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亮:铁肩担道义 慧眼看风云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系列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楼市与股市是香港经济两大支柱,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地位,关乎着香港经济的兴衰。在香港楼市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有一群人功不可没。他们活跃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维护地产物业的持续有序发展,推动香港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就是地产代理行业的从业者们。
  今日香港有大、中、小地产代理公司四千余家,持有牌照的从业人员达两万三千多人,地产代理已成为一个与民生分不开的重要专业行业。通过多年努力,现今地产代理行业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升,社会也很认同这个专业。看到如此可喜进步,作为地产代理联会主席的郭德亮先生感到很欣慰,在这个行业奋斗、服务了二十多年,他一直肩负重任,一心为行业谋发展,促使地产代理行业朝着更专业、更高质的方向发展。
  
  香港地产风云的见证者
  
  一部香港地产风云录,众多人物参与其中,郭德亮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亲历者和见证者。二十余年地产代理生涯中,他创办了沛丰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三家地产公司:宜家地产公司、兆基地产公司、帝庭地产公司稳步发展,经受住楼市风雨,愈发具有生机。而作为地产代理联会的创会会员,他已为业界服务了十四年,历任联会第七、八届,两届主席至今已是四年多,为推动业界发展不遗余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业二十余载,历经香港地产高峰与低潮,郭德亮先生感慨良多。“高峰时,楼价和海鲜一样,一天一个价,并且是节节攀升。当时市民的购房欲望很强,他们很多都将收入中的八成用于买房的银行按揭供款,当时有些热买的楼房,甚至还出现了有钱买不到房的现象。”当时业界对此种“地产热潮”很是推崇,不少代理商开始大设分行,扩招从业人员。但智心慧眼的郭德亮先生却能冷静下来,理智思考,认为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热潮中包含着风险。果不出其然,不久香港楼市大跌,特别是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楼价跌了近七成。这可以说是全世界都没碰到过的“惨遇”。
  “那时楼价虽已触谷底,但购房者却很少,楼市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谈起此次“地产严冬”, 郭德亮先生至今仍是唏嘘不已。“那时近三成的地产代理公司都被迫结业,先前扩充的分行大量关闭,从业人员大量被辞退,由两万多人一下子锐减至一万五千余人。”
  对于香港地产代理行业来说,这确实是异常严峻的考验。高峰时鼓吹的泡沫迅速破灭,很多代理商损兵折将,损失惨重。而此时,郭德亮先生坚守的稳定发展策略就显现出了智能的光芒。他一方面带领公司开源节流,并且继续采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公司除了先前经营的写字楼、商铺、住宅楼的买卖和租赁等业务领域以外,更扩展至为物业估价估值、设计装修工程、为业主托管楼房及为物业代理收租等服务,从而扩大业务范围,达到多方面为市民服务。另一方面,在低潮时,租赁服务产生的佣金,一定程度上可维持公司的经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这艰难时期公司承接了一些银行的银主楼盘业务,在逆境中寻求灵活的发展策略。
  郭德亮先生在公司业务上追求的是平稳发展,但他并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的人,相反,他做事高瞻远瞩,从长远眼光中看到了香港楼市的未来。他说:“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亚洲金融及航运贸易中心,不会因为经济周期的不良影响而从此一蹶不振,低潮只是暂时的,香港的法制、政府公务员架构和硬件基建设施都非常完善,这些都是不变的基础,加上香港人有着一股自强不息的奋斗心,这些都对香港未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对香港楼市未来充满信心。”慧眼看风云,在他的介绍下,一位客户于低潮时买进的五套住宅楼房和六间铺面到现在已升值到几千万,这既是来自于他的商战智能,更是来自于一种责任心,以及由责任心而产生的信心。最佳例子莫过于他不只是推介别人购置物业,自己亦在这六、七年的低潮期间,每年都最少购买一个以上的物业作为自用或投资,最后,证明了他目光远大,对香港的前景投下信心一票,是对的!是正确的!
  郭德亮先生坦言,从地产高峰转至低潮的这段经历是令他最难忘的。现今,走过了这段风雨历程,他对香港未来有美好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他说,“我们地产代理界能在危机中经受住考验,勇于面对困难,度过难关,其实这些经历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这将使我们行业走向成熟与完善,从而取得长足发展。”在楼市低迷,人人自危的非常时期,这位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业界领袖积极鼓励大家同心同力,走出谷底,并为香港楼市发展努力作出贡献。而香港亦不负众望,摆脱危机后,经济走上繁荣发展的轨道,社会日趋进步与和谐,而这,正是郭德亮先生所希望看见的。
  
