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昆明“90后”在校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消费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和争议的对象,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财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直接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构建美丽校园的需要。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为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在分析当前大学生消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14-02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由大一至大四按1∶1∶1∶1的比例进行分配,一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其中男生94人,女生106人,平均年龄21.24岁,问卷共设有60个题目,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大学生的收支情况、理财观念等多方面。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192份,有效问卷190份。本次调查的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除了必要的学习开支外,应以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为主,尤其是伙食费支出应占主体。但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通信、娱乐消费却占了很大比重,有女生甚至为了漂亮而节衣缩食去买化妆品、做美容、买衣服,缩减伙食费用,增加购物方面的支出。这种消费结构对处于求知阶段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相当不合理的,极易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2.财商欠缺,存在“消费误区”。被调查者中,仅有28%的学生有记账的习惯,而47%的学生对个人理财知识“不太了解”,有10%的学生“消费从不做计划”,有7%的学生认为“理财跟我没关系”,而经常透支的学生却占11%,偶尔透支的占比为55%。这一方面容易导致消费支出无形中扩大,造成“月光族”的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也会在消费中养成随心所欲、大手大脚花钱的消费习惯。同时,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多凭兴趣爱好,或随波逐流,或过分追求时尚。凡此种种,无不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消费都是随意性的,毫无计划可言。究其原因,关键问题是大学生大多不会科学理财,培养大学生的财商,让大学生学会科学理财,是解决大学生“消费误区”问题的迫切需要。
  3.人情消费愈演愈烈。人情消费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它具有加深情感和促进交往的功能,人情消费作为礼尚往来的必要支出本应“点到为止”,可人情消费却逐渐演变成了畸形的人情债,使得一些学生陷入了盲目攀比、穷摆阔气的消费误区,参加老乡会、同学过生日、比赛获奖、当上学生干部、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且请客的档次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多,以致有学生得到的奖学金还不够请客。这种人情包袱,给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可谓苦不堪言。
  4.盲目攀比,过度追求形象消费。当代大学生特别注重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选择和消费产品时力求体现自我、彰显个性,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形象消费,惟恐落后于潮流,这在一定程度内也无可厚非。可调查结果显示,有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一件名牌衣服,常常缩减生活费开支,向别人借钱甚至欺骗家长获取额外的生活费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
  5.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节俭意识不够,浪费严重。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能源,实现可持续性消费。有些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浪费严重,学校食堂的泔水桶每天都堆满了被学生扔掉的馒头、米饭和剩菜,有些菜只吃了几口就被扔掉。另外,随手乱扔垃圾和大量使用一次性产品,如电池、塑料饭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还污染环境。调查发现,43%的学生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完全可以也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8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消费有时较为奢侈,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浪费现象的普遍存在,大学生的节俭意识不够。
  三、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的建议
  1.优化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能有效解决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问题,首先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与消费的外部软环境和硬环境。
  (1)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学校要大力加强后勤工作管理,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大学生物质生活的条件,为学生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让学生吃得放心、满意,这是解决学生奢侈浪费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学校应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尽量减少学生的不合理消费。加大学生文化娱乐设施的投入,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使消费环境美观、舒适、安全、便利,满足学生适度的休闲和享乐消费。另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把大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上来,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使大学生的剩余时间和精力得以积极的消耗,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降低消费,对大学生整个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极有益处。
  (2)治理大学校园周边环境。从大学生学习、消费的社会小环境来说,学校应和有关部门联手对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做必要的清理和整顿,坚决取缔那些违法经营的游戏厅、网吧,关闭那些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并严格依法管理,使大学校园周边环境真正成为优美的学习、生活校园环境的延伸。
  2.让财商教育走进课堂。在现代社会中,智商、财商和情商并列称为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财商教育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较早,而我国起步较晚。此次调查显示,78%的学生对财商教育“很有兴趣”,而29%的学生月底无余额,11%的学生将余额用来大吃一顿或购物。所以,对大学生开展财商教育尤为必要。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多数高校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他们的消费教育和理财教育。有关消费和理财的课程对非财务相关专业的学生是不开设的。各高校开展的各类学生活动也几乎不涉及理财知识。因此,积极构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财商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课程的理财素质培养功能。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克服课堂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而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在生活中理财。
  (2)构建多元的财商培养体系。在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等渠道,构建多元的财商培养体系。如成立“校园财商协会”,定期邀请金融专业人士举办财商专题讲座;带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证券交易所,听投资行业专业人员讲解投资理财常识,组织股票模拟投资比赛;建立财商培训专业网站和主页,搭建财商教育的网络平台等活动。
