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住宅景观设计中的中式元素的运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传统元素应用在现代住宅设计中既体现古典造园艺术美感,叉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本文主要就新中式景观风格在苏州木渎合润御府这个项目中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析。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中式元素;运用
  1、“新中式”的概念和应用
  1.1何谓“新中式”景观设计
  “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解构,以现代的审美和手法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借助中式传统的造园手法、经典理念、植物空间、图案符号,得以创新提升,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1.2“新中式”的应用
  1.2.1造园手法
  新中式景观设计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设计元素、简练的线条,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1.2.2掇山理水
  掇山理水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景主要的造园手法。水体在造园中,是不可缺少的,利用水的灵动、多变的特性营造出不同的场景;掇山,是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形态各异,生动有趣,两者结合运用在溪、涧、湖与跌水的设置,驳岸与护坡的形式和施置等,艺术地再现自然,衬托其他园林要素,形成特有的艺术魅力。
  1.2.3植物造景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上善于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传统园林中选择能寄托人情感的花木。如玉兰、海棠、牡丹、桂花象征“玉堂春富贵”。新中式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配合种植,种植层次较精简,多为二至三层,品种选择上也没有那么繁复,主要以枝杆修长、枝叶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桂花、芭蕉、迎春等,突出明净的人文;色彩上主要以绿色作为主基调,营造现代简洁的意境美。
  1.2.4装饰纹样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传统的宝相和植物,也有一些吉祥文字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亭等小品和地面铺装上;或以雕塑小品相结合的造型出现。
  在对“新中式”这个风格的理解和研究之后,我茌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2、案例分析
  2.1苏州木渎合润御府项目
  2.1.1项目概况
  苏州木渎合润御府,坐落在木渎4A级旅游风景区内,北靠灵岩山,南邻胥江河畔。乾隆六下江南的行宫-虹饮山房便位于项目旁边,占地面积46728平方米,建筑面积36535平方米,周边有著名的古典园林环绕如严家花园、古松园。由于该地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开发商将其定位在高档新中式别墅小区,建筑设计采用概括简练的线条和传统中式的细节融合订制了小区的风格体系。
  2.1.2传统布局打造小区平面
  项目深入挖掘了姑苏文化底蕴,以自然情致与人文诉求为探寻的根本,通过对古镇既有的城市肌理解读和脉络梳理,结合现代人的居住理念以及解构中西合璧的建筑语言,在景观平面设计中采用苏州传统园林的布局方法,以巷弄的形式来组织各单元空间,以东西走向道路为“巷”,以南北走向道路为“弄”,串联三大中心组团,打造“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居住氛围。小区内通过仿生手法设计道路结构,以环状一级道路为茎,支路形成尽端式叶脉,归家的道路仿佛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细胞单元一样高效和独立,行程之间恬静安逸,毫无干扰和纷杂。
  2.1.3中式元素在分区设计中的运用与分析
  苏州木渎是碧水边掀开的古朴的书,而御府一临水人家、粉墙黛瓦、水阁亭榭等则成为木渎永恒的美丽!园区给人的中式感受是多层次的,从踏进小区主入口的“御道”起,分别经由“井巷”、“燕弄”和“幽径”,或归家,或闲步“闲湖”、偶遇“妙香”,每一处景观都巧妙地运用折线和曲线结合的园路,结合漏窗、白墙、青砖等古典元素,达到大开大合的空间转换、步移景异的视觉变化、动静皆宜的场所功能的效果,将景观和建筑完美融合,并将中式古典的人文气息与现代宜居的生活品味相互渗透。
  主入口景观区-“御道”花园
  “御道”花园是整个小区的主入口景观,也是开发初期的样板段。水榭湖面是其中的主要景观。青灰的仿古铺装直接与水榭相连,水榭中的镂空门窗,起到框景之用,让整个水面跃然于墙壁之上。会所临水而建,驳岸采用自然式设计,而挑入水中的木平台摆置现代的庭院座椅,转入巷口的门框线条简洁,搭配半门的木格栅作为障景屏风的效果,背后的景观若影若现,现代设计语言中又突显出江南园林的特点。
  中心水景区-“闲湖”
  中心湖区组团是园区内部最大的亮点,体现了整体御府华宅雍容高贵、生态人居的文化内涵。水,通过溪流和湖面的接连,有动与静的相衬,亦充满哲学的理念。园路,利用高差设置景墙、廊架、小桥,穿插结合行径中的变化。主景的观景亭,稳坐湖边,尽享池面的薄雾朦胧、湖石的造型趣味、岸边的绿影斑驳、池底的晶莹剔透,淋漓精致地传达出中式意境和现代别墅的生活品质。
  宅间绿化区-“井巷”、“燕弄”
  宅间仿古粉白墙的门洞,起到欲扬先抑的障景效果;通过门洞,步行于蜿蜒曲折的青石铺路小巷,两旁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绿化组团,眼前的巷子若影若现,忽而出现在路边一口古味浓重的水井小品,又将现代人带回古典的江南园林中来,正是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而然形成的平台挑置,则成为一处让人休憩的最好场所,传统的青灰卵石、木质铺装搭配不锈钢围台的质感又显现出现代的设计感。
  休闲景观区-“妙香”
  三角绿地营造多重植被景观空间,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艺术的美。这里的树以疏林草地为主,灌木多植芳香品种,堆坡置石的草坪上点缀花钵小品,成为晨练、午后休闲漫步的好去处,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道路周边绿化-“幽径”
  园区内形成绿色的生态长廊,环绕全园,形成郁郁葱葱的“叠翠幽径”。车行道路两边密植大型乔木,林中小径也达到“郁郁葱葱”,偶尔点缀几个休闲平台,供人休息观景,吸引人们聚集,自然气息里洋溢着浓郁的文化的氛围
  2.1.4细节设计
  為达诗情画意的趣味景致,本项目将“花”、“羽”概念元素剖析落地,提取花,鸟雀,羽毛等美妙的元素,通过设计的变形和重组,将其抽象化、符号化,形成整个园区特别的视觉符号。
  “花”的落地元素:色彩艳丽的花木:不仅仅昭示着它的姿态,更是空气中弥漫的芬芳。在这里,草木沸腾着石阶而上,连脚步都沾上了甜泥的清香。提取“花”元素,各种形态变形成为坐凳、雕塑小品。
  “羽”落地元素:灵动之羽,亦通“语”。既是林间光影的私语,亦是流水潺潺的跃动。通过元素的抽取具化,以特有的曲线且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出来贯穿生活空间。深入对鸟的形态、尾羽之类的元素解构,到变形为抽象的装饰细节,点缀在小品的细节之上。
  结语:
  园林是隐逸生活的载体是中隐的理想实现,也是主体安身之所,解决了文人士大夫夹与隐的对立矛盾这是山水画与园林产生的主要原因,新中式风格因此得以蓬勃发展,其风格本身是现代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邂逅与碰撞的结晶。在未来发展中,探索“新”与“老”的融合是新中式的风格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永恒话题,而关键在于把握“崇尚历史、尊重文化”的原则,致力于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需求,从不同角度诠释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其他文献
