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绍兴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和发展轨道交通是绍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融杭联甬接沪、提高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应以“向心联心,强化镜湖核心;深度联杭,促进杭绍同城;适度超前,引领城市发展;集聚共融,市域轨道可达”为总体发展目标,着力强化轨道交通对未来城市发展布局的战略引导,明确轨道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发展布局、综合规划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最新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4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969.7公里。2020年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总进站量为109.5亿人次。全年共完成建设投资6286亿元,在建项目的可研批复投资累计45289.3亿元,在建线路总长6797.5公里,年度完成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
  当然在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建设和运营中,因建设程序没有完全贯彻,出现了一些工程和运营事故。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需要从前期工作抓起,这就需要对建设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内容有清晰的把握。本文结合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情况,对规划、设计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大家探讨。
  1规划设计应具有前瞻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百年大计,引导着城市建设、项目投资、居民居住、经济发展的方向,对城市的影响可以达到百年,甚至更长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应具有前瞻性,站在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1.1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大多以城市目前的规划为蓝本,而城市的规划多以未来1-20 年为目标;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基本局限在城市的中心区和近郊,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基本能够满足城市未来10-20年的发展需要。我们的规划必须超前于城市的发展,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而不能追随城市的发展。
  1.2考虑城市圈的协调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还必须考虑区域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圈之间交通网络的连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圈之间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的扩散效应。未来国家铁路客运将以高速为主,主要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一般不会考虑短途旅客运输。因此,我们应该把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圈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圈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的衔接和经济走廊的布置问题。
  1.3考虑居民的出行方便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还必须充分考虑居民出行的方便,一方面,把城市轨道交通延伸到现有的广大居民区,让老百姓出门500m左右就能进站上车。另一方面,把城市轨道交通与新的居民区统筹规划,让更多的居民居住在城市轨道交通线附近,方便乘坐地铁或轻轨列车出行。只有这样,城市轨道交通才能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4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一起综合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交通方式一起综合规划,形成综合交通体系,给市民的出行换乘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要充分考虑不同线路之间、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及水上交通的换乘便利,还需要与公路、铁路、民航等大交通相协调。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节点作为城市的重要客运枢纽,通过互相接运,以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强大优势。
  2规划设计应把握把握各阶段侧重点
  在不同的规划设计阶段, 把握侧重点十分重要。通过不同的设计阶段, 逐步由浅入深, 进行研究与设计, 从而确定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三维空间的最佳准确位置。规划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2.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该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线路总体方案研究,应重点把握功能定位、接驳换乘、客流效益等环节。在广泛收集资料和协调的基础上, 通过线路多方案比选, 完善线路走向、路由、敷设方式, 确定车站、辅助线等的分布, 提出设计指导思想、主要技术标准、线路平纵剖面及车站的大致位置等。
  2.2总体设计阶段
  总体设计虽不属于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必需阶段,但是鉴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复杂、庞大,并依据合同规定,应当加设总体设计环节,不断落实外部建设条件,稳定线路、站点的规划,配合编制总体性文件,加强准备工作,完善轨道交通线路的总体设计,便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2.3初步设计阶段
  该阶段重点是“走通线路”。根据总体设计文件及审查意见, 完成对线路设计原则、技术标准等的确定。确定线路平面位置,基本确定车站位置及站、线纵剖面设计,基本稳定线、站位并使工程具备可实施性。
  2.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的设计阶段目的在于配合各专业对线路平纵进行的精确与优化,基本确定线路的纵断面。最终精确车站具体位置,稳定线路纵断面坡度与轨面标高。并根据总体设计文件对线路整体设计进行微调,提供精准的施工线路图纸。
  3规划设计的其他注意点
  3.1重视现场踏勘,广泛收集资料
  现场踏勘是线路设计人员最基础的工作。通过现场踏勘,感性认识沿线情况, 了解熟悉工程建设条件,如线路沿线地形、地貌、客流分布条件、道路状况及交通流量、穿越的主要建筑物、文物保护点、在建工程项目、沿线环境景观等。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城市變化日新月异, 应定期跟踪沿线地形、地物的变化,并将变化情况及时反映到设计中,为下一步工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外部协调和内部沟通, 提高总体表达思维的能力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专业需协调的工作量很大。内部协调主要是与相邻专业的接口关系。外部协调包括与规划部门、沿线各行政区、沿线重要企事业单位、文保、环保、交管、人防、供电、铁路、水务、地块开发以及相关市政工程等, 征求并平衡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只有通过这些协调工作, 线路总体布局才能比较稳定, 并得到多方面的认可。
  正因为线路设计协调工作多、方案汇报频繁,因此线路专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善于表达出来, 从而使线路设计中复杂问题简单化、原则问题具体化、技术方案条例化、专业问题通俗化。
