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思维与图书馆创新(续)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图书馆创新的几个方面
  
   既然图书馆创新要从其系统结构入手,既然结构是系统的要素之间相
  对稳定的关系包括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和时空关系,那么,图书馆创新就应当包括信息组织、设备和人员三者间及三者各自的管理改革和创新,这是整个管理创新及三者独立的创新即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人员管理(包括读者管理)的创新。既然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有效的系统,其开放性表明它每天都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而且这种交换是图书馆系统向上发展的条件,是功能显示的条件,图书馆应当优化这种与外界的交换或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这就要求开展服务创新。最后,由于图书馆可以是一个图书馆大系统,过去对整体的图书馆大系统创新不多,因此,今天应加强这个方面的创新,这就是事业的创新。由此又将带来观念的创新。下面分别谈谈。
   1.管理创新
   (1)整体管理创新。图书馆信息、设备、人员三大基本要素关系的创新是整体管理创新。对图书馆管理理念,我归纳为“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创新开路,效益第一”四句话。为读者服务的效益是目标,人员是关键,信息是基础,技术设备(设施)是条件。传统图书馆以藏书为本,现代图书馆要以人为本,这也是创新。
   (2)信息资源宏观组织创新。这也是管理创新。包括共建共享、联合采购、元数据国际标准化等。
   (3)人员组织管理创新。这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图书馆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学历、性别等各种结构创新,就是要按照功能目标来实现。例如,要使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功能增强,要使情报研究和服务功能增强,要使读者能迅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等,图书馆就要建立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制度,就要引进其他学科专业的高科技人才。这在国外叫知识管理。
   人事组织创新,还包括采用不同用人体制。例如,除原有的正式聘用人员,还可使用档案代理制招聘人员和临时合同工人员、勤工俭学学生、义务馆员等。这样可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并能节约用人经费。至于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转型、中大型图书馆向研究型和文化中心功能的新型图书馆转型,则是当前图书馆整体管理创新的亮点。
   2.信息组织创新
   这也是知识管理创新,属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信息组织的语言或情报检索语言很多,最主要的有分类语言、主题语言。分类语言很多,杜威创造了“十进制分类语言”,杜威本是学物理的,他毕业时看到图书馆分类混乱,主动留校在图书馆工作,三年后发表了十进制分类法,这就是一大创新。一百多年了仍在出版这种分类法。我国的四分法阻碍了文化进步,后来在20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改革分类法的运动,这也是信息组织在我国的创新。建国后的更科学。主题法有四种。信息组织能否创造更新的方法,张琪玉先生提出分类-主题法就是其一,另外还可以采用联想法。搜索引擎也可不断变革。事实证明信息组织越科学越易于检索,使图书馆具有越大的功能。另外,真正以知识为单元的信息组织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过去有人探索分类——主题合一法未果,联想思维就能恰到好处。另外要使网络资源存储起来也要创新。
   3.信息服务创新
  图书馆服务创新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环境,新闻媒体、各种高新技术,同时要从方便读者出发。
   (1)利用计算机技术,目前已做了不少工作,但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例如,多媒体业务开展还不够,开展文检课教学也不普遍,外语听力课服务只在个别图书馆做了。个性化服务还大有文章可做。
   (2)利用网络技术。目前就是要发展网上咨询,一站式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等。
   (3)利用新闻媒体,这还只是一种设想。图书馆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图书馆宣传,包括功能宣传、资源宣传、利用技法宣传等。可以介绍各个图书馆及其服务特色。