  地产代理行业规范的倡导者
  
  在香港,地产代理行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专业行业,从无规范走上规范发展之道,这也是近年才出现的情况。《地产代理条例》于1997年在立法会通过并成为法例,规定从1999年开始,无论是以一间公司或个人身份,从事或经营地产代理行业需要领有一个有效牌照。从那时开始,先前被认为门槛极低的地产代理行业也逐渐向专业化领域发展。“社会开始对本行业有所需求,就是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水平,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令消费者得到更大的保障及权益。”郭德亮先生分析说。在政府层面,当局成立地产代理监管局, 负责制定行业规范及考核从业人员等,以引导业界专业发展,推动地产代理行业走上系统、有序、规范发展之道。
  在业界层面,作为业界领袖,郭德亮先生承担起先锋者与倡导者的重任,一直在为提高业界的专业水平而不懈努力。郭德亮先生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及两个使命,“团结就是力量”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两个使命就是“保障业界的权益”与“维护法纪保障消费者、及服务社群等大前提下,提升地产代理行业发展的专业地位,从而使业界获得社会认同”。多年来,他为此目标而努力,而奋斗。一方面,作为地产代理联会主席,他带领联会经常举办专业讲座,研讨会及课程培训等活动,从多方面培训从业人员和管理层。在2005至2008年间分别举办了两个大型的和两个专题性的研讨会,探讨对业界十分重要的“持续进修计划”及有关行业未来发展的专题,并推出多项配合该计划的课程,亦曾与地产代理监管局、香港中文大学、廉政公署等机构合办多项课程,使会员同业提升专业,与时并进。
  另外,为了统一业界发展,郭德亮先生担当召集人,号召地产代理界的六大商会成立地产代理业界联席会议。联席会议涵盖地产代理行业内近九成的从业员及商号,代表着最广泛的行业利益。大家在会议中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团结力量合力提升和发展行业,作为业界代表与政府沟通,以维护业界的合理权益,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联席会议会以合情、合理、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及态度去制订行业的行规,期望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行规给予业内遵循,提升行业的专业性,使其更有公信力及更受社会认同,最后达至对消费者更有保障;另外也是为了使行业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并以更专业、更廉洁及更合法理的水平为社会、为市民服务。”郭德亮先生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
  除了担当地产代理行业专业守则小组副召集人,他在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行规,配合地产代理监管局的规范制定方面亦是尽心出力。另外,他还召集业界成立地产代理政制发展关注小组,关心政府政制方面的发展,他希望本行业能以专业姿态进入立法会议和其它政治架构内,为代理行业的发声,更使到业界能以专业服务社会,为香港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为鼓励从业人员持续进修,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地产代理监管局发布推行“持续专业进修计划”。虽然这会加重从业人员的压力和负担,但郭德亮先生对此计划十分鼓励。他说:“地产代理进修的范围很广泛,除一般的买卖及租赁物业程序及法例外,代理们若能对其它法如城市规划条例、官地收回条例等略有认识,对其日常运作亦有相得益彰的成效。既然本行业接触面如此广泛,面对的客户亦来自不同阶层,因此不断地进修学习,无论在公在私对地产代理都有很大裨益。”另外,自2005年起,郭德亮先生应《文汇报》邀请以联会主席名义为该报撰写有关地产的专栏,年来刊登文章近三十篇,真可谓是孜孜不倦,竭尽全力。
  郭德亮先生感到十分荣幸的是能与国家领导人、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会面,当时许嘉璐教授在会面上发言赞扬香港地产代理行业发展得很成功,并希望他们到国内协助地产代理业,帮助国内的地产发展走上良性轨道,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得此高评价,郭德亮先生很是高兴:“近年来我们地产代理行业的地位逐渐提高,从业人员以专业服务获得社会尊敬。这也是我们业界多年努力的成果。”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访港时,邀请了各界组织领导、政要等名人参加坐谈会,传达国家对香港政制发展的意见、路线图与时间表等,郭德亮先生亦应邀列席其中,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种对其地产代理行业的莫大肯定与支持。
  