  3.3熟悉并认真分析城市规划
  规划设计工作是紧扣城市规划来开展的,规划设计人员要熟悉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沿线区域规划、交通枢纽规划、重大项目规划、地块开发详细规划、道路网规划、河道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电力规划以及景观规划等。在熟悉这些规划并了解规划实施计划的基础上,才能将线路总体布置与城市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支撑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轨道交通工程的可实施性和建成后的运营效益。
  3.4扩展知识面,精于本专业,了解熟悉其他相关专业
  规划设计专业是总体性很强的专业,为做好线路设计,应积极拓展知识面,了解和熟悉相关的专业设计。只有对规划、客流、轨道交通制式等专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线路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同时要学会对客流预测成果的分析和使用,充分发挥运营的经济性和灵活性创造条件。
  4结语
  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只有不断拓展知识面和积累经验,并深入现场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进行大量的方案研究、比选和协调工作,才能取得优秀的成果。希望本文为即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提供参考,促进规划设计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
  [2]郑建东.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同步规划问题探讨.铁道工程学报,2013(09)
  [3]沈景炎.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05)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医学尤其是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存活率,使得在过去医疗条件下许多可能死亡的患者,由ICU的出现而得以复活,并恢复了健康,这的确是医学的一大进步。然而,ICU也延长了那些患“绝症”如脑死亡、恶性肿瘤晚期、4个以上重要器官持续衰竭的临终患者的存活时间,使患者处于极低的生存质量状态,
摘要:城市在开展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作为基础,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优化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实际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相关要求,需要充分重视城市规划设计环节,加强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确保城市规划更具可实施性以及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性建议,希望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
目的 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 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官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 12.9 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 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各项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顶管这一技术,该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为排水施工工作提供了较大的技术支撑,而且还提升了相关构件系统的应用情况,从而使市政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和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顶管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该技术在整项计划中的有效性,从而为市政给排水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顶管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为气道湿化不够,患者痰液不易咳出,或者因痰痂梗阻,患者发生窒息,而行气管插管的现象,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因此,在我科病房应用T管雾化器结合可调节输液器及呼吸机接头持续湿化气道的方法后,大大改善了患者气道的湿润问题,使痰液更易于咳出或吸出.此种方法,不但可以保证持续湿化气道,而且同时给予患者需要的氧气,减轻了护士的临床操作,且取材简单,现介绍如下。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发展,同时也给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量工程是包括建筑、市政工程、道路、交通等在内的建设工程在各阶段运用现代测量仪器对其实施全过程的监测。作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测量工作的开展是保障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重要工作,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就测绘工程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
通过对此例腮腺颌下区巨大混合瘤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早期评估、综合判断,结合高原特性及复杂的病生理特点,护理人员在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结合个案特点,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作为专科医院的护士,不仅本专业护理知识要丰富,还要具备一定综合医疗专业的护理知识,这样才能全面细致、高效严谨地配合医疗做好护理工作,使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降至最低。
随着医疗及护理模式的改变,对各种急、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已经实现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院一大特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是在张仲景的蜜煎导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药外治法之一,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一次性宫腔吸引管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自愿要求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3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前2h予卡前列甲酯栓0.5 mg阴道上药;对照组采用常规金属吸管施行传统人工流产手术,术前用药同研究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完全流产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8±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干缺血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脑干缺血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5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脑干缺血患者常规护理和常规药物治疗,针对睡眠障碍患者遵医嘱予艾司唑仑1mg每晚睡前服用.干预组除了以上治疗外,在整个住院期间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匹兹堡得分分别为(11.01±4.42)、(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