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血热病毒多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原核表达纯化新疆出血热病毒(XHFV) YL04057株的多表位肽,以其为抗原建立检测动物血清抗XHF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方法

依照对XHFV YL04057株核蛋白和糖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和抗原决定簇位点分析,设计包含有保守性强的共6个优势B细胞表位的多表位基因片段,经串联重复成为双拷贝多表位基因MEPX2,采用化学法合成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MEPX2,经诱导表达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rMEPX2多表位肽,Western blot检测其抗原性,以其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方阵滴定法建立间接ELISA方法检测动物血清,并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EPX2正确,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证实rMEPX2表达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103,能被His-tag单抗及天然感染XHFV的羊血清特异性识别。以纯化的rMEPX2为抗原建立了检测XHFV IgG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此法对108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双抗原夹心法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比较,结果显示基于rMEPX2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结论

成功获得抗原性强的重组多表位肽rMEPX2,以其为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XHF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300-TIP60/Sirt1对急性期川崎病(KD)Foxp3蛋白乙酰化的影响及其在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KD患儿38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32例,KD患儿分别于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采用免疫共沉淀-印迹法检测外周血CD4+ T细胞Foxp3蛋白乙酰化及p300、TIP60和Sirt1结合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