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泸沽湖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贵高原川滇交界处,镶嵌着一颗晶莹的高原明珠——泸沽湖。纯净的湖光山色之间,生活着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原始社会的大家庭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
  
  在云南考察期间,当我们决定走进那个神秘与原始的女儿国时,人人心中都充满好奇与欣喜。我们坐着中巴车,清晨从丽江出发。听导游说,路途如果顺利,也要走七个多小时,而且这一路山高路陡拐弯多,汽车行驶起来非常颠簸。 沿途的风景很美。黄澄澄的油菜花开满两旁,路边的草甸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紫的、黄的,到处都有;云雾缭绕的群山,无数的山泉从山顶流下,在山脚下汇成小溪,扬长而去;远处的山坡上,不时见到一群群山羊和牦牛在悠闲地吃草,让人不禁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中。
  下午4点钟,我们顺利到达泸沽湖境地。
  关于泸沽湖的形成,开车的纳西族师傅告诉我: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要到狮子山上放牧。人们只要把牛羊交给他,他总是放养得肥肥壮壮。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树下睡着了,梦见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你太可怜了,从今往后,你不必带午饭,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来,就到山上找啊找,终于在山洞里发现了那条大鱼,他就割下一块来烧着吃,那鱼肉真是香。第二天,他又去了,只见昨天割过的地方已经长满了肉。这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财主知道了,他想把大鱼占为己有,就约了一伙流氓烂仔,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九头牛一齐使劲拉,鱼被拉出洞,灾难也就降临了。只见那个洞里,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村庄。那时,有一个摩梭女人正在喂猪,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母亲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葬身水底。两个孩子坐在猪槽里顺水漂流。后来,他们就成了这个地方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母亲,就把泸沽湖称为母亲湖。
  此时,太阳正亮,我们下车站在高原上放眼望去,只见蓝天白云下的泸沽湖非常沉静。清澈的湖水映着更加清晰的天空,水天一色,幽深而迷茫。远处的山峦,勾画出一个活脱脱的睡美人形象,清晰而逼真。无论怎么看,她都是世界罕见的绝代佳人:柔和的脸庞,端正的五官,高耸的胸脯,苗条的身段……此情此景,令人无限爱怜,爱怜得不忍惊扰她的甜蜜春梦。
  这美人一样的山,这迷梦一样的湖,催着我们扑进了摩梭人的山寨。
  纳西族师傅又告诉我:摩梭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它只是古老纳西民族的一个支系。他们世代生活在如诗如画的泸沽湖畔,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摩梭语,并一直保留着独特而神奇的风俗礼仪。这里是女人的天下,形成“母系王国”的文化奇观;这里保留着浪漫温情的“走婚”习俗,铸就了泸沽湖东方伊甸园的美名;这里山山水水都泛着母性的灵光,母亲湖畔和女神山边是他们信仰的家园。泸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个个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自己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和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不会做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奴隶;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灵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甘甜。
  
  我们在探访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摩梭人“走婚”不乱婚。他们婚姻的显著特点是: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日清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双方所生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责任。这种婚姻关系不受家长、亲族的干预、强迫,也不太注重对方的门第、身份和地位。
  顾不得旅途的风尘和疲惫,我们穿过一幢幢木楼和一座座宽大的院落,径直来到泸沽湖畔。导游安排我们先去游泸沽湖心的乐水岛,然后在湖边落水下村的一户摩梭民居里住下。这院子挺大,可停放三四辆面包车,院子四周种了花草和海棠树。面对面两座木楼,是给客人住的。一共三层高。正屋结构复杂,屋后设夹壁,储存食物。正屋右侧为家庭主妇的起居室。正屋内,一角设灶台,灶台右角上有一神龛,上面放置神像、供品和花瓶,灶台下方设火塘。摩梭人家火塘里的火,是常年累月都燃烧的。一旦熄灭,就会被视为不祥之兆。
  参观完主人家,我迫不及待地走出院门。湖边建的都是风格类似的摩梭民居。沿湖边走不远,就看到一个酒吧,原来这就是来之前导游给我们介绍过的“大狼酒吧”。这个酒吧的老板名叫鲁汝次尔,人称“大狼”。1998年,大狼与从广州来泸沽湖旅游的重庆姑娘海伦一见钟情,不久便以古老的走婚形式与这位受过大学教育的姑娘永结同心,在湖边开了这间小酒吧。
  我们的晚餐比较丰盛。东家上了一瓶叫“苏理玛”的摩梭酒,听说是用青稞和高梁酿制的,味道很醇厚。这顿晚餐,我的兴致特高,平时不喜欢喝酒的我,此时拿起小酒杯,与我的同行们一气喝了十几杯。席间,导游说,晚上要参加当地的篝火晚会。晚会上要是哪个姑娘喜欢上了你,就会在你的掌心上挠三下,你要是喜欢她,你就在她的掌心上挠一下。这样,晚上你就可以到她的花楼里去了。导游又强调了三点,你要是去“走婚”,一要学会翻墙,千万不能将人家的墙翻倒了;二要能对付人家的狗,用一个松塔装上肉饭,丢给狗,狗只能闻到香味却吃不到嘴,能一整夜让狗老实;三要记住姑娘的花楼,要是钻到老祖母或是母亲的花楼里,那是会被舅舅打出来的。
  
  晚上的篝火晚會在一个大院子进行。我们到了那儿,只见身穿民族盛装的小伙子和姑娘们陆续赶来,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真是漂亮英俊。晚会开始,小伙子和姑娘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跳了起来。中间只有一根笛子伴奏。晚会一开始便进入高潮。那是一种节奏紧张激烈的舞蹈,一边跳一边唱,每到一个段落人们还喏喏地叫喊着,男声女声彼此呼应。我们也加入进去,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嘘嘘地退下阵来。摩梭年轻人却越跳越欢,越唱兴致越高。
  夜深了,泸沽湖还没有睡。疲惫的我们,躺在床上也睡不着。此时,我想,泸沽湖的摩梭人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她们没有现代生活的困扰,没有无病呻吟的纠葛,没有嫉妒的醋意和失恋的痛苦,没有为油盐柴米而消耗和磨损爱情,也没有各种利害关系的权衡。更为令人称道的是,这里的女人和男人为自己的感情而真真实实地活着,爱就爱,不爱就不爱,爱就在一起,不爱就关紧自己花楼的门。这样的生活,应该说是更自由、更潇洒、更真实,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作为外地人的我们,还真羡慕他们。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