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永志的书法艺术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书坛上,汤永志有着很好的口碑。这一方面源于他对书法的执着追求与成就,另一方面源于他为人为艺的真诚态度。
  汤永志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有幸拜阮良之为师,并深受其师艺品、人品影响,长期浸淫在传统文化中,保持了一颗本真的心。
  汤永志的书法以颜、柳、欧的楷书为根基,学颜体的雄强厚度、学柳体的骨力遒劲、学欧书的紧密刚劲。隶书则喜好《乙瑛碑》、《张迁碑》及《礼器碑》,篆书主要追摹《散氏盘》《毛公鼎》,行草书得益于王羲之的《兰亭叙》、怀素的《自叙帖》。同时,他兼修印学,从秦汉印中汲取滋养,追求古朴生动之貌。
  汤永志擅长各种书体,以篆隶为书坛称道。他喜爱邓石如作品中笔画的淋漓尽致、趣味酣畅,并学习他的风神整峻、气度温和。近年来,除了练字之外,汤永志也在不断地研究传统文化。他有謙谦君子的人文情怀,有锲而不舍的学者精神,能从古人的众多论述中汲取养分,熔入到自己的书写过程中,进而激发了创作的灵感,赋予作品新鲜的血液。
  汤永志致力于将简牍书法的率真与碑刻书法的典雅熔于一炉,作品整体呈现出味厚古朴、醇和整饬的面貌。在创作时,笔随心动,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有抑扬顿挫的气息.有激情澎湃的张力。因而,他的作品在笔法、结构、章法、墨法以及传达的情感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内蕴的丰富变化和美学上的独特追求。
  艺无止境,追求不息。汤永志始终坚守在笔墨纸砚前,享受那份淡然和醉心的创作过程,恣意挥洒着自己的笔墨意境与性灵才情,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陈春晓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中国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多年,学校所有的教研教改也以新课改为核心全面展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教育先进的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事关一个民族的未来。而未来是需要人来创造的。怎么才能培养好有素质的人,怎样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精神。这些问题发人深思。党和国家要把一个先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  理念的不同影响目的的差异
期刊
苗再新是当代中国画人物画领域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中年画家。他长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不仅经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有扎实的造型技巧和训练有素的笔墨功力,而且以浓厚的兴趣广泛涉猎各个艺术门类。除主攻国画外,他对书法、水彩、水粉、油画和雕塑也有实践经验。在中西绘画比较中,他更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传统国画语言的特长与魅力,也促使他思考前辈画家们在中西合璧中进行的艰苦探索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能拓展的空间
期刊
什么是书法?我不知道。或许,我们能知道的只是什么不是书法。比如,文字不是书法。文字是书法的文学内容,但不是书法,更不等于或代替书法。因为即使看不懂文字内容也不影响书法审美。黄永玉曾这样发问——鸟叫好听吗?——你懂吗?——不懂咋好听呢?是的,好听不好听是一回事,而意思明白不明白是另一回事。比如,笔法、结构之类的技巧、技法也不是书法。因为笔法、结构之类的技法没有统一的绝对的标准。你可以证明历代大师经典
期刊
王君玉忠,雅擅六法,尤精印篆,早年从梁燕愚先生游,得治印精髓;后承康殷先生亲授,骎骎入室矣。比来又拜范曾先生为师,游心邃古,技进乎道。积众精以自强,持大圜以為轨。顷以皇皇一巨册见示,且殷殷求教于余。余懵于斯道,何敢赞一辞。然与玉忠兄订交既久,投分日深,又知其贞介绝俗,怀文抱质,神合千祀之恉,则不能无述焉。  玉忠兄笃于治印。勤敏逾恒。惟无逸而乃逸,信知难而不难。窃维陋者每将篆印目为小道,谬矣。作篆
期刊
继承传统 致力创新  张宽号大宽,安徽涡阳人。1943年入安徽学院专攻美术,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蚌埠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蚌埠市中心文化馆和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负责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潜心于画艺,造诣深厚。生前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民盟蚌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特聘书画师,新华通讯社新华书画
期刊
任伯年(1840-1895)作为清末“海上画派”的重要画家,在人物、花鸟诸传统绘画领域都有建树。就其个人的艺术成就看,他的花鸟画可能并不亚于人物画,但就“海上画派”而言,在其前后的虚谷(1823-1896)、蒲华(1832-1911)乃至吴昌硕(1844-1927)诸辈,都主要以花鸟画享名,与这些同人相比,任伯年在花鸟画上的成就相对就不甚突出了;换言之,如果任伯年毕生没有人物画的成就,那么也许就没
期刊
自古文人以“琴棋书画”兼善为最高境界。清中期以后金石学复兴,书画之外更添篆刻,于是“诗书画印”四绝便成了当时文人的最高理想。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成了那时以来最著名的诗书画印“四绝”艺术家。诗书画印单项之上,相互增色,使得他们成为晚清以来书画艺术史上的三座大山而难以逾越,以至影响百年而不衰。  信息化时代之今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国际化分工合作已使得牵一发而动全球。社会的多元化,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
期刊
邱登成,字慎仪,号无稽斋主、笛桂轩主人,1966年5月生于四川广汉。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以诗古文辞和书法为余事。  金陵怀古  接趾千年帝子洲,六朝故事上心头。漫思富丽谢康乐,无觅英雄孙仲谋。二水渌波明似镜,一山王气寂如秋。凭栏莫问兴衰主,坐看长风送白鸥。  岁末感怀  岁杪少晴日,风雨恣相侵。横天霾雾扰,游目失远岑。偶或逢佳盛,寂然无赏心。久矣婴尘网,夙志渐消沉。时谢忘丘壑,玄默乃吾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
期刊
畹云,名吴梅,居乌鲁木齐,从王蛰堪先生习词。风入松  碧云楼外起红鸢,风物似当年。轻阴漠漠芳尘暗,一番雨、洗尽馀寒。幽径斜分花影,闲阶小立春衫。依稀烟柳又吹绵,愁梦总相关。芸笺怯展莺啼歇,奈相思、重到眉弯。怕问长亭归后,谁人为解连环。  祝英台近  枕函欹,眉黛敛,芳意顿如许。一笛当楼,花暝柳昏处。年年镜里连环、酒边心事,奈前约,都成离阻。几番误。长是风雨愁媒,神魂恁无主。小阁幽窗,漠漠起红雾。何
期刊