   (4)开展情报研究服务。比如,利用现有力量组成学科馆员队伍,开展文献调研、文献评价,写出综述、述评、文摘、学科动态、研究报告等,定期出版学术或资讯快报发放给相关人员,举办学术报告会、读者论坛与读书指导讲座等服务。
   (5)要突破条块分割的服务范围,开展大范围甚至是无限制的服务。咨询可做,文献借阅等也可以做。开展图书馆共建共享,通过网络发放通用借阅证。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应积极为企业服务。
   4.图书馆事业创新
   图书馆事业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大图书馆大共享、大服务等理念。个人认为,在广东省开展图书馆事业创新,有如下事情要做:
   (1) 要明确建图书馆事业大省的目标。明确提建图书馆事业大省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文化大省要以图书馆事业为基础建设之一。这直接关系到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2) 要突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窠臼,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公共、高校、党校、科学、中专、中小学各系统各搞一套有重复建设,为什么不可以联网共建共享?应建立共同的协调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还要突破块块,社区可以建联合图书馆。
   (3)要突破各图书馆独立拥有和孤芳自赏的格局,全面实现联网共享。这就是实现最高层面的整合,包括与港澳地区馆协作,要建全国以至全球性大范围的网上虚拟图书馆。这可以各数字图书馆为基础进行整合。要链接办公室,以至全国全球性以至家用电脑,使人们感到图书馆延伸到了工作生活中,使生活学习得到本质提高。
   (4)要突破图书馆事业孤立发展的老套,争取相关专业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图书馆界、情报界、档案界、新闻界、IT行业等应协同研究信息业的创新与发展。要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排斥。
   (5)重要的创新是使图书馆具备强大的思维联想功能,并以此为目标改变图书馆传统结构。图书馆记存有全人类的知识,如果让它自动“思想”,岂不能出很多智慧?这里最关键的是建立联想机制。
  
   四、图书馆创新的基本方法
  
   1.联想法
   图书馆同其他创新一样,在方法上一要利用联想法,二要利用逻辑方法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这里总结几个类型及其应用。
   (1)相似联想。说话喜欢打比方是惯用相似联想的结果。系统与系统有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人们就可以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有相似性的事物。图书馆与很多事物有相似性,因此,其他事物的很多革新可以应用于图书馆的创新,例如企业的绩效评估方法和人事管理改革等可以借用于图书馆。
   (2)相反联想。由某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特点、某一功能等向其反面联想,即相反联想,这是人们不太习惯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反联想对科研有好处。图书馆是无声场所,人们静悄悄的利用,顺向联想就可以开展书面无声交流,相反联想就可以想到有声讨论,可以设报告厅、讨论室办学术报告会等。
   (2)因果联想。是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的联想。说话喜欢问为什么是惯用因果联想的结果。图书馆创新也可以利用因果联想,为什么获诺贝尔奖最多和重大科技发明最多的国家都是图书馆最发达的国家,这使我们联想到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和功能这个原因。读者积极使用图书馆使我们联想到了其信息的渴求和时刻需要的原因。从而可从这方面从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生存需要入手创造新的服务内容和形式。
   (4)接近联想。由于事物之间有接近性,有的有牢固的联结,例如火与热、水与冰、冰与北极、冷与棉衣、棉衣与棉花等。这些联结对于不同的人有所不同。这与人的生活经历、学习过程有关。因此,当有人在路上问行人“风险”会使你想到什么,结果有实验者获得230多种答案。图书馆创新也可以利用接近联想。例如当有人讲到“以人为本”,图书馆员往往会立即想到读者和馆员,如果是商业部门他们会立即想到他们的顾客和职员,这是经历和关心的事物不同所造成的。图书馆人不仅会想到读者,还会想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和“读者至上”“读者是上帝”以及“为他人作嫁衣裳”等口号,还想到读者的心理需求、深层需求,甚至设身处地地去挖掘或作调查,如了解了还有其他相关需求和对现有服务的更高要求,我们就会找到图书馆事业及其服务的更新的创新点。
