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深静脉置管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两种深静脉置管法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次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深静脉置管分为两组:股静脉置管组55例次和颈内静脉置管组43例次,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总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技术,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条件随机选择一种置管方式,达到能迅速补液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管理措施。方法:从我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中选择60例病人。在围
目的:观察KATP通道开放剂预处理对在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脏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I/R)组,尼可地尔(NIC)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同时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对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7例老年房颤患者在长征医院
实验用DPPH法对腐乳的抗氧化能力变化趋势作了测定,前酵和盐腌期迅速上升,后酵期上升比较缓慢,最终产品腐乳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比发酵前的豆腐坯高了2倍以上。并且发现,用雅致放射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
腹泻病程超过1个月以上,大便次数和性状不稳定者,称迁延性腹泻。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腹泻病程迁延,超过1个月,反复发作,时泻时止。2000年以来,笔者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及脾肾阳虚型小儿迁延性腹泻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真菌性外耳道炎属于常见疾病,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多局限于外耳道,也可侵及中耳或乳突腔,是真菌进入外耳道后繁殖生长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使用碘酊联合派瑞松乳膏对53例真菌性外耳道炎进行了治疗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