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语教学实践与体会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事英语教学已有多年的时间了,为了对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此我特别总结了自己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以便今后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改进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以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实践 体会 反思
  从事英语教学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在教学中我曾取得过比较理想的教学成绩,但也有不够理想的时候。教学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探索、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曾试着多方面向别人请教和学习,鉴借别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经过多方面的总结和思考,我认为向别人学习和请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稳步推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如下的总结和体会:
  一、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心理。
  步入初中七年级,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是在零的基础上开始接触英语的。这个阶段的教学很重要,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受到影响,对其今后的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不仅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还要让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对英语的关注和喜爱,不要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心理压力,更不要一味地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和评价每一个学生。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此,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曾带过一个普通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都到八年级了,只有极少数学生会拼读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简单的英语句子基本不会读。鉴于这种情况,我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于是在教学时我从不刻意去要求学生能读多少或能写多少,只要他们能够关注我的课堂教学、跟着我的思路和引导一步步往下走就可以了。学生不会读的单词和句子,我会反复地教读;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我会反复地讲解。就一些知识点而言,我认为有些学生是还没有真正理解的,但我并没有刻意地去要求,这需要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慢慢去体会和感知。
  另外我还从多方面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我并不要求某一个学生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要他有勇气参与进来就是好样的。这种轻松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没有了考试成绩上的思想压力,彻底摒弃了思想包袱,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某个活动中哪怕某个学生只能说出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我认为都是值得肯定的。学生参与的次数多了,慢慢地就会增强自信心,而且有些学生很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学习上变得主动而热情了,学习成绩也随之有了新的起色,我也由此看到了久违的希望。
  二、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发展规律。
  教师一旦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就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面对的不是个别学生,而是一个群体。本着这一理念,在每上一节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肯定都会向学生传授和讲解一些新的知识和内容。有些知识学生容易理解,但有些知识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掌握,这就需要强调知识学习中的循序渐进了。其实对有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想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奇效,我个人认为是很难实现的。知识的发展毕竟有它自身的规律,一旦学生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去接触和体会,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也就柳暗花明了。比如在七年级的时候,学生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一般现在时,但你不要指望学生在短时间内就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好这一语法知识。教师这个时候其实只要注重学生在语言和技能方面的交流就可以了。对于这一语法知识的详细分析和讲解,我是在教学了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之后,运用时间状语的不同进行对比讲解才让学生逐渐明白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的。这个过程很长,但我认为确实很有效。
  另外还要强调知识运用上的重复率,对于一些单词或词组的讲解,教师不要指望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牢固掌握,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专门针对某些教学内容的反复讲解和运用。有些词汇本来就比较陌生,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得到加强和巩固,等到再次见到的时候,往往又是形同陌路了。所以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词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强这些词汇出现的重复率,学生见到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牢记于心了。比如对stop、remember、forget等词汇的两种用法(一种是跟动词不定式,另一种是跟动名词)的讲解,教师如果不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体会和运用,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还有句型“take somebody sometime to do something”、“not…until…”等同样也是如此。
  三、打破常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记得以前刚刚学习英语的时候,有关英语句子的结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许多许多,还让我们做了不少的笔记,但最后让我们真正弄明白的还是很有限的。其实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最初是一个民族的交流工具,和我们汉语的功能是一样的,教师没有必要从理论的基础上去强调它的语言结构,而是要加强学生对这种语言的习惯和运用,只要能够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可以了。学生对一些英语句型的结构特点,比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 我们没有必要反复地去强调这一句型的结构和功能,而关键是要学生习惯这种句型的表达并加以运用即可。