  责任心铸就的人生华章
  
  在郭德亮先生的人生道途上,责任心始终摆在第一位,虽是商家出身,但他并不是惟利是图,而是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联会的会务上,尽心尽力为业界服务与为行业奉献,虽身旁有些人感到不理解,但他却心甘情愿,乐在其中。由他出任联会主席的第一天起,即自知任重道远,他誓与行业同进退,并在奉献路途上渐行渐远。
  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在经营公司方面,他站在长远角度,诚信经营,为客户提供专业、忠诚与高质素优良的服务。他说:“对一般人来说,买房可谓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之一,我们做地产代理的,就应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意见与选择方案,而当我们在帮客户选购过程中做到了尽心尽力时,就必然能赢得客户信赖与尊重,当以后再有其它需要,他们就会立刻想到你。通过口碑相传,他们会向亲戚朋友推荐你的公司,这样,企业自然就会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了。”难怪郭德亮先生感慨地说:“帮助别人亦是在帮助自己,地产代理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生意,而是担负着民生在社会上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中‘住’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因而应忠诚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现在,他的公司近七成都是过往的熟客,尤其令他感动的是在地产低潮时,这些熟客提供了极大支持与鼓励。
  当然,郭德亮先生亦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业界领袖,他对香港地产怀抱信心,默默付出,高瞻远瞩,积极为业界争取合法权益,以促进行业地位提高,获得社会认同。见他为业界服务的时间超过自己管理公司的时间,曾有人讥笑他付出宝贵的时间做这些工作很不智,但他却并不在意这些,继续自己的业界理想。孰不知,其实这才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与仁者。
  很多人在追逐社会名利的洪流中迷失本性,将金钱放在人生第一位。但郭德亮先生征战商场这么多年,却一直背负着责任上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说:“金钱并不是第一位的,人生中还有更多比金钱更有意义的事情。”他感慨,其实在服务业界时,自己也收获了很多,这些都是很好的经历。
  闲暇时间里,郭德亮先生喜欢开车载着家人到郊外旅游,与太太和儿子团聚在一起,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将平日繁重的会务与工作暂时放下,让身心松弛一会,好待明天再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确,郭德亮先生很少抽出时间给自己。敬业、乐业的他割舍不断那份对代理行业的深厚情缘,爱祖国,爱香港,爱自己的行业。如今的他,继续为地产代理提升行业荣誉与社会地位而积极贡献。“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香港发展得更好,更繁荣。”郭德亮先生充满信心地说。从他坚定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香港地产代理行业的美好未来。
  
  【人生信条】
  抱持责任,眼光长远,奉献业界!
  