【摘要】房地产企业增值税税负与营业税时代相比变数很大。在房市冰冻期要低;在房市温和期持平;在房市发烧期要高。结合房地产企业收入、成本、税率等影响税负相关因素,简介函数方程式预测房地产增值税税负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方程式法;预测增值税税负  房地产企业增值税税负与营业税时代相比变数很大。在房市冰冻期要低;在房市温和期持平;在房市发烧期要高。因为,冰冻期房价偏低,计提的销项税肯定要少,进项税
期刊
[摘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重庆两江新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如何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一大社会热点问题。  [关键词]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当前,重庆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重庆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肩负着“十年再造一个新重庆”、“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市场和政府双重力量的作用下,我国旅游产业在规模和结构上加速升级和优化,旅游业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城。本文探讨了雷山古苗疆文化旅游城方案设计,以便相关同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城;设计;雷山;古苗疆;方案设计  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大。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既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促进对当地经济发展,也能全方位的
期刊
编者语:  自2017年3月中句各地密集调控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持续降温。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初步效果的同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此次房地产调控面临的市场基础与以前的调控呈现明显的变化,这就客观上要求房地产市场需要根据新的市场环境,把握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新逻辑,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多项短期政策叠加可能引发的局部风险。敬请阅读。  一.房地产调控的
期刊
[摘要]传统控规中对建筑高度控制“一刀切”的控制方法对于地形多变的山水老城区并不适用,不仅加剧了文化传承、更新改造建设之间的矛盾,同时使原有山水空间特色丧失。因此在南京江浦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就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适宜山水老城区地形多变的“指标双控”方法,使得建筑高度控制更灵活,更适于开发建设,老城所在的“无形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控规;控制策略;指标双控;建筑高度;山水老城  1、
期刊
[摘要]地铁作为城市交通最便捷的一环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推动力。地铁车站的建设也因地铁的广泛应用而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在建设地铁车站时就必须考虑车站配线上方空间的利用,从而使得地铁车站的建设更符合当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佛山三号线车站数据进行分析,展开对地铁车站配线上方空间利用的思考,希望能为后续开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佛山三号线;配线上方空间;综合利用;  在佛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高
期刊
[摘要]在进行房产测绘的过程中,测绘面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能够为房产的实际交易面积进行确定,不断促进房产交易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房产测绘行业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对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具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在测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对于测绘面积的精准性有着巨大的影响。本篇文章就是针对房产测绘中测绘面积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以遵义市大山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在简要介绍该项目背景、必要性、意义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综合治理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遵义市;土地综合治理;地质灾害坍陷区;城乡发展  1、项目概述  1.1项目概述  遵义市大山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是城市新兴建设区域近郊的一处生态农业区,地处遵义市新蒲新区西南,距离新蒲新区行政中心约3公里,距离遵义市高铁东站约6公里。项目
期刊
引言  在经历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城市发展有了很大提高。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当下,我们也面临着土地增量资源稀缺,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服务功能及环境品质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利用和盘活存量资源,已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道新课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拓展了城市的空间,便捷了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而且拉升了沿线地区,特别是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极大的促进了各种资源在空间格局上的优化配置
期刊
[摘要]纵观可知,在景觀设计中,植物作为构成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之一,其所起到的空间营造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有效营造,可以充分满足跟景观相关的时间构成以及空间构成、艺术构图等方面要求,并符合防灾及降暑、遮荫等具体的功能需求,在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中,其可谓是重要的生命象征以及关键的人文载体,应用意义十分深远。在此,本文将结合实例针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方式进行简要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