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的耦合协调分析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35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时代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三产融合是东北粮食主产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本文通过建立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三个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2010—2016年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的耦合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和内蒙古应利用旅游环境优势,推介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业旅游产品,带动三产融合;吉林和黑龙江应加快技术进步,积极引进资金和人才,利用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实现农产品再工业化。基于各地区差异化的现实基础,分析得出制约东北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为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敏捷制造的制造绩效和使能技术,构造了敏捷制造理论模型.文章依据该模型和国际制造战略调查(IMSS)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中国和美国制造企业近三年的敏捷性
摘 要: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国债负担率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模型(STR)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对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国家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低区间,即过重的国债负担会降低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在省际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且呈现非对称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国债负担率的阶段转换会导致
国际货币是主权国家货币发展的结果,其权力来源于国家权力、国际市场和国际关系。随着国家与市场这一复杂网络的连续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不均衡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敏捷性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未对敏捷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关注。本文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动态视角对企业敏捷性构建过程进行探究。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许婷)随着10月底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最后一批村通追加修建基站的全面完工,重庆提前2个月实现全年25个区县共计6400个自然村通电话的目标。这也是党的十七届
报纸
多年来受限于地缘政治因素,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当下,伴随中日韩有望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广泛深入合作以及东北亚局势回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将迎来重大契机。促进贸易
政府内部控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命题,对于明确政府主体关系、落实财政预算治理和加强反腐廉政建设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政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对政府
网络爬虫已成为提高跨境电商数据化运营效率的一项热门技术。本文通过叙述商业爬虫软件采集商品页面信息的基本方法,论述了爬虫程序提取商品价格与评价信息的常用算法,分析了
物流配送车辆的优化调度问题是近年来物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传统的优化方法往往难以解决这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免疫遗传算法进行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