  【人物简介】
  郭德亮先生(Tony T.L. Kwok),沛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地产代理联会主席、地产代理业界联席会议召集人、地产代理政制发展关注小组召集人、地产代理专业守则小组副召集人、深水埗地产代理商会会长、深水埗南昌区居民商户联会副主席、职业训练局房地产服务业训练委员会委员、民政事务总署深水埗工商业联络委员会委员、西九新动力成员兼专业顾问、广州海外联谊会理事会理事等公职。
其他文献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种人会让我们为之感动:也许他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但是他们始终在默默地奋斗、孜孜不倦地求索,凭藉自己的执着信念和不懈努力,一步一步开创事业的征程,一点一滴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他们非常低调、谦逊,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愿在公众面前频频亮相,但是他们深深铭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追寻心中的梦想;  也许他们
期刊
大型系列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对国家而言,徐四民先生是香港著名社会活动家和侨界领袖、爱国爱港人士杰出代表;对香港而言,他在花甲之年创办了爱国先锋月刊《镜报》,行使着“人民喉舌”的职责,敢言人之所欲言,敢言人之所不敢言,被传媒称为“徐大炮”;对子女而言,他是一位在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表率和榜样的好父亲,将爱国爱港情怀一直传递。  父爱如山,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父亲,以及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不论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在香港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爱国爱港人士,他们在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下,为了香港的繁荣,国家的安定和谐倾己所能地做出贡献,宛如挂在天幕上的繁星,用自己的光辉折射一方土地。在这片繁星之中,不能忽略的光辉来自《镜报》创办者——徐四民老先生。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民主发展、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和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终其一生都在为国为港奉献自己所有的光和热。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真”与“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真”与“诚”,是人们良好合作的基础;“真”与“诚”,是商人经商成功的法宝;“真”与“诚”,是企业不断发展、扩大的稳固基石。  香港公民协会主席、WORLD SOURCING公司董事长林国华先生就是一位以“真”与“诚”诠释事业与人生真谛的践行者。也许他的人生历程中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与亮点,也许他在不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圆满无上智慧之心,它是建立在慈悲和空性的基础上的,又是两者的统一体。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起的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  —— 题 记  在香港,有很多无冕的社会慈善家,他们或是某一领域的行尊,或是某些社团的领袖。他们大多数年逾古稀,但依旧精神矍铄地活跃在社会
期刊
《今日华人》大型纪实文献    当你惊艳于针织毛衣的工艺之精湛、设计之新颖的无限风韵时,可曾知道,有些人正奔波于世界各国博采众长,期望做到更好。  许瑞勤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行动始终走在思想的前头的人。  作为超恒(香港)有限公司和雄展针织服装厂的总经理——许瑞勤先生在服饰界从业数十年,对服装、对经营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心得。    对事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许瑞勤先生,出生于广东汕头市濠江区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香港菁英同学会创会主席、香港恒通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施荣忻是著名实业家、诗人和书法家施子清先生的幼子。在继承和发扬父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作风的同时,施荣忻先生更以新生代的眼界、胆略和学识开创事业,成绩卓著,可谓“将门虎子”。  作为香港菁英同学会和百仁基金的创始人,施荣忻先生团结香港社会的菁英力量,特别是当今香港富豪的第二、三代人物,积极推展国情教育,弘扬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在香港,说到食神“韬韬”,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连小朋友见到他都会喜笑颜开去牵他的手。韬韬——梁文韬,是香港TVB迄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饮食节目《日日有食神》的主持人。清朝皇族后裔爱新觉罗溥铮曾亲笔题字——“食神”赠他。他在大荣华酒楼推广新界围村菜,回归自然、环保、健康的美食,被媒体赞为“韬韬食堂,美食天堂”;他热爱美食,热爱分享。他在电视中、书本上、旅游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从审计转战投行,吴德龙先生的工作征途一直是顺风顺水,没有经过多少坎坷波折。也许,这与他勤奋踏实、尽忠职守的工作作风有着密切关系;从社团工作到青年工作,吴德龙先生也做得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因为他始终坚信“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原则。    起航——事业的平稳开拓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然,这是在三者只能取其一时所作的比较。试想想,如果不用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有人说,人生就是应该在风浪中逆风前行,体会挑战和冒险的滋味;也有人说,人生应该是在预知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体味一路风景的美妙,百态皆为人生。香港联艺针织厂董事长陈立汉先生,就循着一条大巧若拙、稳重求胜、风雨之中巍然不动的道路前行。其实平稳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波澜、没有挑战乃至失去激情, 相反,平稳也许是另一种怡然自得的姿态,笑看沿途景象万千。    人生伊始波澜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