  3.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来源依靠家庭,再加上特殊的亲情关系,家庭教育在培养他们合理的消费习惯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家长要更新观念,“适度供给”,而不是一味的纵容,帮助子女培养合理安排预期收支的意识。其次,家长要把自己合理的理财观念和成功的理财案例传授给子女,引导孩子合理开支,及时过问其对钱的使用,教会他们一些理财之道,让子女深刻体会到科学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家长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杜绝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培养孩子树立文明、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4.提倡绿色消费,注重生态保护。绿色消费并非反对消费,它只是反对消费中的浪费,反对攀比和炫耀,提倡一种符合社会利益和消费利益的可持续性消费,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提高社会利益;既符合个人利益,又节约社会劳动。满足人们真正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绿色消费的本质所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绿色消费的的实践者和体验着,也是最好的宣传者和倡导者。因此,应在大学校园里加大对绿色消费的宣传,注重生态保护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消费与社会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识到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焕培.论我国教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经济,2009(3)
  2.陈丽新.浅谈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J].经济师,2011(2)
  3.王为其.“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教育引导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
  4.蔡美萍.论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的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8)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建立情景模拟实验来研究物业管理服务补救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分别对相同物业管理服务补救措施对不同物业管理服务失败的影响以及相同物业管理服务失败不同服务补救措施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同样的物业管理服务补救措施对不同物业管理服务失败的补救效果有限制性差异;面对相同物业管理服务失败,精神性补救措施要优于物质性补救措施。  关键词:服务补救 顾客满意度 物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
期刊
摘 要:农产品消费的个性化及竞争的国际化,使得农产品的营销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良好的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成为农产品市场营销最有效的手段,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不仅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战略选择,而且客观上成为农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关键纽带。为此,从我国生鲜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农产品营销渠道整合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营销渠道整合的创新模式:公司型“产销一体化”。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该种模式的实践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影响城市人才流失的宏观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选取了经济规模指数、收入水平指数、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环境竞争力指数和投资竞争力指数等宏观因素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其中经济规模指数与收入水平指数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最显著,因此在兼顾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人们收入水平是解决当前城市人才流失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 人才流失 宏观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
期刊
摘 要:通过对2001—2011年44个季度的宏观数据,通过VAR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货币供应、外汇占款、大宗商品、劳动力成本和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治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关键在于防止经济过热,控制投资规模和对冲外汇占款;同时外部冲击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VAR 通货膨胀成因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2001—2010年中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五年内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结合预测结果,进而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药产业 GM(1,1)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
期刊
摘 要: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问题日趋显著。在新的汇率机制下,如何合理规避汇率风险、提高外汇管理水平,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化挑战为机遇,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需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存在的汇率风险及其成因以及汇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汇率变动 汇率风险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从前导因素的视角,对国外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战略、评价、影响因素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综述,指出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视角相对单一,没有考虑权变因素和控制变量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缺少严谨规范的定量实证研究等问题;最后,分析了未来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研究中,影响因素这一范畴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金融产品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摘 要: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策略和渠道。深圳市龙岗区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服务引导,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帮一”创新举施,就是深圳市龙岗区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中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问题 帮扶 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培养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两委”主干,是完善党政干部基层培养链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有效途径。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对实现农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村官进入“两委”主干面临的主客观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两委主干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F32
期刊
摘 要:文章创新性地总结了信托业的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并从法律体系、信托主导功能、信托主导类型以及金融体系环境四个层面比较了原生型信托制度和移植型信托制度的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以及信托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信托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产管理 融资 法律体系 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