  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不断强调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有关英语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直都是英语教师和专家们热衷于討论和关注的话题。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是没有定论的,尽管某个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好,教学效果也不错,但他的教学对象也是有限的。有些教学方法只适用于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而言,还是要寻求更为适用的方法。就现在的英语教材(人教版)而言,如果教师按照教材既定的模式进行教学,我想我的学生一定会学得一塌糊涂。首先,他们不会懂得如何拼读单词,因为教材中没有专门的音标教学。其次,课本中的听力和交际活动相对较多,而学生基础又普遍较差,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第三,学生在课后好像“无书可读”,教材中缺少足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去丰富和积累。针对这三种情况,我认为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首先,在教学每一个单元之初,我要教学生拼读相关的英语生词,让他们逐渐熟悉音标并学会拼读一定的单词。其次,我要把听力活动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必要的时候我会改用教师亲自读的方式来替代录音,并加以必要的肢体语言进行辅助。毕竟录音代替不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其实它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第三,针对学生课后“无书可读”的情况,我往往会把一部分听力活动内容(tapescripts)转化成阅读材料来让学生阅读或进行对话练习,并对一些重要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讲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感性知识方面的丰富和积累,课后他们也会“有书可读”。英语教学不能一味地以交际为目的,必要的阅读或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加强他们对英语交际语言的体会和感知,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和热情。其实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听过某些专家上过现在的教材,也参加过有关新教材教学方法的培训,但那也只是停留在某些特定的教学对象上,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认为有些方法用在我的学生身上并不合适。所以我认为,教学没有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关键是要适合于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学生能够真正地学到有用的知识。
  四、善于反思,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我这些年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于个人的教学而言,我认为善于反思是很重要的。每当一节课上下来,特别是一堂不太满意的课,我往往会去反思这节课中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过后该如何调整以保证不再出现这种情况。不断的反思有助于个人教学经验的丰富和积累,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能够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此,我不期望自己能够成为名师,但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我看还是有必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健康教学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设。它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从而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开设的科目。初中心理教学的重点是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初中心理教学 学生心理 素质教育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但是除了必学的知识外,学生还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为了适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而开设的科目,心理健康教育课
期刊
摘 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师生对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使本该灵动的语文教学丧失了吸引力,学生也变得麻木、冷漠。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应侧重于对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让学生学会感动的观点,并就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如何培养他们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介绍了自己的做法和观点。  关键词:学会感动 情感教育 道德价值观培养  很多学生怕上语文课,尤其怕写作文,讨厌难背的古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寄宿制学校在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民族地区儿童能正常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许多寄宿制学校常常由于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师能力的差异、远离家庭教育等各种现实困难,进而带来了学生厌学辍学、迷茫困惑、自卑孤僻等身心健康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深入自己所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认识到寄宿制学生存在的几种心理问题,依据这些问题分析了寄宿
期刊
摘 要:学生如果在期待了一个假期后,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英语课得到的是失望和冷落,那么以后的学习积极性就可想而知;如果学生在第一堂课就听得糊里糊涂,而课后又不能够自觉消化当天所学知识,当第二天继续接受新知识时,他(她)会继续混下去。所以应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让学生尽快熟悉教师的教法,教师要尽快熟悉学生的特点,同时培养好小助手,加强英语自习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与管理,为进一步教学打
期刊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寄宿于学校,学生寄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小学寄宿生从踏入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就从众人呵护的“宝贝”变成“独立儿”了,原先那种由个别生活为主的较松散的生活方式被集体生活所代替,开始了其独立的生活。寄宿生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农村小学的管理模式。因为小学寄宿生年龄小的原因,学校培养和提高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内容。下面结合我几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生动形象、充满情感的教学,是充满智慧、充满审美艺术的教学,同时它也是主客体内容环境高度统一的最高层次的完美和谐教育。传递知识、开发心智、塑造人格是教师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教文与育人在语文课上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让语文课展现其真正的意义。  关键词:人文精神 阅读教学 审美意识  人文素质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看
期刊
摘 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学习者特征的学习需求分析,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并进行评价反馈,以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设计,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活动,使之更加科学和合理。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英语 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十一课时是“植物的茎”,在这一课时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了茎中导管的位置及布局。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学生采集的各种枝条中哪一种植物的枝条最适合清晰直观地观察?有没有适于观察的最短浸泡时间?观察过程中的方法是否可以稍有突破?为此我进行了研究,以更方便于后期的教学。下面是我的研究情况与整理:  一、寻找一种最适合清晰直观观察的枝条  研究所用对象
期刊
摘 要:课堂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支点、以培养学生交际为目的、以完成学习任务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实际为链接,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的。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五坚持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
期刊
后进生的问题每门学科都有,但英语学科尤为严重。在后进生的群体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数理化等学科成绩良好,英语学科的落后显然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学生不会无原则地排斥英语,在学生英语成绩落后的同时一定有更深刻的原因。  一、形成的原因  1.从客观环境因素来讲  有学校的因素。例如学生负担过重,教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当的教学措施和管理手段,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例如家庭对孩子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