不下:“我曾多次想自杀。”  从9月13日发布离婚消息至今,
期刊
没有出现以下情况,婚姻就可过下去。  男强女弱版  家庭暴力 小三入侵 婆媳问题  女强男弱版  小三入侵 财产纠纷 家庭角色混乱
期刊
人们对明星离婚的态度,不过是自身婚姻观念的投射。如果婚姻不是出现出轨、嫖娼、家暴、经济纠纷甚至吸毒等重大问题,都没必要离婚。很多人不离婚,不是因为重视婚姻,而是为了顾全孩子、保全颜面或是对前妻前夫身份的恐惧早已杯弓蛇影。当自己委曲求全,看到他人婚姻破裂时,就会先入为主地寻找过错方这个离婚主因。  但结婚离婚,不过都是一种选择。换个方式相处,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的,而非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情,从此翻
期刊
李,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苗圃  2007年拍剧与苗圃暧昧,被拍到两人牵手吃饭;而李亚鹏发布离婚消息当天,苗圃在微博上写道:“今天对于我来讲…一个词形容…开心”。  上海某三线女星  此前有消息指,李亚鹏最近与上海一名三线女星交往甚密,王菲早有耳闻。  女编剧  据香港某周刊报道,有多位圈内人士爆料,称李亚鹏与一女编剧勾搭上,且被王菲当场抓包。  花店老板  网易娱乐收到知情人爆料,李亚鹏与某花店老
期刊
我们都认为糟糕的生活习惯是网络所致,甚至发明了“网络依赖症”这样的新词,但没有网络,那些糟糕的事并不会减少。保罗用“一年断网生活”的实验证实了这点。  作为一名网络科技写手,保罗毫不怀疑自己患了“网络依赖症”。他认为是网络令他精疲力尽。如雪片般飞来的海量邮件,以及没完没了的网络信息,让他喘不过气来。“网络让我变得很懒散,终日上网逐渐变得没有意义,并日渐腐蚀着我的灵魂。”  一年前,时年26岁的保罗
期刊
在索马里遭绑架460天,受尽挨饿、疾病、毒打和轮奸的折磨,传言为绑匪生下一子,然而,获救后她却建立了一个致力于改善索马里的慈善机构。“只有宽恕才能让我继续活下去。”地狱般的经历改变了这个渴望出名而选择去索马里的天真姑娘。  渴望出名的战地女记者  索马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国家”,而这恰恰是阿曼达·林霍奥特选择前往的原因。  阿曼达出身于加拿大一个贫穷家庭,没上过大学,十几岁开始打工,是一名酒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