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期的变革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之人心摹手追,朝夕揣摩,好不辛苦。赵华双先生是位修养全面的画家,尤其在山水与花鸟两科突出。浸淫其间,宵衣旰食,兀兀穷年,终有如此面貌。
  其花鸟之作,老笔纷披,逸笔草草,斑驳朴茂,貌拙气酣,为传统一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过江之鲫,不计其数,此路数的花鸟画家,可谓多矣。人之耳目,喜新厌故,世俗情态,始乱终弃。急于摆脱传统面貌而自立门户,几成所有花鸟画家的潜意识,李北海曰“似我者病”,白石老人也有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箴言。此思潮下,实验笔墨层出,传统形式黯然,人必各自立家,方能与古人相抗,然变古法要有胜古人处,不知古人,却言不取古法,终是空中楼阁、无稽不经之举。赵孟頫曾言:“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对于进入传统,未见如赵先生般竟日忘返、乐此不疲者也。传统的命题还有多少余怀没有抒发,传统的溝洫还有多少车辙没有注水,这似乎是一个专业得有些形而上的问题,却与每个画家息息相关。其未敢草率易帜,传统是中国画稳固的基础。
  花鸟画一科,历来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若想于此科有所成就,着实不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意虽旧,道理皆知,却能弥久不竭,常说常新,何以然?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古之美德也。赵先生深入丹青既久,于此不怠,深谙此道,通晓此理。
  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法,成造化之功也。墨溶于水,千变万化,浓而不滞,淡而不薄,枯而不涩,湿而不漫,皆源于水分之掌握。在此基础上的随类赋彩,或略施以求淡雅,或复笔以示浓重,深浅聚散,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皆质朴稚拙、浑然平实格局。唐志契《绘事微言》云:“逸有清逸,有雅逸,有俊逸,有隐逸,有沉逸。逸纵不同,从未有逸而浊、逸而俗、逸而模棱卑鄙者。逸虽近于奇,而实非有意为奇。虽不离乎韵,而更有迈于韵。”此逸,即笔之草草也。赵先生画中之逸,亦画中之格,此一点,我最为看重者也。
  赵华双先生是位处于上升期的画家。与之相识有年,总想写些什么,却是几次动笔,几次搁浅,唯恐无以全面概括、准确表述。其看似木讷寡言,实则手眼通天之人,言表皆在作品之中。其总在思索着什么,先前以为是似乎,后来才知是肯定,往往不经意间的一两句话,便能切中要害。
  人思索,画自然变。每见其新作,或多或少,添了新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变革的前提是知不足,阵痛是舍弃一部分既有,所谓虚怀方可若谷,若谷即内含万象,最是谷中的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古诗人比兴,多取鸟兽草木,而草虫之微细,亦加寓意焉。那奔放中的含蓄、飘逸中的矜持最是难得,陶然中的忧郁、沉湎中的镇静更是不易,其间的法度,非一朝一夕不可以把握,它说不出道不明,画眉深浅己自知。凡此皆外师造化,未尝定为何法也。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化教育引进农村课堂成为现实,有力地促进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促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网络资源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
作为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的康书增一点也不避讳,他说自己是11岁那年离开了家乡河北农村的贫瘠土地,随父母来到新疆,在穷乡僻壤的大山里当了十年的农民。后来是艺术院校重新招生的福音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一跃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等美术专业院校的天之骄子。从此,他勤勉、笃实,艺术之翼逐渐丰满、强硬,人生之路也由农民走上了大学讲坛,成为集教授、画家、院长于一身的复合型艺术家,在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扎下了
期刊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川芎嗪(TMP)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1)假手术组(N=24),按取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进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进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可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中历史资料进行探究,并根据实际历史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并能将学生实际生活和历史教学联系起来,拉近学生
摘要: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驱力存在,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地理科目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高考分数达成。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实现学生改变对地理科目的定位,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发的学习,实现地理思维的充分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高考分数;地理思维  一、 引言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