   (5)聚合联想。聚合联想和组合以及归纳过程中的联想均属此。如果借几个已知信息,你就会朝着它们共同联系之处联想即聚合联想。例如解缙、明、世界最大的一部书、永乐年,你就会自然联想到《永乐大典》。在科学史上,牛顿的大统一和后来爱因斯坦的大统一都利用了聚合联想。图书馆事业大整合需要聚合联想,一般改革也需要。如图书馆 玩具=玩具图书馆,图书馆 汽车=汽车图书馆,这要积极动脑筋的。
   (6)散分联想。图书分类是散分联想的结果。散分联想也是人的本性特有的能力。演绎过程就有散分联想,这也就是发散性思维。这对科学理论的应用,对技术创新就有极大好处。每一项高新技术出现我们都要敢于联想在图书馆的应用,当然有的不一定应用得上。但是,首先要敢想。敢想就会有创新。例如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成功,出现了很多新的业务技术,什么异构检索、一站式检索、网络个性化服务等都是这种联想的结果。图书馆对其他学科联想的应用也是这种联想的结果。
   (7)联想的综合利用和相继利用。综合利用多种联想方法是经常发生的,并非总是单一进行。例如用接近联想想到某工具书,用因果联想想到某些专门工具书(含工具书),用相反联想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结果(如引文),用相似联想可以想到类似课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以至答案。如果发明一种软件帮助咨询人员建立检索策略,这也是创新。
   相继联想是一环扣一环,连续发生的联想。这好比水上打漂,后面的每一层波浪均因前一层而掀起。有远见卓识的人往往因一事物而使他自然而然的相继联想。哈默卖酒即一典型例子。50年代在苏联的哈默知道罗斯福即将当总统,他就能联想到必然解除禁酒令,解除禁酒令必然放开人们早已期盼望放开的酒市场,从而必然需要大量酒桶,必然需要做酒桶的大量橡木,哈默当时用钢材与苏联交换了大量橡木,最后赚了不少钱。这也是情报预测的一个显例。图书馆员能否做出非常成功的情报预测呢?这也要看相继联想运用如何。
   2.哲学的运用和不懈的实验
   个人认为,科技创新方法有四样东西最重要。它们是:实验法、联想法、哲学方法和逻辑推导方法。此外数学也很重要。联想法前面已述,下面讲三样东西。
   实验法。科技创新要靠做实验,包括观察、收集材料、做实验要靠先进的工具设备和不懈的努力。例如研究和探索微观世界,提示物质秘密,就要有加速器。它可以使带电粒子(离子)加速以便轰击原子核。加速器好比用高能粒子打靶,不经济,因此又发明了对撞机。即靶也被加速,使两者相撞,效果大很多。这样可以把核子、原子核、重离子击碎以便研究其内部结构。但要观测其内部结构还要有探测器。探测器有径迹室和电子学探测器以及把各种探测器联合组成的大型仪器。多源正比室和漂移室是使用最广泛的电子学探测器。20世纪用它们发现了好几种新粒子。丁肇中发现了粒子也是用了多源正比室。有了加速器和探测器,还要数据处理装置。至于不懈地观察和做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图书馆创新同样要实验。
   逻辑推导方法。这里主要是指形式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很重要,搞理论往往要归纳,搞技术要演绎。
   哲学方法,包括科学哲学。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非常重要。不同的事物都有矛盾,有矛盾都应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和研究。热和能:热、磁、光、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物理和化学、宏观和微观等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哲学思想,当然无法实验。现在高能物理发现了新粒子,就是证明,今后对新粒子还会有新的认识。不懂得这一哲学原理就会再停留在某种基本粒子的认识上。不过哲学原理太抽象,远离各门科学技术。科学哲学如自然辩证法和系统科学哲学就好些。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求我们时刻把目标放在心上,这样我们遇到新的理论、技术或信息均可以联想达到目标,从而找到或形成解决方案的直感,而后再去论证、实验。因此形象思维也很重要,所谓直感、第六感、灵感、通感等属综合联想的结果。多想出智慧,科技创新、图书馆创新莫不如是。
其他文献
世界各地,由于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差异,人们对美容化妆,饰品佩戴都具有独特的艺术情趣与风格。  面饰  坦桑尼亚卢古鲁民族有一奇特的风俗,女孩子长至十二、三岁时,都要在秀丽的面颊上,刺上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未婚女子,除在面颊上刺花纹外,还要在前额灼上一道道圆形的花纹。甚至在双眼皮上加刻一道切纹,以示美丽。在尼日利亚,许多人喜爱在一张黝黑的脸上刺上奇形怪状的图案,有的腮上雕着蝎子,有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